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六十章 公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公务 (第2/3页)

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宫的,现在一个大好的机会就在自己面前飘过。让几个主事在心中悔恨不已。

    对于林俊的指示张信也没有什么觉得奇怪地,毕竟时常进宫,张信也偶尔看到有匠役正在乾清宫的附近忙碌着,经过打听询问之后,这才知道事情还是与正德皇帝有关,正德九年元宵节地时候,正德皇帝用了由宁王呈贡地烟花礼炮,也不知道是宁王包藏祸心,还是意外事件。反正因此导致乾清宫走水,火随风势,顺带也把坤宁宫的几间楼房给烧毁了。

    按理说火情没有那么严重地。但是当时地正德皇帝采取不作为的行动,看到乾清宫走水之后并没有命令宫女太监或者侍卫去扑灭火源,反而饶有兴趣的在旁边观赏烟火美景,看到爽快之处还赞叹不已,还好在闻讯而来的张太后与百官的同心协力下,火情这才没有漫延,不过乾清宫肯定是保不住了,在熊熊大火之下化成灰烬。

    本来正德皇帝的意思,乾清宫是不用修复的。但是百官见皇帝以此借口常年待在豹房之中不愿回宫,或者出宫游玩,况且乾清宫是皇帝就寝办公之处,事关天子威严,百官怎么可能同意正德皇帝这个提议,在几个大学士和太后的决定下,根本没有理会正德皇帝的提议,让工部赶快派人修复乾清宫。

    经过几年时间,花了数十百万两银子。在正德十五年地时候,乾清宫的主体结构终于修缮完成,再经过一年时间的完善修整,现在总算可以竣工,有人因此感到庆幸地同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遗憾之极,因为若是再修下去,他们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就是这一次修建乾清宫。不知道填饱多少人的肚子。

    既然是顶头上司派发下来的任务。张信也没有耽搁,在营缮司找了几个专业官吏。然后就踏着洁白的雪花,朝向乾清宫方向前进,一到来皇宫内城,感觉立刻不同了,脚踏实地的感觉非常不错,看着还带着扫痕的石板,张信心中感慨万端,什么时候也让负责清扫内宫积雪的内侍,也到宫外大街上清除下啊,免得等下自己回家又是与以前一样,踩着厚薄不均的积雪总感觉不舒服。

    “不知道这雪融化之后,宫里的内侍怎么清理积水。”张信自言自语说道,当然这也只是他心中地疑惑而已,并没希望有人回答。

    “大人不用担心,公公们都希望这些雪尽快融化,那么他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在张信身后,营缮司的一位官吏开口笑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张信好奇问道。

    经过官吏的解释,张信这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闻,要知道皇宫可不比其他地方,经过千百年来建筑大师们的努力,在建造皇宫的时候早就把排水这点考虑清楚,皇宫内拥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排水系统,张信所说的积水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

    看到上司对此有兴趣,官吏自然热心的解说起来,皇宫之中地排水系统主要分为地上明沟排水和地下暗道排水两部分,地上主要借助皇宫总体上北高南低的地势排水,而暗道排水就是石板道上的镂空,还有分布众多的钱眼。

    在皇宫宫殿台基处常见的“螭首”,口内有凿空的圆孔,不仅是精美的装饰物,也是巧妙的排水孔道,尤其是在三大殿周围,当大雨滂沱时,雨水从三重台基上一千多个螭首的唇内喷出,层层叠落,会形成千龙喷水地壮观景象,台基之上地雨水瞬间会被排泄干净,这就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典型设计。

    这个时候张信才明白,什么叫做古代劳动人民地智慧是无穷的,平时总是在赞叹皇宫的雄伟美观,却忽略建筑构造中蕴涵的巧思与哲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的是,皇宫明沟暗道纵横交错,联通了每个宫殿院落。形成四通八达地排水网络,但内金水河无疑是所有排水的最后归处,而金水河里的水也是成为皇宫救火的用水来源之一,可见当初负责建筑皇宫的匠师们,已经懂得什么叫做循环利用了。

    张信就是在官吏的指点下慢慢地走到乾清门,向乾清门的侍卫说明来意。还出示由林俊亲笔写的公文,因为宫中的侍卫是轮值制的,所以他们也不认识张信,按规矩核查搜身起来,确实没有危险之后,这才放行让张信一行人通过。

    因为不是进宫面前朱厚,所以张信经过乾清宫之时,只能绕道而走,来到一个偏僻的房中听取负责修缮宫殿官员的汇报。其实所谓的检验只不过是走一道程序而已,毕竟皇帝已经进入乾清宫之中住下,自然经过反复仔细的检查。以保证皇帝地安全,不然出了什么意外,这些负责修缮的官员匠役可是要诛族的。

    其实张信地任务就是看这里看看最后完工的几间偏房建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符合规格的地方,当然最主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修筑皇宫从来都是加工加料的,恨不能把天下的材料到搬进皇宫里,但怎么也要走个形式。好给皇帝和朝廷百官一个回复。

    “你们几个去看看,若是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来向本官汇报。”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专业人才出马,张信朝一同前来地几个官吏说道,自己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喝起茶来,与负责修缮的官员闲聊起来。

    乾清宫之中,朱厚正在与张璁商议着在京城之中给兴献帝立家庙的事情,随着各地的漕粮与税银运进京城,加上在直隶清查出被隐瞒的额田。国库再度充裕起来,朱厚心里的忧虑开始放松起来,觉得再继续清量下去,也不用担心国库没有银子。

    这个时候熊浃给朱厚上了一道折子,是建议皇帝给兴献帝修建家庙的,朱厚一听,立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连忙找张璁商讨起家庙地规格仪注起来,而张璁自然热心的为朱厚筹划起来。一连给皇帝说了几个方案。这让朱厚犹豫不决,不知道采取哪个才好。似乎每个都不错。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轻轻的走进暖阁,见到皇帝与张璁正热烈的讨论着事情,迟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