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飞机工业的起步【二更】 (第3/3页)
只是为了逗他的女儿一笑,因为他的老婆嫌弃阿德尔穷把他甩了,女儿闷闷不乐,阿德尔于是就整出来水蜻蜓给逗她一笑。
阿德尔也是随同王辰浩的欧美人才大扫dàng而带着女儿来到〖中〗国天津的,一开始他北洋科技籍籍无名,虽然有着好的待遇,但是北洋科技的院长徐建寅已经被几个科技界的大佬们和泰山北斗们围得团团转,根本没时间关注阿德尔这个小角sè。 阿德尔被分在了汽油动机研实验室,帮助潜艇和汽车所需动机进行升级改造。 但是阿德尔并没有放弃对飞机的研制,他下班后在自己的公寓里开始设计集进水蜻蜓。得益于北洋科技在汽油动机上面的成就,阿德尔在1897年8月提升了水蜻蜓的xìng能,飞机可以飞高一米,飞行一米。 一天,阿德尔不在家。他的女儿凯瑟琳在北洋中学因为中文不及格被老师训了一顿,闷闷不乐的小凯瑟琳回家后从机库内把飞机弄了出来,结果不知为何,那天飞机爬高了十多米,一下子飞出去好几米,直接坠落在了北洋科技作战实验室大楼外的草坪上。索xìng飞机速不快,也不算太高,最后是因为油料耗尽而滑翔降落,小凯瑟琳并未受伤,只是下了够呛。 正巧的是,当天王辰浩便在作战实验室视察,徐建寅于是将情况报告给了王辰浩。 王辰浩得知后,顿时大喜,没想到北洋科技竟然有这种人才存在。 于是王辰浩当即参观了那架摔的快要散架了的飞机,徐建寅见王辰浩大感兴趣,当即叫来阿德尔解释。 王辰浩在听完阿德尔的讲解后,虽然撇撇嘴有些失望,本不想立项研究飞机,打算吃现成的,但是想来想去,王辰浩还是觉得现在自己研培养飞机设计人员,总比再等五六年后美国的飞机上天时再开始研飞机要好得多。 况且此时的飞机制造成本非常低,研经费也用不多少,王辰浩反正有的是钱,于是命徐建寅单独开辟飞机项目研实验室,交给阿德尔研究飞机,经费暂时划…归作战实验室来调。 王辰浩点头同意。又给阿德尔上了一课,指出未来飞机将成为天空的主流和战争的主宰,鼓励阿德尔放开手脚进行研飞机项目。一切经费优先供应,而且要计么设备给买什么设备。对于一个狂热的科学明家来说,这就是赤luǒluǒ的yòuhuò!致命的yòuhuò!无法拒绝的yòuhuò! 于是乎,阿德尔便开始了飞机项目的研。之前阿德尔研的飞机得不到其他技术部门的支持,只能靠他自己鼓捣。如今有了单独的实验室和实现项目资金,在王辰浩的重视下,徐建寅给了阿德尔调配其他研究部门技术成果和设备的支持权利。这样,阿德尔的飞机研速展神速。 先,飞机骨架不再粗糙,有专门工匠按照阿德尔的设计图纸进行组装,使得飞机的结构xìng完善,不容易再散架了,同时也得到了优化,剔除了多余结构减轻了飞机重量。 其次,阿德尔从动力实验室,将最新型号的凵K口型高xìng能汽油动机安装到他的新式飞机上。 第三,飞机的螺旋桨、飞机机翼和尾巴由专门的气流研究学专家们进行设计,制造出符合气动布局的飞机螺旋桨。而传动实验室提供给阿德尔动机和螺旋桨之间的传动力技术,令动机的输出功率更多的转移给螺旋桨。 第四,阿德尔从福特的汽车实验室获得了相关的汽车驾驶cao纵设备和相关动力档位控制技术,并根据汽车驾驶原理来改变飞机的cao控xìng能。 得到这些技术支持后,阿德尔的飞机xìng能自然得到巨大的提升。 公元1897年10月3日,在飞机试验场的跑道上,阿德尔驾驶他的飞机飞了起来。这次飞行取得了成功,飞行高52米,飞行距离520米,滞空时间142秒。不过,降落时因为飞机固定翼滑槽式结构不合理,导致下方的起落架损毁。 王辰浩亲自观看了试飞,总体来说还是令他满意的。 随后,阿德尔找人专门改进了起落架结构,用轮子代替滑槽,轮子上安装了火炮制退机的弹簧系统,结构在三天后的试飞得以平稳降落,宣告飞机正式试飞成功。 这架飞机被阿德尔以他的女儿的名字来命名,叫凯瑟琳1号。 凯瑟琳一号这架飞机的翼展为14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两副两叶推进螺旋桨由链条传动,着陆装置为轮式,装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为9.8率瓦的四缸汽油动机。 王辰浩表扬了阿德尔,并给予他一万龙币的奖励。同时对阿德尔提出新的的要求,除了改进陆上飞机之外,王辰浩要求阿德尔尽快研制出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很简单,就是将固定起落架的轮子换成浮筒,因为飞机的重量非常轻,阿德尔很快就设计出了双浮筒式水上飞机。 由于在水上飞行比之陆上飞行要安全的多,阿德尔于是主动提升了动机功率,增加了载油量。 一个月后,阿德尔在渤海湾海面上进行水上飞机试飞,一举成功。 飞机飞行高达到了100米,飞行距离1030米,速达到5.2米每秒。不过由于动机的排气筒没有设计好,飞机降落后海水倒灌了进去导致动机熄火。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只需要进行改进一下即可。 在王辰浩看来,飞机的总体展方向是对的。以后就是提高动机功率,载油量,改进飞机气动式布局,解决飞机cao作等问题就可以了。 王辰浩相信以北洋科技的实力,只需要大力投资研力量,将来称霸空中不是问题。!。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