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梦之崛起_第三十四节 考卷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节 考卷风波 (第2/2页)

报名资料找出来,我想看看这名同学的资料。”

    “好的!”宋杨忙让这次比赛的一个工作人员去拿这个得了九十五分的这名同学的资料。

    说完后,宋杨开始在评卷室里陪着马德华一起等那名工作人员把资料拿过来。

    无聊的宋杨为了打发时间,开始一边和马德华教授聊天,一边改着自己没有改完的数学试卷。

    改着改着,宋杨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在一边看着标准答案一边在改标准答案。宋杨以为是谁把标准答案夹在了自己的这本试卷中,于是抬头问道:“噫?你们刚才谁把标准答案杂在我这里了!”

    各个老师都拿出自己改卷参考答案道:“我的在这里!”

    这时在宋杨身旁的马德华正震惊的看着宋杨正在判的试卷并双眼无神地道:“有。。。有。。。有名字。。。这。。。这是……是考卷!”

    接着”啪“的一声,马德华手中的茶杯从手中滑落摔成碎片。

    宋杨听到马德华的话后,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是试卷吗?”宋杨无意识的说道。

    “当然了,你看呀!你看着选择,你看着他这道题的解题步骤。。。咦!他这个解题步骤好怪呀!这是什么定理,我怎么没见过,他最后这个步骤是不是蒙的?”

    “这个卷子真的不是标准答案呀!不过可惜了,这道题最后的一步不能给他分了。他现在的成绩只能是九十八分了。”宋杨看了一遍后,又听到

    “九十八分,九十八分,九十八分……”其他老师听到九十八分后,站指着卷尖叫,也许太激动了都停不下来。

    这种消息已经无法让在坐的老师们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因为用表情已经不足已表达出来那种震惊,一个个都呆坐着,但是刚才看到卷子上那另类理论的马德华丝毫不甘心地站起来道:“你先等会再改,你先把卷子给我,让我验证一下他用那个理论的正确性。然后再给我一张参考答案!”

    宋杨颤抖着双手递过卷子,马德华接过卷子然后坐下来。他边看着卷子上的那个理论,边在稿纸上演算着。其他老师在一旁看到马德华一会皱眉紧锁,一会激动万分,最后看到马教授慢慢地抬起头来,茫然地望前方,木讷地道:“你错了,这份卷子是一百分!”

    “可……可是那个……那个步骤!”

    马德华丢掉手中的参加答案道:“不,他没错。相反,他还发现了一个现在数学界都没有发现的新定理。从这个定理中我可以看出他真的是很聪明。。。很聪明!”

    宋杨被马教授的话震撼住了,抱着头喊道:“老天爷呀!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吧,一个高中生居然发现了一个连整个数学界都没有发现的定理。这可能吗?马教授你是不是给我开玩笑呢?”

    “我也想当这个是一个玩笑,可惜它是真的!”

    “啊!我的老天爷呀,难道这个世界疯了吗?”宋杨看着天喊道。

    “是呀,我也觉得!从这个试卷中我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考生做这些题实在像是在做,在做小学数学,游刃有余的一点也显示不出他的真实水平!”

    “啊!”宋杨无语了。

    这时一个工作人员敲了敲门后,进来。

    “宋老师,这是你要的资料!”

    工作人员看到一脸呆滞的宋杨没有理会自己,忙就要关门出去。

    “等等!你先不要走。”这时,比较清醒的马德华叫道。

    “什么事,马教授?”

    马德华忙拆开得了满分的那份试卷,看了看那个试卷上的名字后,对着工作人员请求地说道:“你能不能再帮我把这个叫做周凯的考生资料拿过来?”

    “好的,你等等,我这就给你拿来!”工作人员被马德华的态度搞的有些不知所措,忙十分干脆的答应后,匆匆的离开了这件有些怪异的评卷室。

    由于众人都被刚才那个得了一百分的试卷猛烈的震撼了一次,所以众人对刚才那个得了九十五分的考生的身份感到不是很好奇了。

    现在最让众人感到好奇的是那个发现了整个数学界都没有发现的新定理,并在这次比赛中得了满分的那个考生的身份。

    于是,当众人看到得了九十五分高分的那个叫做李思林的考生是上上一届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冠军时,只是惊讶了一下,然后连心都没进去就过去了。现在在评判室的所有人都在耐心等待着工作人员把那个得了满分的考生的详细资料拿过来。

    不一会,工作人员又把他们需要的资料带了过来!

    这些老师在查看完在比赛中考了满分的这名考生的详细资料后,发现这个叫做周凯的男生很符合他们心中好学生的形象。于是这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数学教师们决定解释完这次评比后,一定要到廊市看看这个缓缓升起的数学界的新星。

    但是他们不知道,在当天夜里,给马教授送资料的那个工作人员就把白天那个考生发现新定理的事告诉了自己的记者朋友。

    随后他的这名记者朋友在听完他说完这件事后,马上意识到这将是一件提升中国形象,宣传中国成就的大事,于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报道这件事的第一人,他马上写了一篇关于高中生周凯发现数学新定理的文章。然后利用自己的关系把文章登在了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上。

    第二天,周凯便随着官海青年报的发行,而迅速出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