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血债血偿 (第1/2页)
整个婆罗洲的景象,就展现在了吴应熊等人的眼前,港口周围都是水稻田,南洋一季三熟甚至四熟,这里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头,橡胶园、香料园也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这里的农庄,大半都是被华人所控制。 海面上还有密密麻麻的渔船,多是张挂着白色风帆。港口周围似乎一切都还正常,苦力水手各色人等往来,见到一艘巨大不明国籍的蒸汽兵轮靠岸,他们的神色都十分紧张。但见下来的人都是华人装扮,都眼巴巴望着这边,还有人立即去报告了兰芳国的哨探。 吴应熊已经让刘永福下令上岸的黑旗军列队。此刻,刘永福对吴应熊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道:“弟兄们都准备好了!” 婆罗洲的兰芳国对于突然到来的黑旗军,感到非常的震惊。南洋地区的华人势力并不少,特别是在婆罗洲,都有好几个华人建立的小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以华人兰芳国为首的。兰芳国总长刘阿生,马上派了自己的三弟刘阿兵带了一千多全副武装的兵勇来到码头,将上岸的刘永福和黑旗军团团围住。 这时,从黑旗军里走出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正是刘秀兰,她笑着对刘阿兵说:“三叔,是我回来了!你快叫兄弟们把枪都放下,龙大哥他们是来帮助我们赶走荷兰人的。” 刘阿兵一看,竟然是自己从小很疼爱的侄女,脸上顿时多云转晴。再看刘永福身后的黑旗军,一个个全部是洋人的火器,军容整齐,他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他常年和荷兰人打交道,知道这些洋鬼子的厉害。兰芳国虽然势力不小,但在荷兰人的步步进逼之下,只能不断妥协后退。只是再这样下去的话,或许要不了多久,兰芳国就将不复存在了,如果吴应熊和刘永福真的是来帮兰芳国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十九世纪,一个国家要强大,工商业必须发达。而南洋地区,则是华人地区里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这也是吴应熊下南洋的重要原因。而婆罗洲,面积巨大,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相当于二十个台湾岛,是南洋最大的岛屿,吴应熊是志在必得,刘秀兰的突然出现,让很多事似乎变得容易多了。 那天,浓厚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龙腾”号兵舰到了兰芳国的国都东万律的港口,吴应熊和刘永福一行人带了一半黑旗军上了岸。刘秀兰和刘阿兵从就很亲近,在路上,她凑上前去问刘阿兵:“三叔,你帮我逃出东万律,我爹没怪罪你吧?他那么气的人。” 刘阿兵生得魁梧,是条汉子,他憨笑了一下,道:“侄女,我答应过你死去的娘,要替她好好照顾你。受委屈没什么。你没事就好。” “我很好。龙大哥他们救了我。”刘秀兰对刘阿兵讲述了自己在海上的遭遇,讲到自己的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暴翻了,然后被吴应熊他们救了。 “多谢各位救了我的侄女,请受在下一拜!”了解到吴应熊救了刘秀兰,刘阿兵顿时对吴应熊他们没有了生疏之感,拜谢道。 “不必客气。”吴应熊上前扶起刘阿兵,两人攀谈起来。 在去见总长刘阿生的路上,吴应熊和刘阿兵聊了许多,他发现兰芳国上下,现在也并非铁板一块,经过一百多年的壮大,在发展战略上,兰芳公司内部发生了重大分岐。 刘阿兵等带兵的将领,主张反击荷兰殖民者对西婆罗洲的渗透,提议收回荷兰控制的坤甸等地区,将荷兰人赶出兰芳国。但以总长刘阿生为首的一帮主政者,主张联合荷兰政府,与当地的土著番人,还有和顺公司等华人势力争夺金矿。 而且为了得到荷兰人的支持,刘阿生甚至允许荷印总督特使韦多郎访问兰芳国的大本营东万律,并在东万律设立领事馆,两国还立约规定兰芳共和国改挂荷兰国旗,荷兰殖民者则支持兰芳公司的扩展。 兰芳国的总长刘阿生也不想再搞什么推举制,想让他妾生的儿子刘亮官继承兰芳国的总长之位,就像刘阿生1848年继承他爹刘乾兴的总长之位一样。这时的兰芳国,已经快变成了刘氏的家族公司。 可惜刘亮官一生下来左腿就残疾了,心胸也很狭窄,没有什么领导才能。刘阿生为了巩固儿子的继承权,不惜把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刘秀兰送给荷印总督特使韦多郎,尽管他们的年纪差了一辈。 但即便如此,荷兰人对西婆罗洲的贪婪并没有减少,反而借机步步紧逼,加紧了对兰芳国的侵蚀!此时婆罗洲的南部爪哇岛,掌握在荷兰人手里。婆罗洲北部,主要是马来人建立的苏丹国统治范围。婆罗洲的东部,是达雅克人和土著的势力!西部则是兰芳国。荷兰人正在和兰芳国争西婆罗洲的一些有金矿的地区,这里的矿产资源很多。 吴应熊和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到来时,兰芳国的主要控制区,已经只剩下东万律、万那、新港、伫喃、沙拉蛮、喃吧哇、八阁亭、淡水港、坤甸、新浦头。其余的西婆罗洲地区,都被荷兰人给蚕食了! “哼!现在的兰芳人,多是软蛋。要是当年兰芳伯在,带领大家枪口一致对外,兰芳国哪里会沦落到现在的这步田地!”到这,刘阿兵愤愤不平对吴应熊。 吴应熊头,附和刘阿兵:“是啊,华人如果能够把内斗的习惯改掉的话,那轮得到荷兰猪嚣张!对了,荷兰驻东万律的公馆在哪,我们初来乍到,去见兰芳总长,总不能空着手去的,要给刘总长备一份厚礼才是。” 刘阿兵是个粗人,他并不知道吴应熊要给兰芳总长刘阿生送什么礼物,这又跟荷兰驻东万律的公馆有什么关系,不过他还是告诉了吴应熊那公馆在哪。 这时,吴应熊在刘永福面前耳语了几句,让他带人迅速行动。 听到“血债血偿”四个字,刘永福马上会意,:“我立即就去荷兰人的公馆。” 这时,刘秀兰对刘永福:“刘大哥,我知道怎么去荷兰人的公馆。我带你们去吧。” 刘永福头,:“很好,那就有劳妹你了。” 在东万律北边的海边,伫立着一幢两层欧式红砖别墅,像一座教堂,便是荷兰驻兰芳国的公馆,荷印总督特使韦多郎便住在这里。公馆门口有四个穿制服、托抢立正的荷兰卫兵站岗,他们都戴着高高的红帽子,手上的白手套儿都已经汗湿。 刘永福带着一百多名黑旗军到公馆门口时,便下令黑旗军冲进屋去抓荷印总督特使韦多郎,吴应熊要借他的人头来让兰芳国和荷兰人决裂,将兰芳国逼上反抗荷兰人的道路。 守门的荷兰卫兵过来阻拦,刘永福甩手一记飞镖,正中为首的荷兰兵的咽喉,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