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不是软柿子〈最后时刻,拜求月票!〉 (第2/3页)
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刘希夷竟然是柳随风的外孙听到这个消息的唐成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莫非柳随风地诗才是遗传的缘故 虽然不是同一科,但两人毕竟都在郧溪县学呆过,唐成正准备过去跟柳随风打个招呼时,恰逢文会开始的时间已到,五七个原在沙洲上忙碌的童子撑着小舟前来引客。 在刘景文的别业中。柳随风也算得半个主人,此时正领着几个年纪老大地名士登舟,实也没有闲话的功夫,唐成见状也就没再往上凑,手搀着严老夫子上了停在面前的那尾小舟。 今前来参加文会的士人直有三四十个之多,沙洲中的菊花台内根本坐不下,那刘景文也是有巧思的人,索不设桌椅,便在台侧沙洲上的菊花丛中遍置厚厚的毡毯,让来客自寻着安置。侧菊花正放,冷香袭人。诸客们于花丛之中随意席地而坐,虽然不是处竹林,却让唐成油然想到了六朝时嵇康等人的竹林之会。 扶着严老夫子在厚厚的毡毯上坐下后,唐成忍不住出口赞了一句,“刘景文好心思”。 “这不是他地手笔”,严老夫子头点了点沙洲另一侧的柳随风。“今天这沙洲中地布置都是柳随风安排下的”。 “是他”,转念想想,唐成也不觉得奇怪了,柳随风傲是傲,但他傲的前提是中确实有些真东西 闲话不过三两句,便听菊花台上一阵儿流水般的琵琶之声响起,恰在此时。小湖上两尾小舟带着圈圈涟漪分两个不同的方向浮水而来,听严老夫子介绍,其中一尾小舟上的那个华服五旬老者便是今地主宾马别驾。 自打到金州县衙开始,唐成对于马别驾已是闻名已久,但直到今天才是第一次见着真人。 年近六旬的马别驾虽有些福,却胖的并不厉害。正与他久居高位养出的气度相得益彰。这厮老是老了,但因长相着实不差。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竟在他上沉淀出一种独特的味道,总之,尽管唐成对马别驾半点好感也没有,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老货从卖相到气度都不错,非常符合他在后世时想象中的唐代文人形象。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地,唐代科举除了礼部试之外,还需经过吏部关试之后才能授官,吏部关试有、言、书、判四个内容,其中第一条“”所考察的就是应试者的容貌气度,吏部考虑的是官员们毕竟代表着朝廷的形象。 对于“”的标准有很多,简而言之就是如果容貌不好,根本就没机会通过科举地途径在唐朝做官。因有这么个标准卡着,所以有唐一朝但凡是那些经科举之路放出来做官地读书人就没有一个丑的,为明经及第地马别驾自然也不例外。 正在唐成仔细打量马别驾时,便听另一尾小舟上有一清绮的女声随着菊花台上的琵琶伴奏婉媚而歌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这是本朝太宗皇帝御笔亲制的菊花诗,倒正好作为本次文会之开篇,嗯,柳随风选的好”,严老夫子为人方正,甚或是有些古板,虽然生于风气极为开放的唐朝,但他老夫子毕生不入勾栏一步,此刻自然也不会去夸赞那歌女的技艺。倒是其他那些与会之人不吝美词,俟一曲完毕之后,纷纷出言赞叹那jì)家歌艺了得。 唐成对严老夫子及周遭人的赞叹都没怎么在意,此时他的眼神儿更多的着落在正踏舟上岸的歌女上,真是怪的很今天也不知是什么子,怎么就老碰见一些本不可能碰见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关”。 却原来,刘景文特特从杭州请来巴结马别驾的这位歌女,赫然就是那位“后庭花开也使得”,并在二十四桥明月夜向唐成素花邀诗的关关 看来刘景文真是熟知马别驾的好。不远千里从扬州请来的关关果然让马别驾大感兴趣,他还站在舟上时,眼神儿便一直在关关窈窕的曲线上逡巡,此时两尾小舟同时到达,老马更主动伸出手去搀扶关关舍舟登6。 人老心不老。老牛还想吃嫩草来而不往非礼也,老货既然喜欢用钝刀子,今个儿老子也得想法子还回去一刀才成,郁闷了这些天地唐成心下想到这里时,本是趺坐的他刻意起了子。 沙洲本就不大,关关又是从唐成前的小径上路过,他这么刻意直子,关关自然就注意到了他。 乍一见到唐成,关关先是有些不敢相信,既而眼神儿中就爆出一片灿然的欢喜。 眼见关关失态。动步之间就想过来,唐成忙做了一个噤声的姿势。随后双手虚空压了压,示意她静定下来。 关关显然明白了他地意思,抿唇一笑之间更添几分美态。 马别驾的眼神儿更多的着落在关关如拂风摆柳般的腰肢上,等他看过来时,唐成的手势早已做完。 “怎么了”,马别驾疑惑问道。 “没什么。秋高气爽,今天的天气真是好”,关关再次自真心的笑容让马别驾精神一震,“刘先生没说谎呢,金州果然是个好地方”,说着这句话时,走到唐成前的关关特意略停了脚步。随后带起一缕香风直上菊花台而去。 “为一州佐2之主官,却对一介歌女如此着意,马别驾实是有失官风”,严老夫子显然看不惯老马对关关太过上心的举动,听见老师这话,唐成自然是笑着点头称是。 有姚东琦那个梁子在前面架着。唐成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