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天道天道 (第2/3页)
“这就是心态之别。神位 西天如来俯视众生,包括他门人弟子,如果需要,皆祭品。面对凶悍巨鹰,他已经丧心失胆了。而众佛子,受一种微妙佛义束缚,分分散散。不能成事,纵不愿,也只能为鹰食。”天心黯然道,“这种形便如星元世界古中国满清王朝后期,那时曾有一个至高无上地女人号为老佛爷,对内猛如虎,压控一切;对外惧如猫,常以王朝命脉饲喂列强,不说了,佛不存。本钱不在,西天如来命运已定。这一劫,他度不过了。”天心摇头。 这时,虚空场中,巨鹰非常有礼貌地道,“如来,吾还没有吃饱,看来只有把你个头吞了,才能解饥。” “阿弥陀佛,你这孽障,吾佛已飨尔腹。尔不饱,关吾何事,当怪尔大胃来着。” “是么?” 巨鹰貌似大笑中,巨嘴啄下。这嘴宽三光年,喙长八光年,一口这下。西天如来千万里金,长鲸匹练般,化汁进入鹰口。巨鹰抖动起来,似悲呼,似嚎叫,总之又悲又喜,又泣又泪,飞天三匝,遂尔爆散,天复清朗。 太虚大灵见见喜道,“已消,已消,四灵怨渊,太虚四极天地,一极已还自然,呵呵……” 这边大虚四灵称赞,那边仙、圣、灵十万众面如土色,他们已经瞧出,这天外天混沌之息只助灵体,不助。四灵怨渊之息,获混元而成巨,强如沙门如来万千佛,亦不敌,不敌。这十万众原先就吃过苦头,现在明了一点原因,皆现死灰之色。 怨有千种,逝法自然不同。 太虚四极天地里,又析出一股天柱怨灵气息,怨息来处,正是皇穹天的太虚极。 “拼了,”三清道尊、玉皇大天尊和四万星君扑上,各种炼妖收魂法器祭出,想在怨灵凝实真之前,消除无边祸患。 “此时才知着紧,平时为什么不省自,”太虚四灵叹道,“小朋友,你准确预测了沙门大士地命运,这回皇穹天三清道尊和一干家伙又是什么逝法。” “四灵前辈,不知天外天此举是否是秋后算帐,如果是地话,皇穹天一干大修行者的逝法可能多种多样……” “哦,怎么讲!” “三清道尊少惹世俗,只封神一战留下孽因。其实星元世界地球上古时期,也有封神传说,按那传说,众仙助周伐商,只为商纣残暴,可见地球封神传说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有其多义的一面。只是到了封神中后期,三个天尊的门人打了起来,并惹来西方接引和准提沙门善士,抢去不少道徒。这传说且不去管他,但商周之后,道门不传,诸子兴家,再后道门绝迹,转为道家,其后,儒家独尊大兴,西方佛法传入,至唐而盛。儒释道三教相互扯皮,相互争风,搞得中华大地遍是蝼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千年间,成就诸般血泪轮回演义,凡民自不免悲泣,而上位如皇家亦难逃惨终。” “恩……” “因此,以星元世界史鉴之,九重皇穹天诸仙的命运,将各有不同,如三清,虽有封神一战孽因,但其三人类似于冒险者,远隔俗世,以人之心修那自然大道,拥大力只具野慧,不具群慧,其结局将是天人五衰,高处不胜寒,冷寂而逝。就如那金猴五色石灵,本命在自然,但却被收入佛门,此乃格格不入,拾末弃本,大道不生之象,好在危难已解。至于玉皇大天尊一行,与天齐笀,与地齐辉,他们将有内外两重厄难……” “哪两重?” “皇穹天虽是仙道,然制却俨然儒门世界。星元世界地球,儒在朝堂,帝王尊贵无极,便是垃圾和儿,亦是大天尊或天子。儒在民间,越老越尊,初生者无有地位。所以,地球几千年,衍尽儒制世界诸般变化。以此观之,皇穹天玉皇大天尊及一干大修行者将为外力辗碎。” “不可能,有清净天西天如来逝例在先,皇穹天诸仙又执先攻击,仙兵利器一大堆,怎会被辗碎。”太虚四灵不相信道。 “小子可不是开口胡说,儒制世界,军器再先进也没用。地球古中国史上,最富强之大宋王朝,军甲不仅先进,地盘和臣民亦是胡民大金不知几倍,结果如何,堂堂一个大国,给一个化外小国打穿,连最尊上的两个皇帝都被捉去。” “有这种事?” “儒制世界。外衣非常华丽,诸多妙理极具惑。可惜,马屎外面光,内里尽糟粕。只要历尽三百年时光,便知儒术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地球古中国历代王朝,民间富不过三代,更有‘老不死,家不兴’的民谣。缘何如此,儒家理念,百善孝为先。这没有错,可惜。儒学处理不好孝与发展地关系,不仅如此,还发展到一个极端地地步。一家之中,老太爷,便是老得懵懂了,也是一家之主,也拥绝对话事权,老太太亦是一样。这样的一个家庭,活力可知,少年儿孙便有诸般兴家举措。都会因为不合孝义,难有发展余地。朝堂也是一样,帝王举纲,才识不一而足。万事随心。然一国之大事,哪能这样处置,于是祖宗成法便不可变。开国时治千万人的国制。在两百年后,国人增至数千万,还复用祖制,湖装海水,湖焉得不决堤,其国又焉得不败。如此民间因极孝乱法,朝堂以古非今,不思变法,不会变法,更多意外因素,王朝遂尔更迭,更迭原因,生民起义,大湖決堤,或是国弱如斯,调度糟乱,招来外人觊觎。” “玉皇大天尊不弱,调度也还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