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业_第二百五十六章 犹豫的曹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犹豫的曹休 (第1/2页)

    第256章犹豫的曹休

    秋日的天气,似乎有些过分的干燥。

    在鲁郡附近,一支魏军正在休息之中,他们已经追击了吴军十几天,开始有些疲惫。

    鲁郡是青州与徐州中间的一个小郡,再往前几十里地,就到了徐州境内。此时,曹彰与曹休两人正站在一个树荫之处,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些争吵之声,远处的几匹战马正在惬意的啃食着野草,对于人类的世界,它们漠不关心。

    “子文兄,这样的消息,我前段时间已经得知了,但是,真的下不去手!”曹休看着曹彰,有些心虚的说道。他口中的子文,正是曹彰的表字。

    曹彰不满的看了一眼曹休,冷冷一笑:“文烈,你也是久战之将,岂不知军令如山!魏王既然早就给你发过书信,为何不执行?非得魏王再次督促与我才可以吗?”

    曹彰是曹cao的亲生儿子,与曹休的养子身份不同,所以面对曹彰的质问,曹休不敢反驳。

    见曹休低头不语,曹彰再次说道:“三日!我给你三日时间,如果不能取司马懿人头,你就拿着自己的人头去见魏王吧!”

    一语说罢,曹彰大步离去。

    原来两人竟是因为司马懿的问题在争执。

    曹休表情复杂的看着曹彰离去的身影。他将手伸入怀中,摸出一封早就被汗水浸透的信件,再次翻看起来。

    这是一个月之前曹cao从许昌发来的信件,在信中,曹cao要求他寻找机会,除掉司马懿。

    初次看到信件,曹休吓了一跳。他仔细的看了半天,将笔迹与印信都核实了一遍,确认不是敌军伪造的之后,才静下心来思索如何行动。

    曹休知道,魏王曹cao是将寿春之失和张辽之死,全部算到了司马懿身上。可是,自己与司马懿长期交往,虽然司马懿为人有些野心,但是也罪不至死。更何况,本次的吴军大肆进攻,席卷中原之事,与司马懿确实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一切都是偶然而已。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理由,就杀了司马懿,自己于心不忍。

    再加上后来司马懿巧使妙计,将甘宁大军尽数吸引至邺城附近,最终转败为胜,现在正一路高歌,追杀甘宁的败军,司马懿正在将功补过,曹休本来以为击溃了甘宁军团,收复了失地,魏王就会原谅司马懿,谁料现在竟然又书信给曹彰,让其督促自己,斩杀司马懿。

    是杀是放?

    曹休还是犹豫不决。

    想了半晌,曹休最终决定,去见一见司马懿。

    司马懿的行帐,在于中军,四周有几名士兵守卫。

    见曹休前来,士兵急忙行礼。

    曹休自己拉开营帐的布帘,慢慢的走了进去。

    营帐之内十分简谱,一处草席,一个方桌,司马懿正端坐在方桌之前,慢慢的读着一些书卷。见曹休前来,他急忙起身:“参见将军!”

    “军师!这段时间,辛苦军师了!”曹休有些挣扎,他右手放在腰间的剑柄之上,来回摩挲着。

    司马懿看着曹休的面孔,再顺势扫了一眼他的身躯,在曹休的右手上略微停留一会,才慢慢开口:“将军此番前来,为公为私?”

    “何为公?何为私?”曹休听司马懿这么说,有些意外。

    “公者,你为将军,我为军师,你我单谈征战之事,私着,你为朋我为友,你我生死携手,可以相互推心置腹而已!”司马懿略微一笑。

    “生死携手吗?”曹休猛地一听,有些发呆。他瞬间联想到两人一起征战的岁月。当初张辽新亡、寿春失守,曹休惶惶然,正是司马懿运筹帷幄,制定撤退路线,寻找反攻的契机,才最终将甘宁一步步引入邺城,不经意间,已经相伴近一年,战火中产生的情谊,往往是最为珍贵的。

    “将军此番,可是要取我性命!”司马懿见曹休发呆,猛地大喊一声。

    听到司马懿的喊声,曹休放在剑柄上的右手微微颤抖了一下,慢慢滑落到一旁。他面色复杂的看着司马懿,犹豫许久,然后从怀中摸出信件,递给了他:“仲达,这是魏王的手信,我知道你无反心,但是魏王明令如此,现在又有曹彰将军督查,杀你,我于心不忍,不杀,王命难违!我当真为难啊!”

    司马懿有些惊讶于曹休的表现,他迟疑的从曹休手中接过信件,慢慢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抬起头看着曹休:“曹将军,我对魏王之心,日月可鉴,奈何魏王要取我性命?”

    曹休摇了摇头,无奈的站立在司马懿身旁。

    “也罢也罢!既然魏王执意如此,你杀了我便是!”司马懿放下手中的书信,整了整衣衫,端坐在曹休面前,闭上了眼睛。

    “呛”的一声,一把利刃顿时出鞘。营帐之内空气瞬间寒冷几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