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惊蛰(一) (第1/3页)
春雷过后,天气开始慢慢回暖,万物复苏,春暖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大江南北沐浴在融融春光中,正是一片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朝鲜汉城夜空的枪声,在这个初春时节,就如同一阵滚滚的雷声,一夜之间震动了整个东亚,刚刚平缓下来的局势,骤然间变得无比的紧张和动荡。 这样一次事变和日本方面有关联吗?大清那位异常强硬的皇帝又会采取怎样的对策?在朝鲜,对峙的中日双方会再次生冲突甚至是战争吗? 似乎是从这个动荡而血腥的夜晚开始,英法美俄等国才忽然注意到朝鲜这样一个卑微弱小的国家,居然会如此深刻的牵动着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去年的甲午战争就是由朝鲜而起的,现在朝鲜内部忽然又爆这样的事变,又会引怎样不可预料的后果呢? 猜测、困惑、担忧对未来前景的茫然,折磨着刚刚居中协调,促使中日之间走向和谈的英法美等国公使的心脏,纷纷通过本国驻朝鲜的公使馆,试图了解此次事变的真相,寻求未来解决争端的可行途径。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朝鲜城的局势却似乎一直都处于动乱当中,忠于闵妃的势力与忠于大院君的势力在朝鲜爆了激烈的冲突,各国在朝鲜的公使馆也因为紧张的局势,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留在公使馆内,无法获得第一手的准确的消息。 直到汉城事生后的第五日,朝鲜刚刚成立的以金弘集为的新政府,才正式对外界表公告此次汉城事变做出了一个公开的解释。 公告中指出,由于朝鲜福宫宫内大臣李耕植和卫队长洪启薰阴谋挑动日本与朝鲜的冲突,在景福宫内动了政变,导致朝鲜闵妃殿下死于变乱当中,李王殿下和王世子下落不明。后朝鲜兴宣大院君及时率兵赶到平息了叛乱,鉴于李王殿下下落不明,朝鲜不可一日无主,大院君决定代摄国政,并授命金弘集组建朝鲜新政府定朝鲜局势。 同日,弘集还宣布了朝鲜新政府名单别为:总理大臣金弘集、农商工大臣、内部大臣俞吉浚、法部大臣张博、军部大臣赵义渊和度支大臣鱼允中,并在名单宣布完毕后特别指出,未来朝鲜新政府之要任务,就是谋求朝鲜的独立和自主。 对于朝鲜总理大臣金弘集所说地谋求朝鲜地独立和自主在西方各国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稍微熟悉一点朝鲜内政地人都看得出来新鲜出炉地这个朝鲜新政府名单里面全部都是朝鲜亲日派大臣况且现在日本又占领着汉城和朝鲜南部何谈独立自主加不要说作为宗主国地大清。会不会承认这样地独立。 至于朝鲜宫内大臣李耕和卫队长洪启薰阴谋挑动日本与朝鲜地冲突景福宫内动了政变。则更是无稽之谈根本就站不住脚。以一个宫内大臣和侍卫队卫队长如何就敢动一场政变?况且这两人都是闵妃地心腹们动一场政变。到了最后是闵妃和李耕植都死了。洪启下落不明。这样地结果用这样地理由来说明。恐怕也太过于荒唐了。 朝鲜政府如何解释这场事变。对西方各国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各国现在最关心地是日本如何就此事做出一个说明。而那位在处理中日事事务上面态度向来异常强硬地清国皇帝又会如何应对? 在朝鲜政府布公告后地第二日。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正式表声明i出此次汉城事变乃是朝鲜内政。实际上是朝鲜闵妃与大院君之间多年以来地利益权力之争这样敏感地时候。生这样地事情日本国感到很遗憾。但是日本并未参与其中。日本将尊重朝鲜国民地选择。竭力维护朝鲜和平地局势云云。 在获悉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地声明后。各国虽然半信半。但还是勉强接受了这样一个理由。毕竟闵妃与大院君之间地冲突由来已久。彼此之间早就势成水火。如果说是大院君想要夺回失去地权力。动了这场政变。于情于理都还是说地通地。当然这件事情后面肯定会有日本地影子。这一点就算傻子都看地很明白。但是现在更重要地事情。不是查明真相。而是稳定住局势。 有时候。真相究竟是什么往往并不重要。重要地是在这个事件漩涡中地人们。需要看到一个怎样地真相。或说需要接受怎样一个结果。 就在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清的时候,出乎各国的预料,在这场明显是为了驱逐清国在朝鲜势力的政变爆后,大清的那位皇帝再次显示了他出人意料的一面。 没有言辞激烈的声明,也没有态度强硬的交涉,只是出奇的沉默和安静。 而大清那位新任的外务部侍郎伍廷芳,也在一些外交场合里面委婉的表示,大清一直承认的是朝鲜国王主持的政权,在朝鲜国王的下落没有弄清楚之前,大清不便对此事表态度。 在熟悉朝鲜国政的西方国家眼中,那个朝鲜国王一直以来都只是个傀儡,这么多年来,不是被他父亲大院君cao纵,就是被他妻子闵妃cao纵,这样一个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影响力,永远都那么唯唯诺诺的国王,在 个动荡的夜晚里面,说不定早就死在变乱当中了。着,兵荒马乱之中他又能够逃到哪里去呢?最后就算被找到,还不是重新成为自己父亲的傀儡,他的存在,根本无法对朝鲜目前的局势有任何影响。 看来大清已经默认了朝鲜事变中的政权更迭,大清那位皇帝或许也意识到了,此时的汉城是他鞭长莫及无法控制的范围有表态只不过是放不下宗主国的面子吧。西方各国在京城的公使们想到这个性情不太好把握的皇帝,这一次终于没有再搞东搞西,都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暗中还有不少就等着在旁边看笑话了。 中日和谈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日本方面打的这张牌比起过去硬顶,可就聪明很多了。只要朝鲜现在这样一个局面再继续展下去,恐怕大清在朝鲜的地位就有些岌岌可危,要是被日本控制的朝鲜政府宣布独立,进而要求大清归还平壤等地个时候大清这位皇帝将要面对的问题,可就比现在要复杂难过许多了。 一时之间西方各国都在拭目以待,静观事态的变化…………… ……………………… 京城醉雪里,此刻却是一番觥筹交错风光旖旎的场面。 按照大清的官,大清官员是不能出入诸如“八大胡同”这样一些烟柳花叶巷的。然而这种官面上的东西,除了朝堂之中那些个风骨较为硬气的御史清流们还能做到外下里无论京城还是各地的大小官员,谁也没有把这个制度当回事。无论是官宦权贵是文人墨客,都把这样的地方当作了聚会之所。 风雅,风雅,没有风月,何来兴啊?来往应酬,交际办事公事私事放在春花秋月里面这么轻轻柔柔随风一化,觥筹交错盈盈笑语之间能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 其实所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