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佛门道门两相争 (第1/2页)
这朝华寺乃是延州府第一香火之地,已有数百年历史。 天天都有无数善男信女来此间烧香求佛,或为家人平安,或为求得一子,或为姻缘之事,等等不一而足。 道、佛、魔三门,却属佛门在红尘之中最吃的开。佛门既有青灯古刹一心远离红尘潜修之辈,更有在这人间繁华之处,求香火一柱以结心缘之僧。 只要出了慧根这层,进入明心境界,便有资格到那人间大小庙宇中行走挂单;待入了六识,便有资格成为方丈主持,若是到了金身、罗汉境界,那就是世间佛家大能之辈,可任意寻一灵地,建寺庙立宗门传佛法渡有缘之人。 这朝华寺却是有高人,主持元智大师,佛法精深,修为极高,每年都会展现一二神迹,让这延州城内的百姓俱都拜服不已。 李明同初来之时,便曾拜会于他,这元智大师当面只是略施手段,便医好了李明同多年的风湿、头痛之疾,五六年间,再未有复发过。 这是不小的恩德,也是李明同放纵聚义帮的无奈之处,因为这帮主朱成虎,便是元智大师的亲侄子,也算是朱家唯一的血脉。 知道这事的人不多,还是下人悄悄告诉李明同的,因此只要这朱成虎不太过分,不出人命,不出大案,却是懒得理他。 这朝华寺离刺史府不近,约一个时辰后,李明同这八人抬轿才到了庙门口,却是从侧门而入,这大门之处人太多,很是不方便。 守门的沙弥见到刺史名贴,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将李明同迎进偏厅内,随后去向元智主持通报。 …… 黄昏已过,整个王记酒肆都沉浸在黑暗之中,中有油灯数盏,油足芯长,哔剥声中,也让酒肆内明亮如昼。 “店门不曾有关,还请外面高人进来一叙!” 王是的声音大,却让急行而至的元智一愣,自己已达金身境界,如何让一道门筑基修士给发了现行踪? “三位还请一同进来便是,水酒已经备好,夜间风凉,喝一口暖暖身子也是美事!” 当王是将人数报上,元智已是知晓,看来对方确有几分手段,非是用诈术,而是真的知道自己到了。 从门内望去,三个身着道服之人,二男一女,正坐在一张拼凑起的大桌之旁,有条不紊的喝着小酒,怎么看都无想逃离的意思。 元智思虑片刻,转头对身后两个弟子吩咐两句,便提着九宝锡环禅杖大步进了酒肆中。 果然是有德高僧,这元智头顶九戒疤痕,双耳长垂,长须白眉,皮肤却是红润有泽,双目之中可见凛然之气,身形之内蕴有无穷佛力。 却是修为已达金身境界,不比那逍遥三仙中的梵印低。 “不知大师所谓何事?”见元智修为远高三人,王是眼睛已经眯成一线。 这元智还在五里之遥,王是就已感知危险已近,待三人到了门口,余光之下,双眼只是淡淡扫过,便知道是几人了,却没元智想的那般玄虚。 “老衲元智,延州城朝华寺主持,今日受李刺史相邀,特来一查日间伤害良善百姓的妖人!” “敢问元智大师可曾查到?”王是不动声色问到。 “已有计较,但还不能完全肯定!” “那大师在此耽搁时间实在是不明智之举,这里有水酒一壶,待大师饮过后,可再去查过!” “多谢施主好意,谅那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贼,也逃不出老衲的手掌去!” 这一出却是受不得元智话中相激之意,正要起身发怒,却被一旁的大月强行按住。 元智看在眼里,自然已是明白,这面前三人,恐怕与自己侄子身死之事,都脱不了干系。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若施主三人肯随我回那延州府,接受官府的询问,老衲不甚感激!” 王是心头怒火顿起,让一个修仙之人接受凡间法规的约束,还修得什么屁仙。 “大师果是好口才,只是不知你口中所说的良善百姓,却是一些什么狗东西,不知何时佛门竟成了藏污纳垢之处,这佛门中人也成了为虎作伥之辈,看来都是枉修仙佛之道了!” 此话一出,这元智听闻后,心中却似一潭苦水。 这侄子平常所做之事,他怎能不知道一二,只是出家人,人在红尘,却更是不能随意插手这凡间恩恩怨怨。 这朱成虎也不知被他叫去说过多少回,但从来不曾听他半句,回去后依然挂羊头卖狗rou,打着他的旗号做了不少恶事,明知有恶不能除,也累的他近年来自感业力缠身,修为再难进一步。 换作是别人,自己当可上前一杖了结其性命,但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