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_第六十章 风云百年劫(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风云百年劫(六) (第2/2页)

军第三镇,朕的意思是让聂士成来任统制,

    面朕已经考虑好了,你带新建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出]o朕会想办法补充兵力的。”沉吟了片刻,光绪沉声说道。

    新建陆军第三镇的兵力,光绪瞄准的是山海关那两万多人,从里面抽调一部分兵力补充进新建陆军第三镇,用来扫荡辽东剩余的日军兵力,一方面是练兵,另一方面他也是不打算再给朝廷里面那些人留什么后路了。甲午这一战对他而言,既是外战,也是内战,都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他想客气一点,朝廷里面何尝有一日对他客气了?

    至于刘坤一放不放人,那就是刘坤一的事情了。李鸿章已经上了折子要调这两万人到田庄台,张之洞也上了折子,此刻光绪等的就是刘坤一的折子了,天下大势,如果到了这个时候刘坤一都还看不明白,将来恐怕也就没有多少机会去看明白了………

    …………

    辽南盖平

    山县有朋凭借着陆军大将的威势,总算压服着日军各部退回到了盖平至复州一线进行休整,但是日军内部的士气已是低落到了极点,对于此次忽然的撤退更是怨声载道。不少的少壮派军官暗地里都在联络,要向山县有朋大将死谏,打回辽河去。

    对于下面军官们的这些狂热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山县有朋一概置之不理,身为帝国陆军大将,他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也对眼前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牛庄、辽河一战伤亡高达一万余人,战死殉国的就接近四千人,虽然阵亡将士比起清**队来少了一倍多,但是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却不是这样来算加减法的能够野战的部队也就六个师团,与清国相比,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战。

    更加严峻的是,此刻帝**队的后勤辎重已经全部被新建陆军焚毁,虽然已经收复了大连湾,重新夺回了海上的运输通道,但是帝国全国的船舶也就一百多艘,要保证征清第三军的运送和后勤保障,无论是船舶还是物资,此刻都显得无比的紧缺。

    和所有的日军军官一样,在山县有朋看来,这一战帝**队并没有失败,只是被迫撤退而已。被迫撤退的原因正是在于此刻牢牢扼守旅顺的刑天所部。刑天率领的新建陆军这一次长途奔袭,直接打在了帝**队的软肋上,不仅焚烧了帝**队全部的后勤辎重,还像一把刀子一样,扎在了帝**队的咽喉处,让帝国陆军和海军都痛苦不已。

    如果没有新建陆军奔袭旅顺,焚毁后勤辎重,山县有朋是绝不会下令撤退的。即便是陈卓率领的新建陆军第一镇主力回师田庄台,山县有朋也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一战进行到底。毕竟帝国陆军距离清国皇帝据守的田庄台只有一天的时间了,然而没有了弹药后勤补给的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清**队的前后夹击中坚守的。

    仅仅一天的时间,距离胜利竟然只有一天的时间,想到此,坐在盖平日军临时司令部的山县有朋,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深深的叹了口气。

    “山县阁下,按照你的命令,先期到达辽南攻打旅顺的佐仓步兵第二联队在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后,已经退回了大连湾附近设防,请示下一阶段作战命令。”日军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圆治中将笔直的站在山县有朋身后说道。

    “旅顺的防御如何?有没有集中兵力攻取的可能?”山县有朋回过身,目光平静的问道。

    在日军高级军官中,只有这个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圆治看起来还比较清醒,断然支持自己作出的撤退命令

    “从攻击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的防守非常严密,火力组织也是层次分明,充分依托了旅顺各处炮台工事,而且从兵力上看,最少也有人……”间透出深深的忧虑。

    “如果帝**队强行攻取的话,势必付出惨重的代价。毕竟……毕竟此刻驻防旅顺的新建陆军,显然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完全不同于当初的北洋各部。”

    山县有朋沉默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旅顺此刻是他最大的心病,清国人在这里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构筑了完备的防御工事,帝国参谋部在战前就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一致认为从海上攻取旅顺的可能几乎没有,只能从旅顺后方进行攻击。可问题是现在驻防旅顺的是一支战斗力强悍,士气高涨的清*果强行发起攻击,损失惨重不说,要是田庄台一线的清**队压了过来将再次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

    “放弃攻击旅顺,全力保证大连湾的安危。”沉默良久,山县有朋断然说道,“我们退守辽南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清**队的主力,给帝国大本营去电,让征清第三军尽快发动山东半岛攻势,只要征清第三军攻取了清国的威海,横扫山东半岛,威胁清国的京城,帝国就将彻底扭转被动的局面……山地君,据我所知,清国朝廷里面掌握权力的并不是此刻在田庄台的清国皇帝,而是他们的皇太后。如果帝国能够威胁清国京城,逼迫清国进行和谈,帝国就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是不是感到很可笑?”山县有朋忽然露出一丝微笑,“无论清国皇帝取得多么大的胜利,只要清国的皇太后屈服了,他就无法改变任何局面,这就是清国的悲哀,帝国必须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为此,作为帝国陆军大将,我不惜率帝**队在辽南与清**队主力玉碎,也要达成帝国的目标,帝国未来的国运,都寄托在我等帝**人身上了,此时此刻,必须学会冷静,而不是盲目的狂热………命令各部,继续南撤,一直撤退到金州一线,把清**队的主力引诱过来。”

    “请阁下放心将坚决执行命令!”向山县有朋行了一个军礼。

    “山地君,不要那么悲观,”望着山地圆治严峻的神情,山县有朋忽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辽河一线撤退的时候,我已经派人由岫岩方向通知驻守凤凰城的野津道贯所部,一旦我们将清**队主力引诱到辽南,野津道贯将率第五师团一个半联动的兵力,偷袭田庄台绝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一战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