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三十六章 阁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阁臣 (第1/3页)

    袁宗皋的逝世除了少数人因此伤心难过之外,并没有给京城百姓与朝廷百官带给什么影响,刚开始还因为皇帝的命令哀悼几声,几天之后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与此同时,朝廷百官也没有再和皇帝争兴王礼仪之事,并不是他们体量皇帝现在的心情,而是他们把目标放到另一件事情上面啦,因为袁宗皋的逝世,内阁缺少一位辅政学士,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不在少数,有兴趣的人开始暗中活动起来。

    想当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阁臣的选拔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特旨、廷推,特旨就是皇帝亲自下旨擢拔入阁,但这种形式,要求皇帝对被擢拔者有较深的了解,因此选择范围较小,而且有给权臣以任用私人之弊,皇帝们一般不用这个方法,而且朝廷百官也不怎么服气,况且这样入阁也不荣誉,被选中的大臣都纷纷推辞,皇帝也没有办法,后来逐渐更为廷推,也称会推,即由九卿及各科道官员共同推举阁臣,再交由皇帝圈定。

    廷推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很好的人缘,同时也让百官心服,人家凭什么推荐你啊,袁宗皋之所以能入阁,其实就是杨廷和与其他两位大学士暗中出力的结果,不然以袁宗皋的资历与人脉,根本不可能坐上内阁学士的位置。

    虽然说是活动,但有资格入阁的大臣还是很矜持的,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学低级官吏溜须拍马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在皇帝面前表现好些,尊重下其他几位学士,温和的对待下属同僚,希望廷推的时候他们能站出来推荐自己。

    “诸位,你们说如今各部科大臣之中,有谁可以入阁啊。”忙完袁宗皋丧事之后,张信也不好再在袁府久留。自然回到自己府上,几天下来心情也没有这么沉痛了,也有兴趣与几位好友闲聊起来,袁方几人当然无比欢迎,开始讨论起这个热门的话题来。

    “我。”沈轩猜测道,怎么说礼部名义上还是六部之首。其长官入阁也是件自然的事情。

    “吏部尚书乔宇也有可能,外面都说这次入阁的非乔尚书莫属。”张胜持不同的意思,以坚定地语气反驳说道,显然是非常相信传言。

    “乔大人刚刚进身为尚书,资历与威望都没有毛尚书高,怎么能与之相比。”孙进赞成沈轩的意思,反正是私下议论,又不会传扬出去,他们几个也不怕得罪人。

    “子直。你觉得呢?”二比一,张胜也想寻求帮助,期待的看着袁方。

    “我觉得虽然两位大人是有资格入阁。但你们莫要忘记还有一位大人,若是他入阁的话那可是众望所归啊。”袁方微笑起来,得意洋洋说道,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自信心。

    “你说的是哪位大人啊?”张胜疑惑道,要知道阁臣不是谁都有资格担任地,一般都是在六部尚书之间选任,而六部之中又以礼部、吏部、兵部这三部的尚书最有资格入阁,而兵部尚书彭泽可以排除,彭泽的声望不能与乔宇和毛澄相比。不可能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入阁,若是王琼在的话还有可能,可惜他已经被贬了,再排除其他三部,有能力有威望入阁的也只有毛澄和乔宇啊。

    “这个你们要问子诚啦。”袁方笑眯眯说道。看到他们虚心求教地表情真爽。

    “子诚。你内幕消息?能透露下吗?”张胜急切询问起来。非常想满足自己地好奇心。

    “最近我忙着为袁先生处理丧事。哪里有闲心理会这个。子直这话说得我莫明其妙地。我怎么会知道谁能入阁啊。”张信没好气说道:“我看他八成是在故弄玄虚。骗你们玩呢。”

    “子诚说地很有道理。子直……。”孙进把尾音拉得长长地。而沈轩与张胜也在旁边摩拳擦掌起来。

    “翰林学士石。任吏部尚书期间整治吏治。严明朝纲。因功升为翰林院学士。兼任东阁诰敕。监修。任副总裁官。这样地资历难道不能入阁吗?”看到几人眼光不善。袁方也不敢再卖关子。连忙大声将祸水东引道:“子诚身为翰林院侍读。居然对自己地上司一点也不了解。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张信苦笑起来。承认袁方说地有道理。虽然在翰林院任职。但是连自己地上司都没有印象。这确实不像话。幸好没有人想深究。几人埋怨几句之后。又开始讨论起正事来。

    “这话说的也有些道理,以石学士的身份,入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孙进考虑片刻,转过来支持袁方。

    “文昴、子任、子诚,你们认为如何?”袁方得意说道,事实证明还是自己的眼光比较高明一些,这下子他们该服气了吧。

    “皇上心意未决,谁能入阁还很难说呢。”张胜虽然承认袁方说的很有道理,但嘴上可不能服气,强自辩解说道。

    “我还是觉得毛尚书入阁的可能性大些。”沈轩也不想让袁方太过得意,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如果真的是石入阁,那到时再说吧,现在可不能服输。

    “子诚,你支持谁入阁?”袁方对张胜、沈轩的心思了然于胸,发出几声不明笑意,盘算着等到以后石入阁的时候该怎么嘲笑他们,想到张信还没有表态,连忙追问起来。

    “这个要看皇上与诸位大臣的意思,我哪里知道啊。”张信微笑说道。

    “还是子诚聪明,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也要这样做。”孙进笑道:“像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根本没有说什么。”

    “咦,子诚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片刻之后,袁方恍然大悟笑道:“和在酒肆谈论这事的官员们地语气一模一样。”

    “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也学会几招太极的。”张信笑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千古不变之理,张信不认为自己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