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沈府 (第2/2页)
” 倒也有道理。小皇帝听了以后,点点头,又扭头看向景芝皓:“摄政王以为呢?” 这件事情的定论几乎就在景芝皓的嘴下了。 如果摄政王不愿再计较,那就从轻发落沈府,如果摄政王有心和沈府纠缠下去,那这事没完。 不过,众位官员几乎都明白摄政王今日对沈府发难的原因,所以唐季礼已经做好和摄政王再继续辩论的准备。可没想到的是,景芝皓张口只是道: “如果从轻发落,本王敢问,沈府决定用掉多少免死金牌?” 摄政王松口! 沈庄义立刻大喜,扑在地山:“微臣愿用两块免死金牌,求皇上宽恕!” “两块太少,”景芝皓不假思索的摇头,“依本王来看,但凡涉案者若想求得从轻处理,都必须用掉一块免死金牌。沈庄义,你只想出两块,看来是只保你和你儿子了。” 自然不是。沈庄义当即连连摇头:“不,不,微臣愿意再出免死金牌。” 唐季礼听景芝皓说一块只能抵一个人的罪过,立刻和身旁官员回忆了一下陆清云等方才总归弹劾追查了沈府多少人。结果细细一算,正好十三人!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沈庄义和沈傅恒现在慌乱失措,思考不到大局,而唐季礼只需略略一想,便知景芝皓是要对沈家的七少爷下狠手。没了免死金牌保护的沈知易,如何能逃得过景芝皓欲要严惩的心。 可然而,沈庄义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惊慌。只见沈庄义俯跪在地,久久思索过后,硬是只拿出了十二块免死金牌来。 他放弃了一个沈家人,只为能留下一块免死金牌,保下沈知易! 沈庄义看向景芝皓,老者浑浊的目光里满是冷厉:“摄政王,微臣愿出十二块免死金牌!”他要留下一块来保护易儿。景芝皓跟他耍心眼,没门! 看了一眼被沈庄义推出来的十二块免死金牌,景芝皓还是那张公事公办的脸,点头:“可以。” 随后陆清云再一次的当朝点出十三位沈家人,由沈庄义挑出十二位只用罚银或是几年牢狱,而另外一位则被凌迟处死。相比于从轻发落的十二人,那个被放弃的沈家人所受刑罚之重,简直像是一人背负起所有的罪行。不过既然已经是被放弃的,那就不会再被家族怜悯。
沈府巨贪大案暂且定论,紧接着便是沈知易绑架护国公孙女的事情提上朝堂。 小皇帝坐在玉阶龙椅之上,听到又是沈家人,不由得嘟囔了句:“怎么又是沈家人,沈府到底还有多少事?” 一句话,惊得殿中戴罪之身的沈家父子双双颤抖,惶恐不安。他们知道,沈府完了,得到帝王厌恶,日后的前进道路怕是要艰难百倍! 而这都能怪谁? “皇上,微臣惶恐。此事是小儿鲁莽玩笑之事,幸而并未对华小姐造成损害。微臣愿以沈府最后一块免死金牌保下小儿,请皇上降恩!”沈傅恒双手端起最后一块免死金牌,越过头顶承上。 听着阶下官员们来来往往,小皇帝在龙椅上看得着急。免死金牌保来保去,都是要用,哪有那么多废话。 “那就……” “皇上不急。”景芝皓看向陆清云。 收到摄政王的指示,陆清云知道时机正好,立刻上前:“皇上,虽说只是从轻发落,但方才对沈府的责罚仅是对生人的责罚。微臣方才所报事项中,包括沈家已逝太爷在内的七位死者,其罪行也不能放过!” “陆清云,你!”沈庄义当朝大喝! 众人当然只记得活人名字,谁会去记死人犯了哪些事。可是陆清云这会儿提出来,显然是要圣上将沈家死人的罪也给判上一判。 怎么判? 陆清云也给出了建议:“皇上,按律当斩,但这已去人该如何定罪,尚无先例,微臣的意见是:封祠。” 将沈家祠堂封上,不允许沈家人再叩拜先人、祭祀祖宗。祖宗先辈不受香火,这自然是对已去人的最好惩罚。 可是封祠,这对于有深厚传承的沈府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不,不,不!”沈庄义和沈傅恒二人苍白着脸色,双双磕头:“皇上,微臣知错,皇上开恩,皇上开恩呐!” 摄政王好深的心思!早早激得沈家拿出十二块免死金牌,就算是沈庄义有心留下了一块,可面对祠堂被封,这块免死金牌还能留给沈知易吗? 死人也要被罚,就算是沈庄义多留几块,摄政王也会说一块不够,需要更多!总之,会有各种的理由来置沈知易于孤岛之上! 果然…… 陆清云替摄政王开口:“敢问沈府是要用这最后一块免死金牌来为沈知易求情,还是来为先祖先辈求情?” 无法比……无法比。封祠,这不论是对哪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不可能接受的。意味着后人的无能,是整个家族的耻辱! 沈傅恒颤抖着嘴唇,满目绝望。易儿,你……自求多福。 认命叩首:“微臣愿以免死金牌,为先祖求情!” 至此,关于沈家贪污一案才算终结。没了沈府的免死金牌,沈知易的案件根本连上御前商讨的资格都没有。一件证据确凿的案件,大理寺直接负责。 不过皇上还是很对这件案子感兴趣的。其实关键不是对案子感兴趣,而是对华容悦感兴趣。 “朕听闻华小姐昨日及笄礼已成,敏芳姑姑也跟朕提起了华小姐入宫学习妇德一事。护国公?” 护国公出列:“微臣在。” “华小姐昨日受委屈了。朕准她明日入宫,学一学宫里的规矩。” “微臣谢主隆恩!” 下朝后,小皇帝回到寝殿,更换便服。敏芳指挥着宫人尽心侍候。看着小皇帝模样稚嫩但却故作老成,敏芳在心中暗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多想了。 圣上到底哪里有异样? 【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