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九十章 了不得的年轻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了不得的年轻人 (第2/2页)

 “说来惭愧,此次颍州不失除了城中父老鼎力相助外,其实很大功劳要归于蒙城知县李奕,此人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告知于我,闯贼很可能南下两淮,叫我等做好迎敌准备,我听他建议之后这才修缮城池组建团练。如果没有他的提醒,我根本守不住这颍州城。”尹梦鳌胸怀坦荡乃是真君子,对于提携后生晚辈也不含糊,况且李奕此等人才是真的值得他这样去做。

    “此人眼光独到,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洪承畴心中暗暗记下李奕姓名,他日有机会必需当面考校一下,看看此人是否真的像尹梦鳌所说的这么优秀。

    两人接下来就出兵凤阳的事情进行了一番详谈,洪承畴虽为五省总督,可事实上他身边并没有多少部队,满打满算才五万余人,最为关键的他还需要等各路大将前来,贺人龙,左良玉等大将都还在路上,不过此时洪承畴最想等的恐怕是还在山西境内的曹文诏。

    “砰砰砰。。。”就在两人详谈期间,房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虽然谈话被打断,尹梦鳌甚为不悦,可他知道要是没有要事,底下人在这个时候是万万不会打扰自己的。

    “大人,有蒙城来的加急文书,请你过目。”侍从进到屋内躬声说道。

    “哦,蒙城来的?”尹梦鳌闻言接过文书之后立即撕开信封,展开之后发现比普通公文要长上许多,细看之下之后立即拍手叫好。

    “醒如兄何故如此?”洪承畴见尹梦鳌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出言问道。

    “彦演兄,你看过之后就知道了。”尹梦鳌说完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一旁的洪承畴。

    洪承畴接过公文一看立即被信上的内容所吸引,信上详细记录了蒙城之战和庙山之战的经过,李奕知道这时代的人,普遍对数字不敏感,以至于很多官方报捷文书上,不时出现什么‘伏尸百里、斩首数万’之类的夸张词语,便特意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图表,将双方的兵力对比表示出来,并且绘制了战场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只要是稍微懂一点兵事的人都能知道这仗是怎么打的,而且是怎么打赢的,同时李奕也明确的指出流民军已今非昔比,如今他们有完整的编制和良好的指挥,如果还心存大意未必能在他们手里讨的到好。

    洪承畴是用兵的行家,一看这文书脑海里立即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战场排兵布阵图,当看到最后李奕带人雪夜下庙山,烧了流民军数十万石粮草之时,纵使他位高权重也激动不已。

    “此人有勇有谋,敢想敢为,真是个人才,大胜之后不畏首畏尾,仅带数百人就敢深入敌营,烧了数十万敌军的粮草,与那李塑雪夜下蔡州相比也毫不逊色啊,醒如兄,我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这个年轻人了。”整篇报告数据丰富,调理清晰,而且信中注明反贼头目紫金梁正关押在蒙城大牢,洪承畴丝毫不会怀疑李奕虚报军功,洪承畴读完放下手中的文书对着尹梦鳌感慨道。

    “这个好办,我立即修书一封叫那李奕立即来颍州一趟,彦演兄可当面问问他对眼前的局势有何看法,你看如何?”尹梦鳌看洪承畴有如此兴致,不禁建议道。

    “好,那我就见一下这个了不得的年轻人。不过这文书我要借来一用,醒如兄不会介意吧?”洪承畴抖了抖手里的文书后说道。

    “一篇公文而已,彦演兄尽管拿去便是。”尹梦鳌挥手说道。

    “来人啊,把这文书赶紧送往京城呈皇上御览,记住用八百里加急。”洪承畴把文书递给身边的随从后不忘叮嘱道。

    洪承畴自知此次凤阳事变,崇祯皇帝必然大怒,自己这五省总督必然脱不了干系,这篇报捷的文书虽然不能解崇祯皇帝的心头之恨,可毕竟能让崇祯皇帝消消气,闯贼一路南下,所过州县不是固城待守就是城破人亡,个别州县纵有斩获可数量太少,蒙城之战李奕率众击溃贼军上万,俘虏斩杀敌军数千人,更难得是擒获贼首一人,有了这些功劳算是给整个江南战事挽回了一点脸面。

    一匹快马从颍州出发朝东奔去,颍州离蒙城两百余里,骑手沿途马不停蹄一路疾驰,终于在当天深夜赶到蒙城。李奕拆开文书之后赶紧叫起已经睡下的吴为商讨此事。

    PS:洪承畴和尹梦鳌到底有没有交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甲鱼仔细查阅了资料,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而尹梦鳌是万历四十三年举人,所以两人很可能在万历四十四年同时参加科举,只是洪承畴考中了而尹梦鳌落榜了,至于两人见没见面那就不得而知,甲鱼在此也是发挥想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