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 (第2/2页)
呼蜀侯,如果不弃,称思远即可。蜀侯太过生分!” “好好,是我的错,思远贤弟也是性情中人,以后你我私下兄弟相称!”曹丕笑着说道,只是不知此番言语是否真心。 曹丕顿了下,继续说道:“此次前来,一方面是为了观看益州军备情况,秦军大军攻克益州,父亲也十分在意,所以特意吩咐,借恭贺之际,查看秦军兵马。”这是所有使者都暗自在做的事,所以曹丕也不怕秦成不满,直接坦诚道出。 “哈哈,子恒兄果真实诚之人!不知另外一方面是何事?”秦成笑吟吟的看着曹丕。他知道还有重点没有说出。 “丕出门之时,为父曾说过,秦思远乃人中之龙,令我虚心求教。另外,为父有一句话托我代为转告蜀侯--如蜀侯放弃汉中战略,许昌将全力支持蜀侯兴兵复仇!”曹丕收起笑容,十分郑重的说道。 原来曹cao是怕自己抢先攻击汉中。秦成已经明白了曹丕的来意。曹cao所谓的兴兵复仇无非指得是年中刘备夺取长沙四郡之事。 秦成思索了一下,淡淡的说道:“难得曹丞相如此抬爱,但是我可以实言告诉子恒兄。汉中,秦军早有谋划。曹丞相如果要取,秦军断不敢阻拦,但是也希望曹军不要阻拦秦军北上。汉中之事,曹秦双方,各凭本领,请兄长代我转达。相信丞相一定能理解秦成的决定。” 曹cao为人虽然狡诈,但是在这些大事上,还是十分有原则的。秦成相信,曹cao定然会与秦军做一次公平的竞争。但是,秦成此时比曹军更多了一份地利。梓潼距离汉中十分近,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秦成没有西凉马超的羁绊,攻取汉中更为简单。这也是秦成敢于坦言的一个本钱。
看到秦成一口拒绝,曹丕还想再说一些话语挽回,嘴巴张了张,又沉默了下来。 汉中是长安、成都、西凉三处的中心地段,无论谁拿下了汉中,都有了天然的优势。秦成不愿放弃也在曹丕的意料之中。 “思远,倘若汉中被秦军攻克,不知如何对待西凉?”曹丕又问道。 “这个问题是令尊的问题还是子恒兄自己的想法?”秦成笑着问曹丕。 “这是愚兄自己的想法,不知思远可否告知一二。”曹丕讪讪一笑。 “这个嘛!劳烦子恒兄转告令尊,秦成当下目标仅在汉中。如果汉中攻克,秦成十分渴望与丞相携手,饮马河西!”秦成郑重的看着曹丕。 听完秦成的话,曹丕眼角流露出一丝喜色。天水、西凉之地在黄河以西,长安在黄河以东。所以河西一般都指的是西凉之地。秦成如此说,就证明一点,他不愿意与马超、韩遂携手。这对于曹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没有了秦军的威胁,曹cao就可以集中全力的消灭西凉军了。 “多谢思远实情相告!曹丕感激不尽!”曹丕对秦成的好感又升华了许多。 公事谈罢,两人有在书画方面畅聊许久。秦成本身是国画专业,又有后世充足的经验,所以对书画方面,就目前来说,绝对是大师级别的。面对书画,秦成侃侃而谈,花鸟虫鱼无一不是精通,说的曹丕目瞪口呆。 “书画一体,书有点睛之处,画亦有点睛之笔,画者其所欲也,心师造化二演万物,所谓万境由心造。由心造,有一个物质的转化过程。自古以来,中国画重临池、重游历、重学养、重继承。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画外功的重要不言而喻。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秦成一边说,一边在白纸上书画起来,简答几笔就勾勒出一副山河地图。 “又如书法,在用笔和用墨方面,与画功有异曲同工之效。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所以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 秦成的一番高论完全是后世对于书画几千年研究的结果,在三国时期,绝对是惊世核俗,一席话直接将曹丕打蒙在客房,直到秦成离去许久,曹丕还没有反应过来。 秦思远,果然文武双全,父亲的说法一点不错。曹丕仔细回忆这秦成对于书画的理解,慢慢的书写于纸上,留作以后学习揣摩之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