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_第七十一章 风云百年劫(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风云百年劫(十七) (第2/3页)

何其

    扈。恭亲王以摄政王身份主持朝局。又是何其权势冲后还不是被太后轻轻一拨。就全都倒了下去。当日如此。今日何尝就不能如此?

    更何况皇上毕竟年轻。在朝中根基不深。就算是把朝政大权交与皇上。以太后一手拔擢地满朝文武官员。皇上又能如何?总不能把官员全撤职查办了吧?国家之事千头万绪。举一发而动全身。皇上毕竟没有经过多少历练。就算是让皇上主持朝局。举手投足之间恐怕也是掣肘甚多艰难万分。等到避过了皇上这一阵风头。施政中有什么差错。到时候政令不畅。满朝大臣反对。自然便只有太后出面来匡正得失了………

    孙毓汶起初最担心的就是太后也和皇上赌气,毕竟现在皇上手里握着兵权。稍有差池,局面就不好收拾了。太后有了这么一个态度,孙汶也放下心来。随即向太后呈上了自己的建议,就一条,朝局将来尽可以交给皇上无妨,但是新建陆军必须放在远离京城的辽东辽南等处,没有了兵权,皇上也兴不起多大的风浪出来。

    至于其后太后在乐寿堂中召见众臣时,提出地让荣禄编练新军一事,其实只是稳定人心的说法,太后和他心中都清楚,国库空虚,财政捉襟见肘,拿什么来编练新军啊?不过是找个不让新建陆军摆在京城的由头罢了。京城地防务太后心中有数,最放心的人选还是李鸿章的淮军。

    不过这一次孙汶是真的大吃一惊,皇上如此干脆的拒绝调兵入京拱卫防务,不按常理出牌,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向太后提出调兵入京的正是孙汶。他兼管着兵部,原本他也仔细琢磨过,辽南战事正陷入胶着状态,让皇上调新建陆军入京肯定是行不通地,对大局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他的想法是希望皇上能够调派在田庄台的聂士成一部入京,聂士成本就不是皇上的嫡系,抽调入京,多多少少也可以削弱现在皇上手中正在扩大的兵权。

    更为重要的是,当日太后和他商定的放权之事,也是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地。

    不能因为皇上率军打赢了这场仗,太后就把朝政大权交与皇上,这样太后这边就太被动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而倘若皇上在这个时候调兵入京,便是向天下示之以太后和皇上同心之意。太后也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感念皇上的孝诚之心还政于皇上。这样一来,大家面子上都好过了,朝局也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动荡。

    至于将来,日子还长着呢。政治无非就是如此,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狠命捅刀子,深奥之处就在于不仅有背后的波谲云诡,也有面上地云淡风轻,这才是真功夫。

    按着孙毓汶的判断,以皇上地聪明,应该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皇上居然摆出了这样一副撕破脸地架势,还似乎唯恐天下人看不出帝后之间的矛盾。

    皇上地心未免太大了,饭都要一口一口的吃,这天下是一口吃的下去的吗?………想到这些,孙毓汶心中也是一阵说不出的烦忧,暗暗的叹了口气。

    “孙大人兼管着兵部,眼前日本人都快打到京城来了,不知孙大人对于局势有什么高见啊?”眼见局面僵持在那里,世铎一脸无奈的转向孙汶问道。孙汶兼管兵部,世铎如此一问,也是自然而然的。

    孙毓汶微微倾了倾身子,脸色有些发青的摇了摇头说道,“眼前的局面王爷也看到了,我还能有什么高见?无非就是征调各处兵马拱卫京城,先把眼前的难关挺过去再说吧…………”

    面上孙毓汶没有**什么来,心中对眼前这位军机领班大臣却是带着十二万分的小心。从田庄台大捷到如今皇上拒调兵马如今的电文传来,这位军机领班大臣和他那位当日幕府第一人吴绍基,可是从没有断过联络。也是到现在孙汶才慢慢品出些味道出来,难怪当初世铎竭力举荐吴绍基,原来早就存着将吴绍基放在皇上身边,打着脚踩两只船的念头了。平日里看这位世铎既不果决也没有多少处理朝务地能力,却万万没有想到还是这样一个厉害的角色。

    不只是世铎,甚至坐在世铎身旁的奕,竟也不可等闲视之。往常都闻听这位奕除了贪财没有别的本事,可如今做起事情来却是万分的让人看不明白。这次英法美三国公使去田庄台,原本就是牵连朝局的大事,可这位管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和各国打交道的王爷,不仅不从旁劝阻,还干脆把原驻日公使汪凤藻和原本在李鸿章幕府中地伍廷芳,都一块派了过去。虽说其中是皇上的意思,但是各国公使们绕开朝廷直接和皇上联络,奕就算再糊涂,不会连这其中的厉害都看不出来吧?………

    “孙大人所说确是道理,调兵已是迫在眉梢之事,只是现如今从哪里征调可用之兵抵御小鬼子啊?………”听了孙毓汶地回答,世铎皱着眉头,一脸的茫然,连声的叹着气。

    孙汶见世铎的这个样子,心中一阵冷笑。世铎滑头啊,明明知道今日太后召见众人之意并不是眼前的战事,更多的还是如何应对皇上的那封电报。可这位王爷偏偏装聋作哑,把话题往战事上引。

    正琢磨着如何回答,就听见李莲英鸭公嗓子地声音忽然响起,“太后驾到!………”

    众人赶忙匍匐在地上,便听到一阵的脚步声慢慢走近,良久,头顶上方传来太后有些憔悴的声音,“都起来吧…………”

    “世铎,眼前的局面军机处可有什么方略啊?”待众人坐定后,慈禧转头望向世铎问道,只是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说不出来的味道。

    世铎慌忙一甩马蹄袖趋前几步,跪在地上回禀道,“回禀太后,军机处认为眼前当务之急是调集重兵稳住局势,把日军阻挡在山东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