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七十六章 余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余姚 (第2/3页)

张信也没有回应,只是点头表示自己清楚了,其实张信也隐约明白为什么王杰会一无所获。锦衣卫找上门来,哪怕是知道怎么回事,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答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锦衣卫打交道地,遇到锦衣卫都唯恐避之不及,怎么可能想扯上关系呢。

    余姚,位于浙江东部地区。与上虞县相邻,张信一行人只花了几个时辰就达到余姚县的县城中,在县城之中也得到余姚县城官员乡绅们地热情接待,虽然还不知道张信此行地目的,可是谁也不敢轻易开口询问。反正从浙江省府传下来地消息,证实张信是朝廷的使臣,而且还有皇差在身,确认这些就行了,其他不用理会,而因为赶路劳累不堪,张信等人也没有急于办正事,而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起余姚官绅的接待来。

    “刘知县,你可知道我为何而来?”待接风宴罢,到驿站客厅之后。张信问道。

    “下官不知。听说大人身负皇命,似乎要经过余姚。”刘知县猜测说道。其实张信一行人前进的方向早就落入有心人眼中,经过研究讨论后,大家都猜测他的目的地应该是宁波,可能是想从市舶司那里采购一些海外奇珍为皇上大婚增添光彩吧。

    “身负皇命是没错,而且目的地正是余姚。”张信微笑说道,待明天将这件事情处理完毕,终于可以返回杭州城,不用再继续奔波了。

    “不知道皇上有何旨意,还请大人明示。”刘知县心中一惊,连忙拱手说道“事情与你无关。”张信微笑说道:“刘知县,向你打听个人。”

    “大人请说,只要下官知道地,肯定直言以告。”刘知县惊疑说道,心中不停的盘算起来,不知道张信要打听谁,不过隐隐约约之中,刘知县心里也想到一个人来。

    “丁忧在家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张信说道:“刘知县可知道?”

    “大名鼎鼎的阳明先生,下官怎么可能不知。”见事情真的与自己没有关系,刘知县心里稍安,微笑说道。

    “那就麻烦刘知县先告知王大人一声,明日我前去宣读皇上圣旨。”张信说道,当众宣旨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不说是到地方了,直接跑到人家门口,让接旨人跪下听旨就可,还要提前打个招呼,让人家有个准备,好让他淋浴更衣摆香案之类的。

    “下官马上就去。”刘知县拱手说道,告退匆匆离去,不是他心里不好奇,只是谁都明白,皇帝地圣旨不是谁都可以过问的,他自然不会刻意打听。

    “大人,你这次来找的是王大人,那个刘知县却说是什么阳明先生,他没有弄错人吧”马七小心翼翼说道,显然是没有听说过王守仁的名声,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身为市井之徒的马七,怎么可能有心思打听上层人物地事情。

    “马七,这路上辛苦你了。”张信没有回答,掏出一把碎银放在桌上,微微笑道,说完之后带着绿绮回房休息了。

    “陆兄弟,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干脆利落的将碎银收好,马七似乎明白些什么,有些惴惴的问道。

    “还不明白,大人的意思是你可以走了。”王杰冷冷说道,到地方了,而且也知道怎么回去,还要向导做什么。

    “那小人就告辞了。”马七紧缩脑袋。先是后退几步,然后一溜烟的跑出驿站,跑到一个拐角处之后,摸着腰间的钱袋,露出幸福的笑容,这些赏银够自己花销数月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情理会王守仁或者王阳明啊。

    余姚城龙泉山北麓瑞云楼中,一身素衣的王守仁正在和几个学生讲解良知之道。

    “先生,大喜。”一个作儒生打扮地人匆匆忙忙奔了进来说道。

    “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良知是心之本体,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地本然,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王守仁没有理会来人地打断,继续为学生们解说自己致诚之道来。

    来人见状,自知失仪,立即屏气凝神侍立在一旁,安静聆听起来,不久之后,王守仁停下讲学。让学生们认真体会,然后认真回复学生们的疑问。

    “叔贤,刚才为何事这般慌乱。”待学生们再没有困惑后,王守仁这才淡淡问道。

    “先生,刚才刘县令来报。朝廷使节到来余姚,让先生准备恭迎皇上圣旨。”方献夫,字叔贤,是王守仁座下门生,平时为王守仁处理一些迎来送往之事。

    “皇上圣旨?”王守仁也有几分疑惑之色,自从自己回乡省亲守丧之后,虽然自己上过几道疏折为手下请功,可是朝廷一直不闻不问地,怎么突然之间派来使节。

    “是地先生,可能是皇上准备起复先生了。”方献夫喜道。真心为王守仁而高兴。

    “叔贤。先生正在守孝,皇上怎么可能下旨夺情。”在旁聆听的一位学生说道。

    “子实言之有理。”王守仁点头赞许说道。

    “大人。听说皇上给您下圣旨了。”这时曹岳兴冲冲的闯了进来说道,自从跟随王守仁回乡省亲之后,见到朝廷没有动静,他都替王守仁感到着急,现在终于有点消息了,他自然兴奋非常。\\\\\\

    “先生平乱有功,朝廷自然不会忘记地。”方献夫微笑说道:“可能圣旨之中也有曹游击的封赏。”

    “曹某也不在乎朝廷的封赏,只是希望朝廷记得阵亡的兄弟们。”曹岳咧嘴笑道。

    “曹岳你放心,我已经上疏为你们请功,想必这次朝廷使节就是带来你们升迁晋级的旨意吧。”王守仁轻微笑道。

    “兄弟们盼着这天已经好久了。”曹岳大笑说道。

    翌日,在余姚刘知县的陪同下,张信带着百多名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前往瑞云楼,当地的官绅百姓也已经得到消息,纷纷跟随前后。

    “大人,这个王守仁在余姚似乎很有威望啊。”看到这盛大的场面,王杰轻声说道。

    “怎么说王守仁也是南京兵部尚书,在家乡一呼百应也是正常的。”张信不在意地说道,虽然知道王守仁的名声有多么的响亮,对后世影响有多么大,不过张信也没有因此而崇拜王守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