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8章 九江郡守的诡谋 (第2/2页)
着朝廷旨意刚下,立刻募兵十万,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我觉得可行。”邰兴宇又补说道。 可是宋迪却不这么想,他把玩了一会圣旨,又看了看朱永昌送给自己的亲笔信,信上写的很清楚,让他辅助王镛,平叛豫州以东所有叛乱,也就是说,这其中包括了鲁王。 可朱永昌力扶华妃之子,河南王王瑛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已闹得兵戈四起,此时又要把自己拉上他那艘破船上,宋迪不得不考虑一下,权衡利弊,跟着朱永昌,真的能够荣华富贵吗?一旦兵败,死的,可不仅仅是他朱永昌,自己也会跟着倒霉。 更重要一点,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压上去,到底值不值? 宋迪起身在屋内踱步,已目前的形势看,北广王在河北,拥兵多达三十万,雄霸一方,迟早要跨河一战,而山东之地,鲁王虽然兵力较弱,可他毕竟是老皇帝子嗣里最年长的一个,又曾得到老皇帝加冕,坐镇鲁国,眼下鲁国虽然还不起眼,可迟早是要与中央朝廷一战的,如果鲁王真的取胜了,那么,自己就会跟着朱永昌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如果自己加入鲁王,已鲁王目前的状况,一定会对自己信任有加,若如此,自己必然要站在洛阳朝廷的对立面,这中间的权衡利弊,宋迪必须摸清楚。 他始终闷头不语,一门心思的来回踱步,思考利弊,一旁的邰兴宇见宋迪顿住了之前的话头,心里明白,宋迪并不想跟着朱永昌手底下做事。 听说豫州刺史王镛,虽然是一个落魄王爷,但是为人却骄横霸道,臭名昭著,如果宋迪跟着他出兵徐州,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 邰兴宇索性换了个话题,苦笑道:“鲁国虽然弱小,可我听说,新任鲁国尉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训练出一支六万余人的部队,其士气,装备都很精锐。”
说到这,邰兴宇故意顿住话头,扭头看一眼宋迪,宋迪这时踱步的步伐也顿住了,凝神望着邰兴宇,邰兴宇又道:“新任鲁国相萧圣倒也是个人才,能够负担起这么大一笔费用,仓促间组建起五万人的新兵部队,可见鲁国的财力,物力,人力都很充足,唯有一点,他们需要更多藩镇,更多军队的支持,此时如果将军能够投奔鲁王,必然会得到鲁王的重用与信任,未免不是件好事。” “可鲁国,毕竟只是一阵诸侯,怎能和洛阳的朝廷抗衡?”宋迪言不由衷的敷衍一句。 始终默不作声的贾凡忽然仰头大笑,笑声中多了一丝沧桑,好一会,他苦着脸说道:“河北势力不容小觑,北广王拥兵三十万,济北王坐镇并州,兵马也不下十万人,其势力可能还会有所提升,就连凉州,汉中,蜀州,揚州,兖州,徐州,青州都相继叛离,洛阳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朝廷,他已经号令不了四方,即便朱永昌有能力调集荆州,豫州,以及河南,河内等地的兵马作战,也只是螳臂当车,毫无作用,将军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贾凡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是宋迪幕府中最出色的谋士,也是宋迪最信任的谋士,此时他都赞同宋迪支持鲁王,而不是洛阳的伪朝廷,宋迪终于暗下决心,将朱永昌送来的竹简顺手扔进火盆里,这才大笑道:“我意已决,二位不必多虑。” “想要投奔鲁王,我们有一道最大的障碍要破,那就是姜氏。”贾凡掠髯笑道。 “姜氏在鲁国已经根深蒂固,姜泰身居鲁国尉,姜桓又坐镇徐州,如果他们父子联手,恐怕很难铲除。”宋迪不无忧虑的叹口气。 “我有一策,愿意献给主公,望主公明鉴。”贾凡拿起桌上的茶杯,三个茶杯,按造鲁国,豫州,徐州三个方向摆放整齐,这才笑道:“主公可休书一封,明言九江郡投奔鲁国的诚意,先看看鲁王对将军的态度,而后,我们假意周璇安东大都督王镛,让他从鲁国过境,一旦他和鲁国之间发生摩擦,姜泰必然回军,等他回军,我们便可乘机取势,兵进鲁国了。” “鲁王,真的会听信我们的意见,贬爵姜泰吗?”宋迪还是有些忧虑。 贾凡肯定的点点头:“姜氏树大根深,如果再有徐州牧姜桓加入鲁国阵营,鲁王一定会对姜泰有所顾忌,所以,鲁王必然会趁机削掉姜泰的鲁国尉一职,洗掉他在鲁国的心腹,这样,我们兵进鲁国,又有九江郡和庐江郡作为后盾,何愁鲁王不会重用主公呢?” 听到贾凡的话,宋迪略微点了点头,狞笑着说道:“徐州之地,我也要定了!哈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