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责问 (第3/3页)
'gcontent2'> 锦衣卫虽然名为情报机构,其实却是特殊地警察部门,对此张信也没有什么好地建议,只是吩咐他们,平日里忠君爱国,出动的时候不要扰民,其余一切照旧即可,如果可能的话,整顿下军纪,严加训练,免得锦衣卫上下清闲无聊总是惹是生非。 其实张信也有自己的顾虑,东厂已经被大臣们清理得差不多了,自己接手可以说是重新再组建一个部门,只不过这个部门是挂东厂的牌子而已,锦衣卫却是不同,实行的是军户制度,卫所的关系错综复杂,若是轻易改动,肯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恐怕连陈寅和王佐也不会支持自己的。 酒足饭饱之后,陈寅与王佐满意而归,回到镇抚司之后,马上派手下按照张信地意思,捉了一批流氓地痞无赖回来,经过审讯之后,这些人都承认自己曾经和他谈论过流言的事情,既然连当事人都承认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陈寅和王佐命人写好供词之后马上让他们画押,然后向朱厚汇报此事。 朱厚似乎也没有追究的意思,直接认同陈寅和王佐的汇报,让他们去和刑部及大理寺说一下,就可以结案,至于那些散布流言之人就没有那么好运,每人被打二十大板不说,还要关上一个月。 有了官府的通告,京城百姓心中害怕,也不敢再谈起这件事情,可是禁止百姓谈论,却没有禁止权贵和仕林学子议论啊,听闻皇上同意杨廷和的提议之后,学子们一片沸腾,开始写文章声援杨廷和,赞扬皇帝和大臣们关心百姓疾苦。 而权贵们却反应不一,不怕清查的自然不会对此发表什么意见,有时候甚至会在暗地里幸灾乐祸,而家中大量未呈报田地的却恼怒起来,平白无故祸从天降,他们哪里会愿意啊。开始联合起来,准备阻挠此事地进行,可以想象,清丈田地的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就可以解决的,况且事情才在京城里流传而已,若是扩散到大明各地。恐怕更加热闹非常啦。 而这时候张信也没有清闲下来,因为武定侯郭勋已经找上门来,看这气势似乎是来兴师问罪来的,张信当然不会害怕,热情洋溢的把人请到客厅,让仆役奉上香茶之后,也没有说话,就这样笑吟吟的看着郭勋。 “张侍读,你可知道你已经把大明地勋爵都得罪了。”郭勋无奈叹气道。 “郭侯爷。我胆子不大,你可不要吓我啊,我连一个勋爵都不敢轻易冒犯。更不用说得罪天下勋爵啦。”张信敛去笑意,惊慌失措道。 “你若是胆小,那天下没有胆大的啦。”郭勋摇头说道。 “郭侯爷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进门先是沉默不语,然后就拿这句话吓唬人。”张信满脸疑惑问道。 “张侍读就不要在小侯面前装糊涂了,先是向皇上禀报天下额田减少的事情,然后散布流言,将事情栽到杨首辅身上,自己却从中撇清。真是好算计啊,若是杨首辅知道之后,肯定会火冒三丈地。”郭勋微笑道。 “郭侯爷,话可不能乱说,传扬出去会让人笑话我恬不知耻,居然往自己身上揽功,这事情明明就是杨学士所为,而且锦衣卫已经把散布流言之人都捉住了,这怎么又扯到我头上来了。”张信眨眼说道:“不管郭侯爷怎么说。天下人都不会相信地。” “天下人不信,但是有人会相信的。”郭勋轻笑道:“朝中几位学士现在心中想必恼怒得很,到时知道是拜张侍读所赐,就算全然不信,但是半疑之下,自然会对张侍读格外照顾地,而且勋爵之中,寿宁侯与建昌侯肯定会深信不疑,到时只要再往外这一说。不知道会不会给张侍读添麻烦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张信轻轻笑道:“相信皇上会还我一个清白的。” “这个小侯也相信。”郭勋点头同意。心中叹气起来,这个张信实在是太低调了。也没有仗势惹是生非,京城之中虽然知道有这号人物,但是对他丝毫不在意,认为他不过是凭着关系占据高位而已,而自己刚才说的话都是推测出来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事情与张信有关系,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相信自己的。 “郭侯爷今天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番话?”张信笑道,自己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欺瞒住天下之人,偶尔有知情者也不奇怪,大不了公开自己身份罢了。 “当然不是。”郭勋笑道,却在心里叹息自己的计较全盘落空,原来以为自己可以吓唬一下张信,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还以为张信行事低调,害怕曝光呢,没有想到他居然丝毫不为所动,真是失算之极。 “请郭侯爷明言。”张信轻轻笑道:“如果不难的话,我不会借故推脱地。” “小侯为刚才的失礼,向张侍读赔罪了。”郭勋没有急着说出来意,反而诚恳的行礼说道,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想必郭侯爷也是听信流言,这才来向我问明情况,哪有失礼之言啊。”张信笑道,一脸不在意地样子。“就是如此,让张侍读见笑了。”郭勋愧疚说道。 “这说明郭侯爷是在关心我,不然也不会着急上门询问啦。”张信笑道:“只要郭侯爷明白事实真假,那我就安心了。” “还明张侍读明白小侯心意啊。”郭勋感慨叹道,脸上露出感动之色。 “此事就止揭过,休要再提。”张信笑道:“郭侯爷可还有其他事情吗?” “小侯今日前来,确实有一件事情想与张侍读协商。”郭勋微笑道,心里在盘算着该怎么和张信开口,张信微微点头,也没有说话,直接看着郭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听闻张侍读有一位朋友,在牛栏山村开了一个酒作坊,酿造的正是近日来在京城引起轰动的五粮液。”郭勋回味说道:“这酒小侯在张侍读婚宴当日有幸品尝,与天上的琼浆玉液相比也丝毫不差啊。”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