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传奇_第十七回 祸起萧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回 祸起萧墙 (第2/2页)

威风,以此告诫天下人,明白明白,清王朝不在光绪手里捧着,而在太后手里攥着。关键的是,现在外国列强认为慈禧过于守旧,看重的是光绪,而不是太后。想必慈禧也明白,废天子是一着险棋,我想她不会轻易出手。只不过,珍妃的处境就不妙了,一旦列强入京,慈禧肯定以殉难的名义赐死珍妃。

    赐尽?归妹在一旁惊呼出口,瞳孔里写满了不安。

    鼓盆说:是啊,也只有这样的结局啦。安史之乱,叛兵围攻潼关后,长安一片混乱。在一日凌晨,唐玄宗率领一干皇亲亲信内宦,悄悄地离开了长安。于是,杨贵妃有了马嵬坡之劫。贵妃之死,是死在天子出逃的路上,有挽救圣上性命的意味,这多少让这个传奇披上一层牺牲殉国的色彩。看来,珍妃也要步杨玉环的后尘喽。

    鼓盆道人一部《资治通鉴》烂熟于心,不经意间提及唐代的典故,这么一说反而增添了徐鸿儒的忧思。他试图为珍妃辩解:珍妃有别于唐代贵妃,一来珍妃不曾祸起后宫,她的人缘极好,也极少参政,身边又没有朋党。二来,光绪帝也不曾为了一个珍妃荒废了朝政。珍妃入宫后,反而给了天子许多慰藉。天下事不遂,让一个女人去担当,可叹,可叹!

    其实,徐鸿儒心里明白,鼓盆说的对,到了紧要处,贵妃也好,珍妃也罢,都不过是权力场上一舍卒保帅的棋子而已。

    归妹转移了话题,试探性问:心斋先生,您不如留在徐宅吧?

    徐鸿儒和鼓盆听了这个建议后,前者满怀期待地看着后者,而鼓盆道人迟疑了:我懒散惯了,这些年闲云游鹤一样,受不得约束的,恐怕我留下来会坏了徐宅的礼数?

    归妹听到了希望,赶紧说:先生不必过虑,我们请来不及的,怎么会挑剔这些呢?您留下,一切就找你的性子来。徐鸿儒也至诚地表示:当年先生在恭王府里做幕僚,杨露禅先生做教头,您们俩一文一武,是天下人津津乐道的恭府双绝。恭王爷多次上请天子赏给您官当,可每次您都婉拒了。我徐鸿儒虽然头上顶着一品大员的帽子,榜眼二字也挂在名号前面,但与先生的学识比,可就差远了。现在徐家正值多事之秋,万望先生留下来扶持一把,您也看到,千斤担子都在归妹一人身上,她虽有功夫,但论起来权谋,就万万不及了。

    鼓盆道人安静地听着,摁着茶几的桌面,站了起来,说:谁让我怜惜归妹这丫头呢,我留下来啦!一语刚必,满座欣然。徐鸿儒笑着说,归妹现在可是四个孩子的姨娘啦!说完,三个人呵呵笑了。这时,藕初大小姐招呼着仆人端进酒菜。

    鼓盆道人东瞅瞅西看看,问:怎么不见醉蟹?这潜龙湖的蟹可是江北一绝,来子母柳必吃蟹,这才是待客之道啊。我可是冲着潜龙湖的蟹留下来的。

    藕初不言语,揭开了一个白瓷碗,里面浓汤里正卧着几只肥蟹。藕初细语说:这里不比江南,又是冬季,蟹是冰窖里储存的,不过料酒是绍兴的,先生您勉强用着。

    鼓盆不搭话,他是江南人,吃蟹很讲究,从囊中取出蟹八件,有锤子、镦子、钳子、铲子、匙子、叉子、刮片、细针,仔细地剥开了蟹背,美美将蟹黄放在口中,闭目品尝,继而说:不错不错,大小姐的手艺真是一绝啊。

    他盯着藕初,看得大小姐局促不安,鼓盆道人说:我看大小姐眉梢鸾星已动,徐宅要有喜事了。

    哦,这个正中徐鸿儒的心事,四个女儿,一个未嫁,做父亲如何不牵挂心头?藕初听了,更为窘迫,匆匆下去了。

    一边喝酒,一边唠家常。最后,归妹关上了门,心事重重地说:老爷,归妹有一件事情挂在心头,不说出,如鲠在喉。我去秋水观找美髯道人,看来对方是有所准备的,他就是等着我们上钩的。那么是谁走露了消息呢?

    归妹谨慎,没有说出玉铺的侯胖子,但徐鸿儒心里也想到了,他和归妹交换了一下眼神,又彼此点了点头:这么说,我们有内jianian?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