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忧虑 (第3/3页)
越烈了。
“下官明白。”张信轻轻叹气,看来只好进宫向朱厚禀明情况了,不然当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却在自己这边出现状况,这个责任张信可不想承担,从尚书房出来之后,张信直接向皇宫内走去,同时也在盘算着待会该怎么安抚朱厚的怒气。 而此时朱厚却在清宁宫给蒋后请安,请到杨廷和等人反对自己修建帝庙的事情时,脸上丝毫没有掩饰心中的愤怒之情,当然旁边的宫女太监已经退下,在蒋后面前朱厚也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情。 蒋后当然连忙安抚起来,劝说朱厚不要生气,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毕竟后宫不许干预政事的规定她也明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蒋后也没有解决办法,不过看到朱厚对兴献帝如此仁孝,她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母后在清宁宫可住得舒适,如果不顺心的话,朕再为您另择住处。”经过蒋后地安抚,朱厚怒气也慢慢消去,不再说起政事,而是关切的询问蒋后生活方面的事情来,而且前些天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朱厚心有余悸。 “儿你不要担心,只是虚惊一场,清宁宫安然无恙,我在这里住得很好,就不用劳师动众了。”蒋后笑道,不愿意朱厚为了自己的事情,而在宫里闹出大动静来。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没有必要再弄出动静来了。 “既然母后这样说,那就算了,不过外面地内侍宫女却要全部更换,若不是他们粗心大意,也不至于差点在宫里闹出祸端来。”朱厚有些庆幸起来,还好救援及时,迅速将危险解除,不然清宁宫可能保不住,恐怕连蒋后也置身于险境之中。 “张信这次又立功了。皇上打算怎么奖赏他啊。”蒋后轻轻笑道:“这个张信总是比别人想得远一些,什么事情都考虑得那么周详,真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长的。” “说地也是,如果不是张侍读提醒朕要注意防止走水,而且执意增加火巡风的人数,连扑火工具都给宫里准备好。清宁宫还真有可能化成瓦砾。”朱厚吁气说道:“差点让母后遭受险难,朕心中不安之极。” “还好只是烧了几件旧衣裳,清宁宫一切安然无事,以后注意即可,你不必紧张。”蒋后笑道,心里也感到幸运之极。 “朕早就应该听从张侍读之言。在宫中禁止燃放烟火。”朱厚懊悔说道,如果不是宫里内侍将烟火带回房中收藏,然后莫明其妙的起火,也不会发生这场虚惊之变。 “若是朝廷之中地官员们,都像张信那样为儿设身处地地着想,儿你也不会为政事烦恼了。”蒋后轻声说道,可是在朝廷百官看来,像张信这样只关心皇帝起居生活,却对朝政漠不关心之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弄臣。 “可惜张侍读地资历较浅,朕有心提拔却受人阻挠。”朱厚无奈说道,其实皇帝也不是可以随意给人升官的,如果没有经过吏部的签署批文,不管皇帝许诺地官位都多么大,却是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官员肯定不服气承认的。 要知道人家在朝廷含辛茹苦打拼数十年,还不如你一朝平步青云,易地而处,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服气。像袁宗皋这样还算情理之中。可量张信实在是太年轻了,要是贸然占据高位。绝对没有人能坦然面对。 “皇上,工部主事张信在乾清门外求见。”这时一位太监经过请示之后,匆匆忙忙进宫内禀报说道。 “正事要紧,皇上快些回去吧。”看到朱厚脸上的犹豫,蒋后微笑说道,在这个时候张信放宫求见,肯定有什么事情,自己怎么能耽搁儿处理政事。 “那朕明日再来向母后请安。”朱厚点头说道,然后在众多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摆驾返回乾清宫。 “参见皇上。”乾清宫暖阁之内,张信规矩的参拜行礼,然后在朱厚的示意下站了起来,脸上露出迟疑之色,虽然是身不由已,但怎么向朱厚开口也是个问题,语气当然要委婉一些,免得又激动朱厚地脾气来。 “黄锦,赐座,顺便让他们下去。”朱厚吩咐说道,除非正式场合,朱厚不希望有人听到自己和张信的谈话。 “谢皇上恩典。”张信很自然的坐下。 “你今日进宫该不会又受谁人之托,前来劝进吧。”朱厚微笑问道,费宏虽然忠心为国,可是却小睢自己的胸襟,唐太宗能容忍魏征,自己就能容杨廷和,当然,只要他以后听从自己的意见,不要那么过份才行。 “费学士也是一片好心,皇上可不能怪罪啊。”张信轻轻笑道,将费宏的话省略地告诉朱厚之后,正如自己料想的一样,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皇帝和大臣们肯定不相信的,只当费宏是在危言耸听而已。 “朕当然明白,你转告费学士,他的担心绝对不会实现的。”朱厚自信说道,虽然看杨廷和不顺眼,可是朱厚十分清楚明白,杨廷和对大明朝廷的忠诚不容置疑,绝对不会相信一些小人的诋毁。 “臣一定会和费学士说的。”张信点头说道。 “既然不是劝进的,那你所为何事啊?”朱厚轻轻笑道。 还没有等张信开口,一位太监跌跌撞撞地奔进暖阁,伏跪在地上气喘吁吁道:“启禀皇上,边防传来急讯,甘肃兵变。” “兵变?”朱厚猛然站起,失声惊呼道。 “怎么回事,说的详细点。”张信也惊起追问起来,兵变的事情可不是随便拿来吓唬人的,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 缓气之后,太监嗑嗑巴巴的述说起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甘肃总兵官李隆因与巡抚右副都御史许铭不和,乘支月粮的时候,唆使部下要求增加军饷,许铭当然不会答应,李隆索性带上亲卫人马冲进官署,将许铭杀死,并焚其尸体,五卫军人心惶惶因此大乱起来。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