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战城南(六) (第2/2页)
报名参军,李辉则委婉的表示拒绝,现在不是扩充军队的时候,他还下令让王承化派遣大量士兵分成小组深入乡村,将各地百姓组织起来,组成民团,保家卫国。也作为后备的战略力量储备。 也有很多读书人前来投奔,但是几番谈论之下李辉发现这些人除了八股文什么都不会,就连简单的稼轩之事都一窍不通。每当问到实用技术时,这些人便四顾而言他。 对于这些人,李辉将他们组织起来,调入基层部队进行训练,第一天就跑了十个,第二天再去看,大部分脚底抹油,只剩三个人了。 “你们三个为什么不走?”李辉问道,他突然对这三个细胳膊细腿的读书人起了兴趣。 “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回答道。 “说得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武扬,字飞鹏。”这个年轻人说道。 “大鹏展翅,万里翱翔。不错!”李辉点点头,武扬,这名字够霸气。 “孙恩,字传德。” “海余,字光远。”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加入我东山军,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谁半路后退,那么我会毫不客气的将他开除军籍,同时你们也必须在我东山军的辖地彻底消失。”李辉冷笑一声,“现在想好了,是否要加入?” “愿意!”三个人底气不足,但听得出来都是发自肺腑的。 “这样就好,你们每天就和士兵们同吃同睡吧!”李辉想了想,“进锋锐营。那些兵哥哥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们自求多福吧!”
李辉将江阴城的防务交给雷通和孙英阁,责令雷通将城中民团训练出来。对于孙英阁,他现在比较相信,并且同意将这次缴获的四十九门城墙大炮拨给他,而将仓库中被炸坏的那些炮挑挑拣拣,最后选出十三门,运送到靖江城,交给贾敏。 李辉带领金山营和石门营向靖江开拔,现在靖江的局势日益恶化,满清船队经常前来sao扰,贾敏已经焦头烂额。 “其实沿江防御,并不是将大炮架在那里死挺,而是机动,机动化作战。”李辉站在靖江城下的沙滩上,看着陈林他们修筑的所谓的岸防设施,一阵头大,这帮傻子根本就没有领会李辉的意思,而是自作聪明的在江边立起了一堆堆的乱石头,左一堆右一堆杂乱无章,用水泥浇筑,将整片江滩都弄成了这般模样。 在李辉的计划中,是用水泥在江滩上浇筑几条大炮活动轨道,敌军到来时大炮就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前移或者后退进行防御,将整个江滩的炮兵都如此武装起来,敌人一旦来攻,我们就可以在一点上集中优势火力各个击破。 “返工,通通返工!”李辉发了脾气。 “大哥,万一敌人现在进攻……”贾敏对陈林他们的工作还是满认可的,所以轻声提醒道。 “你不用担心,他们在短期内是没有登陆作战的能力的,”李辉拍拍贾敏的肩膀,“万石重任挑在身,小敏,你要挺下去啊!我看好你的。” 贾敏感动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虽然他总觉得“小敏”这个亲切称呼非常别扭。 人家可是纯爷们! “岳琪,和我回掘港。”李辉下令道,“咱们去做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岳琪不知道掘港现在还能有什么大事。 “五天后是三月十九,你明白的。”李辉脸上的笑容化作虚无,面色突然沉痛起来,“祭祀大行皇帝,兴兵讨虏!陆谦,我让你办的事情都弄好了么?” “大哥放心,该来的早就来了!”陆谦拍着胸脯保证到。 几人正准备出发,突然江边划过一艘船,高元华坐在船上,不停的向这面张望,李辉急忙叫人把高元华接过来。 “大哥,不好了,那个山西靳家知道了咱们绑架靳云川的事情,已经通过官府调动大船队向岑港杀来。”高元华脸涨得通红,额头全是汗。 “岑港?哼!来得好!”李辉的眼前闪过掘港商队那帮一毛不拔的jianian商们,这下我把你们一锅都给烩了! 江阴典吏阎应元,身高八尺,长眉细目,虎须凛然。每出行,则有壮士持大刀跟随,时人皆呼之关公再生。江阴喋血,阖城遭戮,阎公登高一呼,从者如云。以孤城抗满酋八十一日,满酋死伤无算。终为满酋所害。太祖提劲旅,行妙计,攻江阴,杀jianian佞。立阎公庙堂于殉难处,时时祭祀,日日香火,崇敬如斯。 《通鉴》阎公,史公列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