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李时珍 (第1/2页)
级学习机第一章李时珍 张扬站在一间虚拟的宽敞木屋中,望着桌上一堆堆形色各状的药材。有些汗颜地道:“东璧先生。真的只能用看和闻的方法,就要说出这些药材的名字吗?” 木屋中,一位胡须花白,头戴布冠。身穿古朴汉服的古稀老人淡淡地道:“或可用触摸拿捏的方法。” 顿了顿,他又说道:“我之前放于书屋中的那些书册和注解集,你可曾看过?” “学生都看过了。”张扬有些无奈,那些书册和注解集虽然他都仔细看过,但是理论和实践,明明就是两回事啊。 “那识别这几味药于你来说。便不成问题。”汉服老人面无表情地道:“辨药只是医学中的基础。如果你连这几味药都辨别不出,那你今天半个学分也无。” 张扬闻言,那叫一个郁闷。不过他却什么都不敢说,因为这位号“东璧”的老者,最烦学生顶嘴了。在他面前,张扬可不敢放肆。而且这位东真先生,也是张扬非常崇敬的人。 “东璧”只是老者的字。但是他的名字,相信对于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来说,都绝不会陌生。东壁先生,也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瑰 就算不知道李时珍这个名字,相信对他著作的,也一定有所听闻。 全书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医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共计一百九十多万字。不但是一部医学领域的巨著,而且也是世界知名,和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 其实“东璧先生”李时珍起初对张扬并不是那么冷淡的,更不会在学习方面刁难他。怪就怪在,张扬曾经在李时珍的课上,多过一句嘴。 那是张扬第三次上李时珍的医学课,他忍不住在课上问了一句连他自己事后都觉得非常白痴的话:“东璧先生,请问你是高丽人吗?” 李时珍当时脸色就变了,甚至还骂出一句粗口:“放屁!吾乃堂堂汉人!”看他的样子,甚至还想骂回来:“你才是高丽人,你全家都是高丽人!” 自这句话之后,李时珍就从来没给张扬好脸色看过,甚至还会在课上刻意刁难他。 从此之后,张扬在医学课上。就只能呜呼哀哉了。不过,他的悲剧倒也证实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就是李时珍是中国人,绝不是韩国人! 但是按照棒子学术界的鉴定,李时珍应该是韩国人。而且孔子也是韩国人,四大明是韩国人明的。端午节是韩国的传统节日,浑天仪是韩国的,八卦是韩国的,针炎是韩国的,所有伟大的明全都是韩国的。中国古代的伟人,通通都是韩国人。大韩民国本来就是世界文明的源地,各国分久必合,天下归韩即将来临!世界将在大韩民国的领导下走向永久的和平! 噢耶!思密达! 张扬从未有任何一玄如此痛恨棒子。 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恐怕韩国将会成为宇宙的起源! 偷窃他国文化,将其据为己有,此等狼子野心,比起鬼子来,更加 也许真的是越贫穷的人越喜欢显摆吧。道理相同,国家越小的,也往往喜欢吹嘘自己如何强大。棒子国和鬼子国均属岛国,却自称为“大韩、大日”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让人家小呢! 在心里暗暗咒骂了一顿棒子之后。张扬虽然郁闷,但也不得不仔细地观察起桌上的那些药材来。要是今天真的一个学分都拿不到,那就真的是集哀了。 辨认中草药,主要是通过望、闻、触、尝四种手法来鉴别,一般只耸看和闻来辨药的话,需要相当的中药学知识才行。 辨中药,和辨现在市场上包装好的药品不同。辨西药,只需耍看批文,看成分,看规格,看贮藏。看生产时间即可。但是中药却丝毫马虎不得,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你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 第一味药是一株不规则的长圆形干植物,长约**厘米,直径五厘米左右,表面呈灰棕色。 张扬拿起来仔细地闻了闻,又扯下一小片放入嘴中尝了尝,结合脑中所看过的书册记载,才有些不太确定地道:“先生,这味药的气微香。味微甜。学生认为,这应该是一味干地黄。” 李时珍略有赞赏般地笑了笑:“难得难得!没想到你竟然辨认出来了。这确实是干地黄。我再问你,干地黄有哪些功效?” 既然辨别出来了这是什么,那其他的就再也难不到张扬,他自信地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