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风云激荡(八) (第2/2页)
还在,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听奕这样说。慈禧心中也是稍感安慰,到底是自己人贴心,懂得冷暖,且不说今年是自己的六十大寿,总还有个喜庆的意思在里头吧。再说这战局要是一味的崩溃下去,再闹出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那样的事情,该怎么去收场啊? 然而其中的轻重,又是慈禧不能不顾忌地。此刻朝野内外舆情沸腾,朝廷打败了,已经够丢脸地了,一旦与日本人谈和,势必又要闹出割地赔款的事情出来,清议舆论,立时便会大哗,朝廷地局面还稳得住稳不住,都很难说。 想到这些,慈禧皱着眉头,转头对光绪问道,“皇上觉得该如何办啊?” “奕的意思说穿了,就是与日本人谈和,左右不过是割地赔款罢了。朕倒想问问在座地大臣们,倘若朝廷与日本谈和,该赔多少银子,又该割哪一处地方给日本人啊?”光绪缓缓的站起身来,目光冷冷的投向跪在下面的那些大臣。 慈禧顿时沉下脸来,“皇上这是在说什么气话啊?局面艰难,朝廷便要想出一个挽救危局的法子出来,光说些空话有什么用。” 空话?老子说了多少真话,实话,可满朝大臣,有几人听进去了? 光绪忽然觉得整个心都收紧在一起,痛的他抽了口冷气。这个国家当真就虚弱到了连一点骨气,一点血性都没有了? 背对着慈禧,光绪连头也没回,冷冷的说道,“朕曾经说过,要战,就要一战到底,绝不言和。今日朕还是这句话。仗我们是打败了,但还没有败到跪地乞和的地步……打的赢打不赢暂且不提,你们好好想想,一旦与日本人言和,大清从哪里拿那么多银子出来赔给日本人?要增加国库收入无非就只有一条,加赋!加赋势必激起民乱,民乱势必动摇朝廷根本,明朝是怎么亡的,难道你们都忘了!……” 跪在下面的大臣都情不自禁的哆嗦了一下,连慈禧也是皱紧了眉头,光绪的话确也不无道理。 “你们都是朝廷重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朝一日九泉之下,列祖列宗问起,有哪块地是从你们手中割让给日本人的,又赔了多少银子给日本人,你们何颜以对?史书如铁,你们难道不想想后人如何评说?……朕只有一句话,倾举国之力,筹饷募兵,血战到底,就是战至一兵一卒,就是战到死,这一仗也必须打下去!”
说到这里,光绪忽然话锋一转,带着些许冷笑说道,“你们不要忘记了,今年可是太后的六十大寿,你们难道想用一场惨败,用割地赔款来为太后贺寿吗?你们的忠与孝都到哪里去了?” 乐寿堂里顿时陷入一片死一般的沉默中,跪在下面的大臣此刻被皇上的话吓坏了,一句话也不敢说,匍匐在地上。 “皇上说的好啊……”慈禧听到光绪最后的那些话,颤抖着举着手,竟然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光绪在自己面前,说出如此尖酸刻薄的话,一口气在心中接不上来,腾的一声把桌上的茶碗都扫到地上。 李莲英赶忙上前给慈禧抚背,却被慈禧一把推了开去,“皇上既然这样说了,皇上想怎么战就怎么战好了,要是哪天被日本人打进了北京城,要是战到亡了国,九泉之下,我倒是要看看,是谁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说着,气得发抖的慈禧一把扶着李莲英站了起来,“小李子,我们回园子里面去,这些事情我管不了,由着他们折腾去……” 刚走出几步,便听见光绪在身后说道,“亲爸爸放心,古来亡国之君,不过一死而已,儿臣宁死,也不会把这个国家亡在日本人手里。”一片。 前些天,京城中无论官员百姓还是旗人闲散,无不等着鸭绿江击败日本人的消息,再怎么也没有想到,等来的却又是一场惨败,而且居然仅仅是一天的时间,鸭绿江防线就被日本人占领了,而日本人还在辽南登陆,现在正围攻金州旅顺等处,这才过去多少天的时间,局面怎么就崩坏到惨不忍睹的局面。 大清,就算是随便伸出一个小指头,也比日本的大腿粗啊,地方比日本大,人口比日本多,国力比日本雄厚,还办了那么多年的洋务,练了那么多的军队,怎么就败得这么惨呢?泱泱中华,何曾像今日这样,被倭寇打得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整个京城,整个大清上下,此刻就像是猛地被人刺中了要害,痛的哑口无言。 一片震惊过后,便是铺天盖地的愤怒。御史清流们纷纷上书,要求朝廷严办临阵脱逃的将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巡抚张之洞为首,各地督抚也是文电相交,要求朝廷集天下之物力,汇天下之民气,鼓三军之斗志,整军备战…… 然而大清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大清又是败在哪里呢?却很少有人去想过,市井民间,朝野内外,此刻大都是对大清军队的暮气深重,前线统兵将领贪生怕死失望到了极点,心里暗暗盼望着大清能出一个岳武穆这样的人物,为大清力挽狂澜。而那支驻防辽东的新建陆军,似乎便成为大家伙唯一的指望了……… 玉澜堂内 光绪对御史言官们的上书毫不理会,只是单独召见了吴绍基。 此刻,朝廷中的大臣大都风闻了乐寿堂中的事情,对皇上第一次在太后面前出言不逊感到震惊不已。此时的局面已经再明不过了,太后甩手不管,皇上要战,兵从何处来,银子从哪里募集,都是要命的问题,眼下朝廷根本无力做到,要是再败了,皇上恐怕……… “朕已经想好了,估计要不了多久,日本人就会攻陷金州和旅顺等处,国家危在旦夕,朕没有退路了……”光绪面色凝重的说道。 吴绍基却没有说话,望着光绪连嘴唇都在颤抖。 “朕当初给你们讲过文天祥的那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儿无愧。去办吧,生死之间但求无愧而已………” **到来的时候,反倒很艰难了,现在已经是凌晨3点过了,写的很慢,但是我想写的精彩一些,但求无愧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