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势 (第2/3页)
是啊,王舅你不知道吗?”张信疑惑说道:“我以为您早就清楚了。” “鬼娃子。坏心眼真不少。”片刻之后,蒋荣终于明白meimei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啦,不过却没有生气,反而有后辈向长辈耍小花招的感觉,也忍不住笑骂起来,怪不得meimei不肯明确答应呢,对这样的坏小子就应该这样做。 “王舅息怒啊,事情还没有了结,娘娘那边还要多仰仗您出面呢。”张信笑嘻嘻地赔礼起来。若不是看出蒋荣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也不敢如此行事,不然得到这样身份地人。岂不是在自找麻烦。 “那就要看你的诚意了…小说整理发布于.…。”蒋荣也掂起派头来。 接下来的几天,把琐事都交给崔文处理之后,张信就是在甜蜜与埋怨中度过,有时候与绿绮花前月下,柔情蜜意的时候,蒋妃总是在恰当的时机把绿绮给招回去,而且对两人的婚期迟迟不肯表态,这让张信分外地无奈。 每当这个时候,张信就会找到蒋荣述苦。几次小酌下来,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有时蒋荣还冒着被蒋妃训斥地危险,旁敲侧击地打听起她对张信婚事的看法,可惜都被蒋妃看穿他地目的,根本没有透露任何口风,谁也猜测不出蒋妃的心意,而张信也曾经询问过绿绮,得到的却是佳人一脸地羞意以及神秘的微笑。这让张信惊喜的同时,也在心里胡乱揣测起来,蒋妃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不过当蒋妃车驾在通州滞留到第七天时,张信也没有这个心情再试探蒋妃地意思到底如何了,因为朱厚与朝廷百官已经争论七天,但是对兴献王夫妇的仪注问题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太和殿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君臣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激烈。 这期间张璁再次上疏编撰已久的,辨论继统与继嗣的区别。并就礼制上的尊崇及墓庙诸事析说甚详。内容有理有据,在朝廷中开始流传开来。引起不少人回应,而杨廷和知道之后,马上让人予以抵制,但是张璁的言论还是慢慢地传扬开来,碍于杨廷和势大不敢出面支持,只有把话藏在心中。 而朱厚看到之后,底气变得更加充足,与大臣们争论的时候立场更加坚定,希望大臣们认同自己的旨意,可是大臣们已经认准死理,认为朱厚继嗣是天经地义的,其他言论都是歪理邪说,根本不可听信。 所以说朝中现在支持朱厚的决定的只不过数人而已,不同声音刚刚发表,马上就淹没在众多批驳的声潮里,虽然身在通州,但是每天都会有人把朝廷发生的事情传讯给张信,所以张信也知道事情再这样拖延下去,恐怕难以善了啦。 正当张信在犹豫是否回京城里看看的时候,蒋妃却先一步找到他,希望他到宫里看看朱厚现在地情况,然后再回来告诉她知道,蒋妃虽然不像张信一样对朝廷的事情了然于胸,但通州离京城这么近,要收集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轻而易举,听到朝廷局势这么紧张,蒋妃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 虽然蒋妃对政治知之不深,但也明白如果自己现在起驾进京的话,这岂不是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这可能会对朱厚造成影响,所以蒋妃虽然担忧朱厚,但这时也只有忍住心中的忧虑,派张信回京城查看情况,自己坚持留在通州等消息。 蒋妃的意思张信当然不会反对,立刻让人备好马匹,而这时候黄锦却匆匆忙忙的赶来了,带来朱厚最新地旨意,也是希望张信快些回京城,看到事情如此紧急,张信也放弃与绿绮柔情告别,轻轻与绿绮对视一眼,与黄锦一道骑马扬鞭而去。 “黄锦,如今朝中形势怎么了?百官还是不同意皇上地意思吗?”借着这个机会。张信趁机打听起朝廷现在的情况来,毕竟情报可能有疏忽地地方,而黄锦一直陪在朱厚身边,对各方面的情况更加了解。 “几阁几位学士连同各位大臣向皇上进谏,请皇上放弃已见,皇上压力表倍增。若不是还有几位大人支持,恐怕承受不住了。”黄锦有些黯然说道:“为了这个事情,皇上已经几天没有好好安寝,真让奴婢担 刚才蒋妃询问起朱厚情况的时候,黄锦机灵的没有说实话,就是害怕蒋妃忧虑,而张信现在是要去进宫面圣的,黄锦当然不介意把事情全盘道出来,当然也希望张信找个机会劝一下朱厚。 听到黄锦叙述这些天来朝廷发生地事情后。与自己收到的情报没有多大出入,张信沉默起来,再次埋怨朝廷大臣们的顽固不化。心中开始盘算待会该怎么应对皇帝的问策,两个时辰之后,张信与黄锦抵达京城,通过城门的认证之后,直接奔向皇城,再通过森严的搜检,来到乾清宫门外。 “张侍读稍等片刻,奴婢前去禀报皇上。”还没有缓口气,黄锦立即进入殿中。 而这时朱厚正心烦意乱地在乾清宫等待着。朝会上数百官员整齐有序反对的声音让他十分恼火,如果不是还要保持皇帝的风度,恐怕朱厚早就忍耐不住怒斥朝臣了,他们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成皇帝,不然怎么连皇帝的旨意都不遵从呢,特别是这两天自己都放下皇帝的身段小心翼翼的哀求起来,难道他们就不能体谅下自己做为儿子的心情吗。 有时候朱厚恨不能让宫廷侍卫把反对自己的大臣们统统赶出殿外,但是他也十分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这些臣子。自己未必可以当上皇帝,而且要处理朝政也离不开他们地帮忙,不然自己一人如何能掌控诺大的帝国。 当张璁、霍韬、熊浃等人束手无策之后,朱厚也只能将希望寄予在张信身上,虽然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张信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也可以找个人来述说心中的苦闷啊,况且可能说不定张信真地有办法扭转乾坤。 “启禀皇上,张侍读在殿候旨。”黄锦知道朱厚现在的心情。也没有多加见礼。直接跪下说道。 “宣他进来。”看到黄锦,朱厚恢复镇定自若的表情。但那发自内心中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