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初辽东问题 (第4/4页)
]《明太祖实录》卷三七洪武元年十二月壬辰条,《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世家》十七年十一月丁未条。按:高丽洪武三年始行《大明历》,此仅略言。 [2]《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世家》十八年五月甲辰条。 [3]《高丽史》卷四二《恭愍王世家》十九年七月乙未条。 [4]《明史》卷三百二十《朝鲜传》。 [5]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一《赠高丽张尚书还国序》,《四部备要》本。 [6]《明太祖实录》卷八五洪武六年十月辛巳条。 [7]苎布系高丽土产,见《大明一统志》卷八九《朝鲜·土产》。后朝鲜以苎布贡明为常制,见万历《明会典》卷一零五《主客清吏司·朝贡一·东南夷上·朝鲜国》。此处献苎布于北元,当为承认宗藩关系之意。 [8]《明太祖实录》卷八一洪武六年四月癸巳条。 [9]《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 [10]《高丽史》卷三八《恭愍王世家》三年六月辛亥朔条,十一月丁亥条。 [11]权衡《庚申外史》卷下,《学海类编》本;《高丽史》卷四零《恭愍王世家》十一年正月甲子条,四月丙子朔条,八月庚戌条。 [12]例见《高丽史》卷三九《恭愍王世家》七年五月庚子条,七月甲辰条;卷四零十二年四月壬子条等。张、方与高丽通使皆十次以上。 [13]《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世家》十七年八月乙未条。 [14]刘佶《北巡私记》,《云窗丛刻》本。 [15]《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七月壬子条记洪武五年十二年二十日语。 [16]《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十月乙酉条谢恩表。 [17]《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九月壬戌条亲谕。同条载使臣张子温七月二十五日到京,随即有亲谕及手诏,应即七月底八月初事。 [18]朱国祯《皇明史概·大事记》卷十一《朝鲜》,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一版。 [19]张子温四月自高丽出发,(见《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四月壬寅条)七月底到京师,而明使臣五月方到高丽,八月初朱元璋会见张子温时,明使臣应尚未归国,所言“疑惑”应非使臣受辱之事。 [20]徐达败报至京在五月,李文忠在六月,见《明太祖实录》卷七三洪武五年五月壬子,卷七四六月甲辰条。 [21]《明太祖实录》卷六一洪武四年二月壬午条、卷六七洪武四年七月辛亥朔条。 [22]关于明军北渡后作战情况,据拙文《明初定辽都卫与辽东卫新探》,待刊。 [23]《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九、一九四二三引《经世大典》。《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则作“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与“沈阳等路军民总管府”。 [24]《高丽史》卷一三零《辛传》二年六月高家奴书信。 [25]《高丽史》卷四二《恭愍王世家》十九年十二月丁巳条。 [26]《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世家》十八年正月辛丑条。 [27]《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世家》十八年十一月戊午条,卷四二之十九年二月壬午条,十二月癸酉条。 [28]《明太祖实录》卷六六洪武四年七月末条。 [29]《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三月庚戌条。 [30]《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 [31]《辽东志》卷五《官师志》陈玉传,《辽海丛书》本。 [32]《明太祖实录》卷一零二洪武八年十二月末条。 [33]《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年十一月乙亥条。时仅有定辽都卫,“都司”之语,定系润改。 [34]《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九月壬戌条亲谕。同条载张子温七月二十五日到京,随即有亲谕及手诏,应即七月底八月初事。 [35]《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七月壬子条记洪武五年十二年二十日语。 [36]《明太祖实录》卷七六洪武五年十一月壬申条。 [37]高丽使臣远赴北平打探军情,非为北元,当因明军此时由辽西出兵辽东,北平府军情仍为高丽切身之事。 [38]《明太祖实录》卷七六洪武五年十月甲午条,《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七月壬子条。 [39]据拙文《论明初辽东牛家庄之战》,待刊。 [40]《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七月壬子条记洪武五年十二年二十日语。 [41]《明太祖实录》卷八一洪武六年四月癸巳条。 [42]《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二年六月辛卯条,二十三年二月甲子条请路表。 [43]《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三年六月壬子条。 [44]《高丽史》卷四四《恭愍王世家》二十三年四月戊申条。 [45]《明太祖实录》卷九八洪武八年三月丁卯条:“高丽国遣宗薄事崔原来告哀……言其国有金义者,奉使贡马,行至只县,遇朝使蔡斌、主事林宝周,遂杀斌而执宝周以还,罪当死。已诛义而籍其家。上疑其诈,命拘原。”《高丽史》所记应近实。 [46]《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四月壬寅条。 [47]《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二十一年九月壬戌条。 [48]《明太祖实录》卷七五洪武五年七月庚午条。 [49]叶向高《四夷考》卷一《朝鲜考》,《宝颜堂秘笈续集》本。 [50]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卷一,《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一集》本。 [51]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本。 [52]由《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六站字韵引《析津志》载沈州(今沈阳)至洞仙的沿路驿站知,开州站位于东京(今辽阳)东南四百里,即今辽宁凤城。其自古以来即是辽阳至朝鲜半岛的必经之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