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王重阳 (第2/2页)
人名叫黄裳,隐居在黄龙观中,于是便去黄龙观寻那老者比划比划。 见了那黄裳,才知他已是八旬老者,洒家看他年老,不忍出手搏击,就只和他讨论了些内功心法,却未料到这老者武学修为远高于洒家。 他那黄龙观外有一鼎铜钟,我两人比试掌力,那黄裳跃起单掌击在铜钟之上,发出震慑山谷的巨音,洒家差点被他震去了魂魄,只得败下阵来。 洒家心想几十年苦练,却输在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手里,心里却觉得没趣,后来才知晓,这老者乃是个修真之人,早已经脱离了中州武林界,早年留下了一本秘籍叫做《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沈冲不禁失声大呼。 王世雄忙追问道:“难道沈兄也知道这本秘籍么?” 沈冲道:“小弟早年曾听父亲说起过一本武功绝学叫做《九阴真经》,但我和父亲都未曾见过,这《九阴真经》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家先祖的一本书叫做《梦溪笔谈》。” 王世雄惊道:“原来沈兄是梦溪先生的后人!” 沈冲道:“梦溪先生是我的曾祖父,元丰年间曾与黄裳同朝为官,参与王荆公变法,志同道合,很有些交情,后因变法失败,同被贬到镇江。 在我曾祖父梦溪先生和黄少傅的书信中可以得知,其时黄少傅博览古今典籍,与道家修行之术上颇有造诣,一心想完成一部融汇道家功法与民间绝技于一身的武功论著,名为《九阴真经》,只是苦于比武和寻仇者太多,不能静心著书,便一直未能着手。 这些书信附在了《梦溪笔谈》之上,只是在后世的刻本中未曾出现。 后来曾祖父病重,黄老先生曾来探望,并赠予了曾祖父一本薄薄的图册,其名为《噬骨九阴图鉴》,曾祖父过世后,黄少傅于宣和年间隐居江湖,据说这后来的《九阴真经》便是其隐居时的心血之作。” 王世雄听完沈冲这番话,一直点头沉吟半晌,忽然问道:“现行于世的《梦溪笔谈》均未有梦溪先生的书信,可知梦溪先生不愿将这些书信公之于世,而只是记在了唯一的一本原书上,不知道这本手写的《梦溪笔谈》是否还在沈兄的家中?”
沈冲道:“这本带有书信的《梦溪笔谈》乃是传家之宝,自然保存完好,只是沈某年幼时只当这些是平凡书信,从未留心阅读过。” 王世雄大喜道:“沈兄这传家的《梦溪笔谈》真可谓是无价之宝了,其中的书信都是那王老先生所写,其中必定涉及了许多内功修炼的心法。” 沈冲点头道:“想必如此,只是这本书如今并未在我手上。” 王世雄虽然好奇,但也不好继续再问《梦溪笔谈》的所在,于是转而问道:“那黄老先生赠与梦溪先生的《噬骨九阴图鉴》应当是《九阴真经》的雏本,沈兄若是照着这上面的秘诀练习一番,必将成为绝世高手!未知这《噬骨九阴图鉴》可还留着?” 沈冲叹息道:“这《噬骨九阴图鉴》里面的内容谁也未曾看过,我曾祖父梦溪先生严厉禁止子孙们去看那本书,说那上面记载的东西太过凶险,不易研读。曾祖父过世后,那本《噬骨九阴图鉴》便一直封存了起来。” 王世雄听后不住摇头叹息,一脸遗憾之情,良久才缓缓说道:“稀世秘籍不能传世,可惜,可叹啊!” 两人只顾交谈,不觉间已是五更时分,月落霜浓,远处村落鸡鸣不已,犬吠隐隐,草席上酒冷羹残,皇甫燕云已自在那里打起了瞌睡。 沈冲与王世雄也是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终觉意兴阑珊,睡意袭来,两人虽萍水相逢,却也甚和脾气,于是并卧在柴草之上。 王世雄悄声道:“依洒家看,这位皇甫兄弟,性情耿直,壮怀激烈,将来在仕途之上会有一番作为,但与沈兄的淡泊醒豁不同。” 沈冲道:“这一点沈某比谁都清楚,我恰是欣赏皇甫兄弟的耿直激烈,他有志于当世,仕途之上必定有一番作为。” 王世雄道:“忠义倒也罢了,只是还得看清这世道,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今这世道不通达,在朝堂受人构陷,处江湖尚可自保,不是有志者报效国家的时候。洒家有一柄宝剑名叫‘青芒’这剑锋利无比,今日赠与沈兄留个纪念。” 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柄利刃递于沈冲,沈冲接剑细细端详,却见这把利刃约有一尺多长,通体闪着青光,必是稀世珍宝,心里十分珍爱。 王重阳道:“这把青芒乃是魏晋名士阮籍用过的防身匕首,受名士风骨熏陶,自然有一些灵气,在中州《器榜》之上榜上有名,可以算作一把名器。” “名器?”沈冲疑惑道。 王重阳一看沈冲的表情,便知道沈冲对于兵刃器物了解不深,于是解释道:“天下器物分为凡品和和法器两种,法器又有级别之分,按照由高到低可分为圣器、神器、仙器、和真器,法器都是修真界的物品,我们普通武者想都别想,然而凡器却是武者们常用的器物,凡器之中有一些名人用过的器物,因为受到名士风骨的熏陶,故而有些灵性,虽算不得法器,但是比一般的凡器却要名贵的多,比如青龙偃月刀、七宝刀、还有这把青芒,都属于名器。” 听得王重阳的介绍,沈冲恍然大悟,原来器物还有如此复杂的分级,青龙偃月刀和青芒,如此强悍的兵刃也只能算是凡器中的名器,那么法器该是如何恐怖的器物! 月过中天,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不觉间便沉沉睡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