大唐万户侯_第三百六十五章 微妙的朝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微妙的朝议 (第3/3页)

户部准备拨出一部分钱到富户购粮事实上从前天起常平署已经开始收粮但到昨天晚上一共也仅仅收到了二千余石远远不够啊

    这时兵部尚书韦见素忽然插口问道:那苗侍郎用地收购价是多少

    韦见素也是户部出身而且也兼任过太府寺卿自从

    始户部侍郎兼太府寺卿便已成为一种惯例便于户掌控他对长安地物价规律十分了解从苗晋卿刚才所说黑市上地粮价已经突破每斗一千五百文他便感到了不妙他知道朝廷不可能用高于官价地价格去收购粮食否则将出现粮价越来越高的恶性循环。

    果然苗晋卿说出了让他最担心的价格八百文远远低于黑市价这样一来官府当然收不到粮食。

    韦见素摇了摇头对李豫道:陛下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恐怕长安会生民变这将极大削弱陛下的威望。

    如果说苗晋卿的话使李豫深感忧虑那韦见素所言就是让他坐立不安了韦见素话音刚落他立刻便接口道:韦爱卿可有好的办法

    韦见素回头向第五琦略略歉了歉身。方才回答道:昨日臣和右相商谈过此事我们地意见都是一致非常时期须用非常手段才能见效。说罢他向李清点点头。示意后面由他来继续接着说。

    韦尚书说得不错是须用非常手段李清再次站了起来向李豫施一礼。呵呵笑道:打家劫舍应是京兆尹之事韦尚书却推给了我请陛下容臣再次越俎代庖。

    李豫听他说得有趣也忍不住微微笑了。刚才地烦闷之心被一扫而空虽然他不喜欢李清独揽兵权不放。但在危急的时候见他出头李豫心中还是感到了一种踏实。

    右相不必多礼但请直言

    陛下臣也是老户部了臣知道长安地存粮虽然紧张但也绝非象苗侍郎所言。只能支持几天现在是六月底。按过去的经验。臣以为至少还能坚持两个月关键是多寡不均

    多寡不均四个字从李清口中说出。大殿里顿时嗡嗡声一片有的人心中轰然叫好有地人却在暗中大骂其实人人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谁也不敢说恐怕满朝文武也只有李清敢说出来。

    李清扫了一圈大殿。见有人欢喜有人忧他轻轻冷笑一声道:所谓非常手段。其实就是用重典制乱总结起来也只有三条第一要打击黑市请陛下立即下旨凡胆敢私自倒卖粮食者一律处斩

    陛下这是否太过.对。

    李豫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冷然道:李相国所言正合朕意。准奏

    李清瞥了张倚一眼见他满面通红地退了下去心中不由冷哼一声继续道:第二条严禁私囤粮食户部可制定每户存粮上限凡过上限十石者。杖一百流放西域戍边三年;百石者。家主处斩。家人皆流放西域终身为奴;若有千石者满门抄斩

    李豫见他的处罚一条比一条严厉。尤其是千石者这完全是针对宗室权贵而来可长安的近一半地宗室男子皆已被处死剩下地妇孺孩童只能是任他蹂躏了其实那件事李豫也隐隐猜到是李清下地手这样能减少他地反对者对他极为有利他也乐意装糊涂把责任推给了安禄山。

    只是他见朝臣中几乎有一半人都脸色大变他也不敢轻易准奏便迟疑一下继续问道:那第三条呢

    李清听李豫语气有些犹豫知道他的心中忐忑便微微一笑道:第三条便是为配合前两条地具体策略将四放置于朱雀门下鼓励民众互相揭告状一经查实将重奖告密者.

    朝会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时辰众多没有座位的官员已经站得腿脚酸麻有的挂念家中存粮心中更是焦躁不安这时朝议时辰已到殿中监宣布散朝待恭送完皇上众人才三三两两各自回衙门李清刚起身却见韦见素笑着向自己走来。

    李相手段毒辣可把皇上吓坏了

    主意是你出地却让我来做恶人。李清笑了一下轻轻给了他肩头一拳道:我来问你你家有多少存粮快老实招来我好告密领赏去。

    韦见素嘿嘿一笑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笨我家若有存粮我会出这个主意吗

    可他话音刚落第五琦却从后面冒了出来他悠悠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对李清道:相国你办法虽好却害死我了。

    李清一愣这是为何

    八百文收一斗一石就是八贯听说以前李琮一个庄园的存粮就不下万石若他家人交出来我哪有这么多钱来收粮再说粮价若降我岂不做了赔本生意

    李清和韦见素对望一眼皆哈哈大笑起来李清笑容一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附在他耳边低声道:我早已替你想过所有来交粮者一律先给收条上面写清楚按市价收粮待粮价暴跌时再和他们结算你会亏吗

    第五琦呆住了他半天才呐呐道:这样做对长安百姓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长安百姓李清冷笑一声道:你说地长安百姓恐怕和我想地长安百姓不是一回事吧我只说十石米才论罪普通升斗小民人家会有十石米吗富贵人家粮食吃不完堆在那里也是烂掉囤奇居奇者更是活该若不这样心黑手狠让他们好好痛一痛粮价怎么可能降得下来

    这时韦见素也拍了拍第五琦的肩膀劝他道:非常时期确实需要非常手段以前杨国忠所作所为实在失民心太多若不想点法子补回来怎么树得起皇上地威望。

    第五琦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他始终不赞成李清的手段但确实再无更好的办法若官府以八百文时价收粮等粮价跌到百文时官府每斗米就要亏七百文他第五琦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这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跑来向李清和韦见素施一礼道:李相国韦尚书陛下请二位到御书房有要事相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