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_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2/2页)

都知道,自家的主公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什么事都有商量,唯独这件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逮到谁就收拾谁,所以刘宇统治范围内,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没有官员敢作jianian犯科,玩忽职守,毕竟周围有太多的眼睛,明着的暗着的在那里盯着的呢,这些官员都相信,自己在屋里打个喷嚏,朝廷的情报人员都能知道,何况是别的事情,因此,在如今大汉这么多诸侯当中,刘宇集团的吏治,是最清明的。

    不过百密总有一失,由于刘宇得到雍州的时间实在太短,而且进驻长安之后,公事、私事、杂事一件接着一件,几乎没有一天有空闲,而当初益州的各个部门,也都是刚刚搬迁到长安,需要和朝廷中现有的官员机构进行融合,事情也是多的不得了,所以对于地方上的监督,就松了一些,当然,益州地区已经定了型,不管这边怎么调整,那边的监管机制照常运转,但雍州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这一套监管体系,而且吏部在一时半刻,也抽不出时间,去逐一净化整顿地方政府,因此雍州的郡县中,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仍有鱼目混珠之辈,害群之马之流。

    这宜君县的朱勇,就是害群之马中的一个,他的官就是买来的,来做这个官就是为了发财的,什么政治才能,军事才能,什么大局观,战略意识,在他的身上那都不存在,因此,在第一次鲜卑人入侵的时候,他坐视数万百姓被鲜卑人杀掠而无动于衷。其实他的名号,早就已经被情报部门计入黑名单了,再有个十天半个月,等到吏部腾出手来,立刻就能清算了他,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鲜卑族大举入侵,使得宜君县变成了战场。清算的事情,也只好往后推。

    朱勇就是个混吃等死的主儿,对鲜卑人,他是打从心眼里害怕,久居边境,他知道这些个黄须奴,平时或许不起眼,但真要是发了疯,那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因此,他想尽可能的不去招惹鲜卑人,反正他在宜君县也捞的差不多了,现在形势如此危险,他打算趁着大战未起,递个辞职的本章,而后挂冠悬印,卷铺盖走人,离开边境,到内地去享福。

    哪知道天不遂人愿,他的宜君县,被人家鲜卑人当成了软柿子,第一个,就拿他开刀,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胆子本来就小,被这封情报中的信息这么一吓,竟然晕倒过去。这大堂中的人又是一片大乱,跟朱勇亲近的,赶紧过去,给他掐人中,捶后背,晃肩膀,揉胸口,百般方法给他顺气回神。也有平素跟他不是很对付的人,没去管他,而是去关注,这个紧急情报上,到底是什么事。

    宜君县的县尉,叫何涛,身高八尺,孔武有力,他平时,就跟这个朱勇不对付,别看一个是县令,一个是县尉,对不上眼儿。何涛很鄙视朱勇的为人,因为大家在一起共事多年,朱勇的那些底细,何涛都知道,一个买来的县令,又没什么本事,你就是想让人家尊重,那也没这个本钱。何涛跟朱勇不一样,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军队,还曾经跟随军队,征讨过羌族的部落,那也是冲锋陷阵,杀过人的主儿,身上好几处刀剑伤痕。

    后来,他年纪大了,而且边境上没有什么战事,朝廷也不能白白养着这么多的兵马,所以,他也就卸甲归田,回到宜君县老家。回到家之后,得讨个营生,得过日子啊,他又没有别的本事,凭着在军中真刀真枪练出来的一身本领,在宜君县西南十里的李家铺,开了一个场子,专门教授学生武艺,就和后世的武馆相仿。一开始,没什么名气,但随着来拜师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他确实也有两下子,这名声也就慢慢的传开了。

    这宜君县是边境边上的县,李家铺又在宜君县以西,更加接近边境,所以,到了每年粮食丰收的时候,这周围的一些马贼,还有一些鲜卑小部落,就会到汉境之内,抢掠钱粮,边境上的百姓苦不堪言,但也没有什么办法。李家铺就是经常遭到sao扰的一个村子,这一年收粮时节临近,老百姓的脸上都见不到笑容,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这个何涛过去没有务过农,也没在这边境的村子里呆过,因此,看见这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是这样的一副表情,他心中十分不解,于是就跟相好的而几个村民打听,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快要丰收了,你们倒愁眉苦脸的?这些个村民,也不拿他当外人,就跟他把其中的原委,如此这般的讲说了一遍。

    何涛一听,心里面不是滋味,他是当过兵的人,见不得那些贼寇外族欺压汉朝的老百姓,所以,他考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到李家铺的村长,叫李福的家里去了。这个李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平日里在乡亲们中间,人缘不错,看到何涛来了,连忙热情的邀请进屋,亲自给沏上茶,就问:“何教师,您这一大早的,怎么有功夫,到我这里来?”何涛有什么说什么:“村长,我听乡亲们说,往年到了收粮时节,经常会有马贼和黄须贼,到咱们村里来劫掠,官府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李福点头道:“是这么回事,咱们这个村子,离着大汉朝的边境太近,那马贼和鲜卑人来去如飞,他们不事农耕,一旦没了口粮,就会到边境上来抢夺,可怜我们平时种的这些粮食,本就有四成要交给官府,剩下的六成,又有两成被贼人抢走,那些自家有田的,靠着剩下的粮食,尚可勉强度日,可那些租种田地的,再交了租子,这一年基本上就等于是白忙活,每年因此饿死的,也有不少啊这真是作孽啊作孽。”

    何涛听完,站起身来:“老村长,我何涛,到咱们李家铺,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了,平时,靠着乡亲们捧场,这才有我的一口饭吃,这李家铺,就是我的家,老村长,您要是信得过我,我给您支个招儿,您把村中的壮丁,都给我集中起来,白天务农,晚上,我来cao练cao练他们。我这个人没有别的本事,但我当过兵,杀过敌,一身笨功夫还是有的,我把我所学的战阵之法,御敌之道,都教给村里的人,咱们组织起一支民团,等贼人再来,我管教他们又来无回”

    这李福不是个怕事的人,对于来抢夺的贼寇,他也是切齿痛恨,只是自己没本事,对付不了人家,此时听何涛这么一说,他心里面立刻就通过了,再一想,这个何涛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在这附近方圆二十几里,那也有不小的名声,听说,他收的徒弟就有二十多人,这真要是把村里的壮丁给集合起来,让他传授武艺,这村子的安全,不就更有保障了

    所以,村长李福举双手,赞成何涛的这个主意,而且办事雷厉风行,当天晚上,就把村子里的青壮都给叫到一起,把事情给这些人一说,这些人都是轰然叫好。壮丁,年纪不超过三十五,那都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往年受贼寇的迫害,心里面都憋着一股气,这个时候有人要出头,他们自然愿意,就这样,何涛就在李家铺组织起了民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