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_第378章 一战爆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8章 一战爆发 (第3/3页)

来自两线的两个强国攻击,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因此德国希望寄托于意大利可以帮忙。可惜,意大利借口法国宣布中立,也宣布了中立,不加入这场战争,这让德国非常的恼火。

    然而,德国不能在这个时候开罪意大利,只好继续容忍意大利的中立。

    两线作战,德国打不起。因此,早在1905的时候,德国便制定了施里芬计划。根据施里芬计划,德国目标宗旨很明确,就是在短时间内解决西线问题,利用优势兵力及大范围的穿『插』包围,尽快消灭法国,以达到战略目的。

    然而,当小『毛』奇担任德国总参谋长后,对施里芬计划提出了质疑。施里芬计划需要绕过法国的坚固防御要塞,借道比利时反方向进攻法国,这需要非常快速的突击力量,以及长距离的补给能力。这对目前的德国能力来说,是做不到的。

    如果法国采取坚壁清野,步步为营的防御战术的话,阻滞德军的进攻速度和时间,拉长德军补给线便会让德国陷入险境。因为,那样将会给俄国赢得宝贵的战争动员时间,出兵攻击东普鲁士,威胁首都柏林的安全。

    因此,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计划,将突击兵力缩减,调往东线对付俄国的威胁。施里芬计划是个极大的冒险计划,成则消灭法国,败则德国灭亡。德皇威廉二世也正是因为施里芬的坚持,而改换成了小『毛』奇任总参谋长。

    小『毛』奇的计划是东西两线坚固,略微倾向西线,准备西线打败法国之后,再回师东线迎战俄国。德国很指望奥匈帝国的,希望奥匈帝国能够跟德国东线军队一起顶住俄**队。因为按照兵力来说,德国东线兵力加上奥匈帝国的兵力足够顶住俄**队了。因此,德国东线的策略是先防御再反攻。

    德国制定军事计划的同时,法国没有闲着。法**方认为陆战打不过德国,因此法国的想法是利用坚固的要塞堡垒,拖住德**队,让庞大的俄国陆军攻击德国,迫使德国抽调更多的兵力去跟俄国火拼,最后法国再趁机反攻德国。

    长时间以来,法国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扩建准备,其中包括贝尔福、埃皮纳尔、图尔、凡尔登等大型要塞,它们构成了防御阵地的主要支撑点。这一阵地可由数量众多的法军以各种方式驻守,给进攻带来很大困难。

    可以说,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策略都是非常到位的,各有针对『xìng』,都是非常可行的战术战略方案,然而战争期间,计划比不上变化快,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计划,还要靠实战效果,以及受其他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三天后,奥匈帝国完成了军事动员准备,并向塞尔维亚宣战。由于之前奥匈帝国就开始秘密进行军事总动员了,因此到1月12日宣战时,奥匈帝国动员兵力达到200万人。

    按照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在1911年制定的作战计划,奥匈帝**队将按照c、q、x三个计划进行。c计划中,奥匈帝国将履行同德**事义务,将对俄罗斯全面开战作战,奥匈帝国主力将全部集中于加利西亚一线,以深远迂回切断俄属bō兰,配合东线德军,集中三百万大军,破釜沉舟击败俄**队。这个计划是疯狂的,因此奥匈帝国将会抽空国内全部兵力,跟俄国一战定胜负。

    q计划是个折中计划,同样是配合德军东线攻击行动,迂回至俄属bō兰地区,调集100万军队跟德军一起对抗俄军。同时,调集80万军队攻击塞尔维亚,对塞黑仅保持一个弱小的巴尔干集团军群呈压迫状态。

    按照x计划预案,奥匈帝国仅仅对塞尔维亚作战,则使用巴尔干集团军群和皇家匈牙利步兵集团军群,以压倒『xìng』兵力优势攻击塞黑,皇家奥地利步兵集团军群对俄保持防御态势。

    可以说,奥匈帝国的作战计划如果跟德国配合的天衣无缝的话,那么协约国将会在三个月内被德奥联军打垮。然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自大,导致了这种必杀技没有发挥出来。

    在奥匈帝国动员的时候,德国虽然也在动员,但是没有发展成为全面『xìng』总动员。而俄国却是在进行全国总动员了。为此,德皇威廉二世给俄皇尼古拉二世发去了一封电报,要求俄国停止进行军事动员。表示德国不希望跟俄国开战,他们是亲戚,不应该反目成仇。

    尼古拉二世接到威廉二世的电报后,很是感动,顿时放弃了全国总动员。并回复威廉二世,表示不希望战争爆发。

    然而,威廉二世信以为真,依旧没有让德国全面动员。而尼古拉二世虽然下令停止动员,但是命令传下去的时候,俄国已经动员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效率,让尼古拉二世都不敢相信那是他的军队,于是在俄**方的怂恿下,尼古拉二世的战争念头再次燃烧了起来。

    在俄国秘密完成军事动员的情况下,德国确给了奥匈帝国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俄国不会干涉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可以放心的出兵了。

    于是,1月13日,奥匈帝国迫不及待的执行了x计划,全面对塞尔维亚发起了进攻。

    位于最前线的是奥匈帝国巴尔干集团军群,是个三流部队,二十二个师,属于地方城卫军,紧挨着塞尔维亚国境线界河上。

    由于塞尔维亚不过是300万人的小国,动员兵力不过40万,已经到了极限。为了守卫国家,塞尔维亚不惜炸毁了界河上唯一的桥梁,阻止敌人入侵。

    战斗一开始,奥匈帝国的巴尔干集团军在同样三流的指挥官,前bō黑军事总督bō梯雷克的指挥下,两次进攻塞尔维亚,被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军打得狼狈不堪。!。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