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_第四十六章 国破乎 国战矣(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国破乎 国战矣(四) (第2/2页)

很有可能以一部牵制海城,另以一部迂回至海城后方。切断海城与牛庄的联系,到了那个时候,海城就将是一座孤城,我军救还是不救?出击就可能陷入日军的包围,不出击。日军第三师团赶来,海城必将危在旦夕。”

    要是新建陆军两个镇的兵力此时都集中于田庄台一线,何至于被日军弄得顾此失彼,只能怪清军各部不能战啊……光绪忍住心头一阵莫名的烦躁。大声问道,“依你们看来。我军当如何应对啊?”

    “放弃海城,全军集中于辽河一线。与日军决一死战。日军的战术惯常于迂回穿插,放弃海城退守牛庄至辽河一线。日军就失去了迂回穿插地空间,只能与我军硬碰硬的打攻防战。我军的防御工事和兵力优势就能够发挥出来。”齐广洋猛地抬头望着光绪说道。

    放弃海城,日军向北可攻击辽阳,向西则正是牛庄,海城若是被日军占领,整个田庄台一线的战局,就将被日军压迫在辽河一线,兵力上就再也没有回旋地余地了。

    “皇上,我赞成放弃海城,此战我军已经没有退路了,绝不能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被日军分而歼之,要打,就集中所有兵力在辽河一线打,背水一战!”段祺瑞断然的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看着光绪,众人都非常清楚,放弃海城后,全军就是真的被逼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牛庄背后就是辽河,就是田庄台,没有退路了。

    “日军是欺负朕不敢放弃海城,是欺负我军没有与他们背水一战的勇气,朕既然早已经说过此战不留退路,就拿出一个没有退路的样子出来,置之死地而后生!”光绪猛地一抬头,环顾了众人一眼。

    “电令宋庆各部,即刻退守牛庄一线,朕倒要看看,日军有多少兵力可以与我军打消耗战!”

    刹那间,作战指挥部内顿时弥漫着一股悲壮地气氛,退守牛庄后,此一战,便已经没有多少战术可言了,惟有以死相拼………

    陈卓,朕是用辽河一线四、五万人的性命来拖住日军主力,这一战,你能为朕打出一番天翻地覆的局面出来吗?光绪抬起头,望向连山关方向,默然不语。

    光绪二十年八月下旬,由于清军各部先后放弃海城、盖平,收束兵力至辽河一线布防,日军征清第一军第三师团和征清第二军会师辽河,将前线司令部设在海城,山县有朋和大山岩亲自坐镇指挥,调动日军各部完成对辽河一线的进攻部署。

    “没有想到清**队居然有勇气放弃海城,真地有些让人意想不到啊。”山县有朋带着些遗憾的摇了摇头,脸上地笑容也显得有些凝重。

    此刻的战局,已经演变成为他最不愿意看到地局面,帝**队将被迫向依托坚固工事的清军发动强攻,清国地皇帝此刻已经坐镇田庄台指挥,清军各部必定会拼死抵抗,此战,帝**队将很有可能付出惨重的损失。

    “战时大本营已经发来电文,要求我们务必在九月底前结束在辽东和辽南地战事。”大山岩皱紧了眉头,显得有些焦虑的说道,“伊藤首相还特意叮嘱。要求帝国陆军各部不得伤害大清的皇帝,对帝国陆军的士兵来说,这个命令恐怕无法贯彻实施……”

    “必须贯彻实施,这道命令要传达到每个士兵手中,帝国的目标是活着的清国皇帝,一个战死的皇帝对帝国来说毫无价值……”山县有朋坚决的说道。

    “伊藤首相已经在电文中讲得很清楚了,一旦大清皇帝战死,清国必举国震骇,以此时清国朝廷的控制能力,很有可能会变成暴民四起,土崩瓦解,形成中外舆论声称的无政府状态………如果到了那样的时候,西方列强在各自保护其商民方面,由于最为深切之利害关系,势必会实施联合干涉,这是帝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这一战,帝国是要逼迫清国朝廷签订城下之盟,获取最大的利益……”

    大山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目光显得有些沉默。

    帝国目前面临的局面,他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英法等国此刻已经在和帝国交涉,明确的表达了不愿意看到出现大清皇帝战死的局面,清国如果陷入混乱当中,损失的将是西方列强在清国的商业利益。帝**队在辽东、辽南节节胜利的十多天里,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外交折冲已经不知道来回了多少,伊藤博文首相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此时帝国内部,尤其是海军方面,又不断在向伊藤博文首相施压,希望组建征清第三军攻击清国的山东半岛,一举攻陷威海卫,彻底消灭北洋舰队,毕竟北洋舰队的主力定远和镇远还在,海军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是否发动对清国山东半岛的攻击,都取决于眼前的这一战。此刻的局面,即便帝国陆军士兵严格遵守命令,谁能保证辽河一战中,清国皇帝能够不死于炮火、流弹?………

    似乎是看出了大山岩的顾虑,山县有朋缓缓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我已经下令,让负责安东行政的小村寿太郎赶到海城,此战,帝**队将集中主力,以桂太郎第三师团和山地元治的第一师团从正面突破清军的辽河防线,彻底摧毁清**队的抵抗意志,辽河一旦被突破,田庄台势必岌岌可危,到时候,我会让小村寿太郎和清国皇帝见面,帝国会以一个体面的方式让清国皇帝离开的……”

    “据我得到的消息,清国皇帝已经在田庄台表示誓死不退半步,恐怕山县阁下未必能够如愿。”大山岩目光中满是焦虑,身为陆军大将,此战的压力对他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绝不可能!”山县有朋忽然转过身,断然说道,“清国人的血脉中从来就缺少帝国武士那种决死的气质,他们也许有这种赴死的勇气,但是这种勇气会逐渐被外界所干扰和消磨掉,不要忘记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在清国深宫中长大的皇帝,当他的意志和决心被帝**队摧毁后,他还能坚持多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