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 (第3/3页)
“……你也会杀人么?”
小武摇摇头:“没有杀过人,我……” “什么?” 看出他表情的突然凝滞,玛利亚有点好奇。 “不,没什么。”小武摇摇头。 他杀过人。 潘佑和李平两个坚持强国抗宋的忠臣良将,最终被他这个南唐皇帝下旨,砍掉了头颅。 “嬷嬷……” “嗯?” “rou袒出降以保命,或者誓死抵抗,哪怕最终还是会亡国……这两样,哪样更值得?” 玛利亚望着他,小武这一段中文太复杂了,她一时领会不了其中含义。 “这个疑问在我心里存了很多年。”小武轻声说,他转过脸,继续望着暮色里的细雨,他的目光隐藏着坚定,“可到现在我明白了,后者才是正确的。” “果然,我没有看错你。” 有男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小武一回头,看见了鹰翼! “进来一下好么?有件事情想和你说。” 他说完,拖着病躯,转身蹒跚着进了屋内。 小武跟着他走进屋里,看着他重新回到床上。只是几步路而已,鹰翼已经疼得脸色煞白,但他的神情却十分平和。 “想求你一件事。”他仰起脸,望着小武。 小武用手把门轻轻带上,走到他床前:“什么事情?” “想求你帮我跑一趟,给某个人传一句话。”鹰翼微微喘息了一会儿,才又低声说,“我现在,走两步路都很吃力,而且也不能出门。” “没问题。”小武点点头,“明天我从安防站出来就去,我还可以先绕弯去买点东西,那样日本人不会怀疑。” 鹰翼点点头:“好的,只要你在下午五点之前,到那个地方就行。” “什么地方?” “宜兴茶楼。”鹰翼说,“我等会儿画张地图给你看,很好找的。” “嗯,然后?” “五点左右你去那儿,二楼,靠楼梯口的一张桌子上坐着个老头儿,你到了那儿,先不要做声,拿两个茶杯,放一个在你自己面前,然后把另一个放老头儿对面,他若问你,你便说,这是祭奠亡友的。” 小武一边听,一边往脑子里记。 “接下来,老头不会理你,但他会念两句诗,记住,不管念得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你也要回答:好诗,好诗。” “明白了。” “然后,你要把最重要的一句话告诉他。”鹰翼压低声音,附在他耳畔说,“那句话就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小武傻掉了! 看他那副呆呆的样子,鹰翼有点急:“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被他这么一说,小武才慌忙道:“念……念过,呃,这诗是……呃,那个谁……” “确切地说,不是诗是词。”鹰翼用一种看笨蛋的眼光看他,“李煜,知道么?李后主。这是他的。” “……听说过。”小武吞了口唾沫,“我念书不太多,句子一长就记不住。” 搞什么鬼! “咦?可刚才你还说写过诗……” “我……我那是胡说的。”小武尴尬地擦擦手,“我只是听人念过诗,自己没写过。” “嗯,没关系。”鹰翼笑笑,“没关系的,念书太多反而不济事,李后主自己就是个废物蛋。” 那一刻,小武有一种冲动,他想立即拔腿走掉! “好,那你念一遍给我听: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帘外雨潺潺,呃……春意阑珊,罗衾不耐…… “罗衾不耐五更寒。”鹰翼又解释道,“就是说,身上的衣服耐不住清晨的寒冷。” “……我不喜欢这诗。” “是词,不是诗。”鹰翼纠正道,“我也不喜欢,但你明天要把这句话告诉那个老头。好,再背一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很好。”鹰翼点点头,“坦白说,这句词,是要救好几十条性命的。” 小武愕然良久,才道:“我……我会只字不漏地传达的。” “那就最好。”鹰翼笑了笑,“李煜的词是很好,只不过,不合我胃口。” 1、“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诗句来自台湾诗人李双泽的,创作于1977年,因为倾向性明显,曾经被台湾当局禁过。顺便,请允许我向249严肃致敬~ 2、军统与中统,都是国民党的特工机构,军统boss是戴笠,中统是陈立夫陈果夫创立的。二者一直有内部争斗,抗战期间,中统势力主要集中在南京重庆和江西一带,军统则把持上海,不过在王天木事件之后,军统就慢慢丧失了在上海的势力地盘。 3、写作的确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禅修,让我看清自己这颗兵燹不断的心。感谢所有给回应的读者,尤其是激烈愤怒的读者,从某个角度来说,我必须双手合十,道声多谢。 PS:脏话和主义之争我会删除,毕竟这是小说区,不是天涯。还有,德累斯顿那个是我弄错了,谢谢提醒我的读者,已经删掉那句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