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康陵 (第2/3页)
是正常的。”杨慎辩解道。 “石这人太过刚正耿直,为一部长官还行,若想成为阁臣,恐怕还要多加历练。”杨廷和不喜欢石这种性格,虽然明里没有表态。但是也暗示不少人,不然以石的人气,超过毛澄与乔宇也是必然的事情,哪里会争执到现在。 “父亲说的是。”杨慎不以为然,虽然他对石非常佩服,但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与父亲发生矛盾。所以口里言不由衷地赞成说道。 “你刚才那番话虽然有道理,但是还没有说到点上,虽然费宏威望高足以服众,但皇上并不是为了平息百官争端而启用费宏的。”杨廷和觉得是时候提醒下儿子啦。 “那么是因为什么?”杨慎疑惑道。 “那是因为有人在皇上面前举荐费宏。”杨廷和微微一笑,在朝廷之中,能如此影响皇帝决策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人了。 “是谁?张子麟?孙交?林俊?金献民?……。”杨慎洋洋洒洒的把朝中大臣点过一遍,但最后都给自己一一否决了。 “不用再胡乱猜测了,是你们翰林院地侍读张信。”杨廷和轻轻叹息。儿子对朝廷政治的敏锐性如此迟钝,以后肯定要吃亏的。 “张信?他不是已经失宠了吗?”本来杨慎也不会注意这个人的,但是在翰林院的时候。同僚总是在自己旁边不停地议论这种事情,杨慎也不知觉地留意起来。 “以后不要轻易相信流言蜚语,要学会自己辩解事情真假,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你还把自己当成三岁小孩吗?”杨廷和有些怒意斥道,有时候他总觉得自己的家庭教育非常失败,居然把儿子培养成这么一个性格耿直之人,非常容易义气用事,以为凭着满腔热忱就可以改变天下不平之事。根本不明白世事地残酷诡谲。 “父亲息怒,孩儿知错了。”父亲的威信已经深深烙在杨慎心中,虽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气,但肯定是自己有哪个地方做错了,况且父亲教训的确实也有道理,似乎自己真的很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以后要注意。”看到乖巧的儿子,杨廷和心中一软,火气立即消失,温和说道:“流言止于智者。以后切记。” “是的,父亲。”杨慎心中松弛下来,父亲不生所就好,其他事情就放到一边吧。 “父亲,相公,该用晚膳了。”这时不远处有一位丽人向亭子走来,肤白胜雪,意态娇柔,带着股子大家闺秀味道。正是杨慎地妻子黄蛾。 “蛾儿。”看到是自己的妻子杨慎眼睛一亮。站起来正准备迎上去,忽然醒悟自己的父亲还在旁边。连忙揖礼道:“父亲,请。” 看到儿子地心思都飞到媳妇身上,杨廷和微微气恼,但见到黄蛾已经来到亭子,倚立在儿子身旁,犹如一对璧人光彩照人,反正事情也不急,等有空的时候再好好教导儿子吧,杨廷和报着这个想法,气恼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在杨慎夫妇的搀扶下,慢慢的往内宅走去,三人的影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的和谐。 几天之后,随着朱厚不时的暗示,起用费宏的消息似乎变得非常确定下来,平时与费宏交好地官员,也试探性的上疏给皇帝,见皇帝没有发表异议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接着上疏,最后朝廷百官之中有大部分人改成支持费宏入阁。 当众人以为事情尘埃落定,皇帝召集百官廷推的时候,工部尚书林俊却在朝会上汇报说,大行皇帝武宗的陵寝主体已经完工,可以将大行皇帝移入其中陵中,朱厚听到林俊的汇报后,毫不犹豫的命司天监,择良日行之。 而百官这才想起还有这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办,忙把其他琐事放到一旁,催促礼部官员赶快处理这件事情,而司天监与礼部不敢怠慢,按照皇帝的吩咐,马上选择好日子汇报皇帝,皇帝在询问过百官之后,决定在当日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进行拜祭。 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四月,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日清晨,当一抹阳光照亮奉先殿地时候,由几位大臣扶着正德皇帝的棺椁,跟随朱厚的龙驾浩浩荡荡的离开皇城,直奔康陵而去。 虽然康陵园还未全部守工,但也可以看出其宏伟之象来。康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 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亭内竖碑,无字,这是取功过自由后人说的典故,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毕竟是皇帝,死后安置的地方当然要建得豪华些。 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烛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祭奠皇帝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其中地繁文缛节之多简直不可想象,因为吃过祭祖的苦头,本来张信是不想前来地,但是朱厚有令,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是在朝地官员都要随行祭拜。张信也没有办法,只好乖乖的过来。 幸好张信地官职还不够大,真正地祭奠没有资格参加,只是随着一帮低级官员在山脚下依照礼部官员的指示,随时跪拜磕头起立,如此循环往复,幸好张信早就准备,来之前已经在膝盖骨绑好丝带,所以跪拜的时候虽然不舒服。但还可以忍受。不想其他官员一样,双膝肿痛不堪。但也不敢有怨言。 仪式举行到黄昏,在几位大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