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游园惊梦(三) (第2/2页)
1多口人,竟然生生被 近50,载漪和手下的那几个心腹,没有一个活着的手段未免过于残忍。而刚毅,杜怀川报上来的是畏罪自杀,这样的理由连台面都上不了,朝野上下又有谁会真的相信?没有人站出来鸣冤不平,不过是被刀光上的血迹震住罢了。 杀人,光绪并不反对,借着这次自己遇刺的事件,清除慈禧在朝中的党羽,同时震慑朝野内外,为自己临朝主政扫清障碍,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一味乱杀,滥杀。尤其让光绪不能容忍地是,整件事情隐隐的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变成了今日这番尴尬被动的局面。 刚毅、载漪等人是如何与日本人相互勾结的,月儿又是如何被毒酒毒死地,自己身边还有没有刚毅、载漪安插的人手……这些事情随着刚毅、荣禄和载漪等人之死,整条线索都断了,不仅没有法彻查,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彻查。 朝野内外本就因为这次的血雨腥风,而变得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倘若在这个时候再去查刚毅等人,朝局上下人人思危,必将又是一番风雨飘摇,好容易安定下来的局面,立时又会变得错综复杂混乱不堪。 况且慈禧还在园子里看着外面的这出戏,自己要是一个步子迈得不稳当,她老人家还会耐得住那份寂寞? 想到这些,光绪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窝火和烦躁,明明知道其中有蹊跷,明明万般不愿就此罢手,却还是必须要隐忍下去。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即便皇上也是如此,只是月儿……… 想着那个已经悄然逝去的身影,光绪心中便是一阵隐痛,今日上午,杜怀川进来禀报说,月儿的灵柩已经由其家人护送运回江南,安葬在苏州城外。光绪当时沉默了许久,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让杜怀川叫人刻在月儿的墓碑上面。
这个小丫头于朝局而言,是如此的微乎其微,于光绪自己而言,也如同此时天上地一抹残月,除了遥遥相对,还能如何?连她的死因都查不清楚,自己这个皇上也许真的让她失望了。 光绪摇了摇头,转过身冲远处轻轻招了招手,一直守候在回廊处的赶忙走了过来,默默站在光绪身旁。 “把那些卷宗档案都封存了吧,不要再查了,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光绪默然叹息了一声,低声吩咐道。 “微臣遵旨。”一如既往般地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军情处这次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你们都要引以为戒,朕可以容忍一次,但是绝不会容忍第二次………”光绪冷冷地看了一眼郝冷又说道,“以后军情处的担子就都在你一个人身上了,记住朕说的这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这也是军情处最要的一条章程。军情处今后的事务看来也要调整一下了,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条线,你下去仔细的斟酌一下,拟一份章程呈报给朕。” 光绪低着头往前走了几步,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沉沉说道,“现在京城地防务暂时由新建陆军第一镇左协负责,眼前正是动荡不安之时,你们要给朕盯紧了,京城里面绝不能出任何意外,明白吗?” 点了点头,犹豫了片刻忽然俯身说道,“微臣斗胆,想恳请皇上赦免了李奇峰之罪,他对皇上忠心耿耿,在辽东又颇有功劳,如今军情处的局面正是展布之际,微臣深感自己力不能胜任,故恳请皇上容他待罪立功……” 这些话在心中是鼓足了万般勇气才讲出来地,一口气说完,脑门上已经是一层细密的汗珠。 光绪目光一闪,盯着郝冷端详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朕不允!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朕自有分寸,你做好自己地事情就行了………嗯,最近有日子没有看到吴绍基了,他在做什么啊?” 见皇上断然不允,郝冷也不敢再提这件事情,低着头说道,“自从皇上委任吴绍基大人为两江总督后,京城里面不少人都拐弯抹角到吴绍基大人府上找门路,吴大人这些日子一直都忙于应酬,以及和六部官员打交道。” 忙于应酬?!光绪有些诧异的抬起头,看了一眼,心中仔细地一想,已经是明白过来。 这个吴绍基,什么时候变成会应酬的人了?这两江总督还没有赴任,就学会琢磨朕的心思了,想着给朕来一番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朕能够被他糊弄过去? 想到这里,光绪回身说道,“你去告诉吴绍基,让他收起那些心思,明日给朕滚进来。朕让他总督两江,不是让他躲开京城这个是非地,跑到两江去享清福的………” 又是一更,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明天继续。今天群里怎么都在讨论光绪的私生活,这个问题,嘿嘿,有些事情勉强不得啊,做人还是要有原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