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忧 (第2/3页)

亏你们还是锦衣卫地首领,居然连锦衣卫的宗旨都记得干干净净,也怨不得皇上把你们冷置。”

    “锦衣卫的宗旨是什么?”陈寅自言自语道。

    “效忠皇上。”王佐毫不犹豫的回答。

    说完两人盯住张信,想知道自己地回答是否正确。而陆松、陆炳也好奇的望向张信,看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你们所言虽然正确,但是还不够透彻。”张信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但还是不满意。

    “请张侍读指点迷津。”势比人强,两人不得不低头求教,神情诚恳之极。

    “锦衣卫身为皇上地亲卫,并不是要对天下万民或者朝廷百官负责,只须要对皇上一人负责即可。”张信冷漠说道:“可惜你们没有认识到这点,在皇上即位之时,没有及时向皇上表示忠诚。事后也没有表现出足够地诚意,总是想通过其他人向皇上述说自己之苦,希望得到皇上的同情谅解,却忘记皇上只须要你们的忠心即可,其他事情根本不在意,你们这样做反而让皇上心生疑虑,认为你们两人肯定是心中有鬼,所以才不敢光明磊落的求见,虽然如此,但是皇上还是几次给你们机会。希望你们能醒悟自己的失误,不过事实证明你们两个根本没有领会皇上的意思,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张信这番话让王佐与陈寅两人额角直冒汗。心中充满悔意,事情就是如此简单,直接求见皇上,向皇上表明心迹即可,为什么他们还要多此一举,总是拐弯抹角地让人带话。这岂不是显得自己做贼心虚,行为根本不是诚心诚意地,犯下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地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屡教不改。

    “多谢张侍读指点,我们知错了。”陈寅、王佐真心谢道,如果不是张信点明,恐怕他们两人还会继续这样错下去,直到再也没有机会犯错为止。

    其实也怪不了两人。当钱宁江彬被捕之后。锦衣卫气势极度低落,上下人心浮动。倍受朝廷百官与京城百姓的责斥,同时也不知道新君如何看侍他们,所以就一直在观望之中,直到皇帝即位月多,两人才醒悟过来要向皇帝表示忠心了,但心里却充满彷徨,只有通过陆松间接向皇帝表明心迹,在没有得到皇帝回应地情况下,两人的心里更加惶恐,思维也随之陷入误区,所以才屡次犯下同样的过错。

    “既然如此,那你们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了吧。”张信点头微笑道,如果还不明白,那他们真的不用在锦衣卫里面混了。

    “明日我们就亲自求见皇上,向皇上表明我俩忠心之情。”陈寅语气坚定的说道。

    “再求皇上饶恕我们的过错。”王佐随之赞同说道。

    “就这些,没有其他了?”张信眨眼问道,看来是自己高估两人地智商了,居然还不明白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还有什么啊?”陈寅疑惑的问道,完全没有往日的精明强干之色。

    “还请张侍读再次赐教。”还好王佐没有彻底糊涂,知道张信这样问肯定别有用意,也懒得细想,直接求教起来。

    “朝廷百官都已经准备弹劾锦衣卫,你们就不能想办法自救,难道还想让皇上替你们分忧不成?”张信责斥说道,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模样。

    “卑职不敢。”经常都说要为皇上分忧,现在倒过来说,两人可不敢承受这个罪名,而且还对张信的斥责没有任何异样,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知张侍读可有对策?”久不作声的陆松询问道,这件事情怎么说也与自己息息相关,陆松也不能再作壁上观。

    “谈不上对策,只不过有一点心得而已。”张信胸有成竹的说道,让其他几人心里安定许多,在不知不觉中,几人心里已经认为张信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想来,朝廷御史弹劾锦衣卫无非是军纪军政败坏,营中存在占役、虚冒及舞弊的行为,其他事情决然不敢提及。”张信分析道,这是毫无疑问地。锦衣卫的行事都是遵照皇帝的旨意执行,如果在这方面作文章,那岂不是在说皇帝的不是。御史言官就算有这个胆量,也没有多少大臣会支持。

    “张侍读,占役虚冒的事情在京城各大营卫中屡见不鲜,也不只是我们锦衣卫而已。”虽然赞同张信地意见,但陈寅还是忍为自己辩解起来。

    明朝的军事机构几经调整、变革才固定下来,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和都指挥使司,卫所军是明朝的常备军,按卫、所两级进行编制。

    卫所军士别立户籍,称军籍,民户有一丁被垛为军,他地一家便永远充军,住在被指定地卫所,在卫军士除本身为正军外,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军余,将校地子弟称为舍人。壮丁死亡或老病,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如果卫所军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须到原籍勾取族人顶丁,这便是所谓的勾军,而执行此项公务地称清军官,所以清军与勾军经常并提,简称为清勾,勾军随之形成制度。

    然而。清军、勾军制度的实施,非但不能足军,反而扰害百姓,弊端百出,明代军士地位十分低下,人耻为军成为当时人的普遍认识,明中期以后,军士地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卫所军士逃匿日多。

    面对这种情况。卫所的长官也没有办法。为不不让皇帝怪罪,只好找人来滥竽充数。所以占役,虚冒军职的事情才越来越多,屡禁不止,况且这种事情在军中早已经习以为常,受到这样的指责,陈寅与王佐觉得非常冤枉。

    “正是如此,文官们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除弊政为借口,裁革锦衣卫。”张信淡然说道:“而且可以让天下人信服。”

    就是光明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