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业_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国称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国称王 (第2/2页)

已经无颜面对汉室先皇!”

    一席话说完,荀彧颤巍巍的朝外走去。

    司马懿慢慢靠近贾诩,低声问道:“贾大夫,荀大人他此番,恐怕”

    贾诩回过头,朝司马懿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两人一前一后,也走出了曹府院内。

    一日后,荀府传出噩耗。光禄大夫荀彧在府内悬梁自尽,享年五十岁!

    听闻消息,曹cao亲自到荀府,痛哭吊念。贾诩也长叹许久,就在曹cao发怒的时候,贾诩就已经看到了结局,荀彧忠于汉室,如果曹cao想要进阶王位,那么荀彧就必死。就算说让他告老还乡,以曹cao的猜忌之心,也一定会留下后手处置与他。睿智的荀彧早就想通了一切,他用自尽的方法,表达了对汉室的忠心,以及对这个混乱的朝代的不满。

    这样一个旷世之才,就这么离世,让许多相识之人暗叹不已。

    然而,荀彧自尽,仅仅是一个开端,随后,一股暗潮在朝堂之上不断涌起。

    贾诩与司马懿暗中推波助澜,群臣对曹cao的用意也心领神会,于是文官以陈群、桓阶为首,武将以夏侯惇为首,纷纷谏言汉帝,申述曹cao功绩,要求进阶王爵!

    荀彧已经被曹cao威逼致死,诸臣之中再也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汉帝左右没有办法,只得在颤颤巍巍中,起草诏书。

    建安二十一年夏,在群臣的逼迫下,汉帝无奈下诏,以魏公曹cao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献帝令陈群草诏,将邺城分封为曹cao的王土,邺城原属于魏郡,所以册立曹cao为魏王。

    陈群不负所托,几日之内,编撰好一封诏书。

    夏日,日光照耀,汉帝居于天坛之上,向天诏曰:

    自古帝王,虽号称相变,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勋,建立功德,光启氏姓,延于子孙,庶姓之与亲,岂有殊焉。昔我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尽封山川以立籓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万嗣。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群凶纵毒,自西徂东,辛苦卑约。当此之际,唯恐溺入于难,以羞先帝之圣德。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保宗庙,华夏遗民,含气之伦,莫不蒙焉。君勤过稷、禹,忠侔伊、周,而掩之以谦让,守之以弥恭,是以往者初开魏国,锡君土宇,惧君之违命,虑君之固辞,故且怀志屈意,封君为上公,欲以钦顺高义,须俟勋绩。韩遂、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首,屠其窟栖。暨至西征,阳平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凶丑,荡定西陲,悬旌万里,声教远振,宁我区夏。盖唐、虞之盛,三后树功,文、武之兴,旦、奭作辅,二祖成业,英豪佐命。夫以圣哲之君,事为己任,犹锡土班瑞以报功臣,岂有如朕寡德,仗君以济,而赏典不丰,将何以答神祇慰万方哉?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君其正王位,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其上魏公玺绶符册。敬服朕命,简恤尔众,克绥庶绩,以扬我祖宗之休命。

    诏书极为臃长,汉帝读完之后,已经大汗淋漓,他沮丧着脸,在贴身侍卫的扶持下慢慢走下祭坛。

    曹cao此时意气风发,苍老的脸上似乎再次出现了青春的色彩,他假意上书,进行三辞,都被汉帝驳回。这就是后世记载的所谓的诏三报而不许。虚让三次之后,曹cao接诏拜命,受魏王之爵,加九锡。

    其后,汉帝命曹cao之女为公主,食汤沐邑。

    自此,曹cao已经可以出入皆用天子旌旗,与汉帝无二,曹cao称魏王后,又将中郎将曹丕立为魏太子。而曹军,正式更名为魏军。

    曹cao称王,掀起了汉末势力的第一次大动乱。

    秦成与孙权借机而动。同年秋,秦成在襄阳誓师,陈兵十万,以“除jianian邪,清君侧”为名,自立为王,号称秦王。

    在秦王之下,分封五虎上将:黄忠为前将军、魏延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右将军,高顺为翊军将军。其余诸多将领,各自官升一级。

    而孙权也附和秦成,随之在建业城内列兵示威,自立为“吴王”。

    这一年,也正式掀开了汉末三王争霸的开端!

    宅男深夜福利,你懂的!!!在线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