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横筝为乐 有酒当歌 (第1/2页)
残阳已入远山,夜幕已至,谯县之地正是华灯初上,极尽繁华。 谯县一地乃属沛国。沛国乃豫州四国二郡【沛国、、陈国、梁国、鲁国、颍川郡、汝南郡】之一,领相县、肖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铚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二十一县。谯县一地不过是沛国二十一县之一,不是沛国治所所在,更非名城古都!按常理言之,谯县本该是座偏野小城。然而实则不然,这谯县一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千八百年前出了一个贤君成汤,成汤何人也,大商开国之君,儒家倍为尊崇上古圣王之一,其影响之大,声名之盛,非同小可;其后大汉开国,运筹帷幄张子房,沙场征战夏侯婴,俱是开国功勋、建国名臣。及至当今,又有宽厚仁爱曹季兴。有着这些古今名人为谯县振名,使得谯县声名远播,慕者甚众。再加上此地又是豫州刺史部所在,昌盛繁华也就自在情理之中!综上所述,谯县昌盛繁华似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实则不然,谯人尽知,谯县之地能有今日之繁华,皆拜公子羽飞所赐,十二字方略之功!若无公子羽飞,若无十二字方略,谯县之地岂会有今日之繁华! 叶羽飞淡然随意的走在大街上,心中颇为诧异!根据自己承袭的记忆,这谯县之地虽不苦寒,却也不算富庶,更是绝对说不上昌盛繁华!然而今日一见,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大街小巷之中俱是人来人往,呼喊叫卖欢歌笑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颇有挥汗如雨,舞袖成云之感! 看着叶羽飞愕然诧异的神情,郭嘉微笑着说道:“谯县商贸云集、百业俱兴;有如今的昌盛繁华!皆拜羽飞所赐!” 叶羽飞颇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不由得问道:“谯县昌盛繁华,为何拜我所赐?”” 郭嘉笑着解释道:“若无羽飞的十二字方略,谯县之地岂能如此繁华!” “十二字方略”叶羽飞不由得好奇的问道:“何为十二字方略?” 郭嘉哑然失笑,道:“十二字方略:修道路,建市集;减税赋,励工商。不是去年三月,在颍川之时,由你提出并上呈舅父的吗?” 叶羽飞闻言略显尴尬,自己尚未完全容纳叶风的记忆信息,以至闹出如此笑话。 叶红袖看见叶羽飞尴尬的样子,连忙柔声辩解道:“公子大病初愈,以前之事,略显生疏,也是在所难免!” 郭嘉闻言,十分赞同的说道:“红袖言之有理,羽飞你大病初愈,以前之事,略显生疏,也是极为正常,待时日一长,也就自然熟悉明了!” 一行三人,边走边谈,不经意间已然到了“有酒当歌”! “有酒当歌”是谯县最为盛名的酒肆、歌坊、百戏园,有美酒佳肴、清歌妙舞、眩人百戏。也是谯县子弟游玩消遣的首选之地。当然,能进“有酒高歌”娱玩消遣的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名门贵胄,不是名门贵胄就是富贾豪商,“有酒当歌”子地,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意游玩消遣的! “公子光临,未曾远迎,还请公子恕罪!”郭嘉似乎是“有酒当歌”的常来贵客,刚到门庭,就有一名面容清秀衣绘兰花的侍女躬身相迎。 郭嘉轻摇折扇十分爽朗的笑道:“小兰,请为我等三人寻一幽静雅致之坐席!” 小兰躬身应诺:“妾身知晓,公子请!” 三人鱼贯而入,在边庭角落之处找到一方坐席,悠然入座。此时,庭中前沿的艺台之上一些眩人正在表演飞丸掷剑、吞刀吐火。 郭嘉一边观赏百戏,一边说道:“这百戏之技,颇有精彩独到之处。羽飞切莫错过!” 叶羽飞观赏片刻,随即了然:这飞丸掷剑、吞刀吐火的百戏之技不过就是后世的杂技。然而,就这些百戏艺人的技艺来看,即便与后世相比,只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这古人闲暇消遣之事,也并不像后人所想的那么穷乏! 片刻之后,百戏之技便已宣告结束。一名面容秀美身穿彩凤华衣的女子轻盈等台,温柔秀雅的说道:“诸位公子宾朋,请欣赏下一曲目《黍离》,奏者师敏,歌者师妃瑜!” 顷刻之后,两名素装白衣的女子,一前一后轻盈而来,如水流山涧,又如花落闲庭!前者年约双十,束发及笄,轻纱遮面,怀中抱筝,当是奏者师敏;后者豆蔻年华,束发未笄,袖手登台,该是歌者师妃瑜。 二人登之后,庭中宾客尽皆愕然!就连郭嘉也是甚感惊讶:“歌之《黍离》,奏者弹筝!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郭嘉的话实在并不奇怪,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言亦非夸大言辞。 筝,华夏民族古乐器之一,有乐中兵者之称,所谓:横筝为乐,立地成兵!说的就是“筝”。“筝”属弹拔乐器,音域宽广,音色高亮,其声铮然凛冽,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和张力!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最为流行,所以又有秦筝之说。而在同时期的齐国,却盛行鼓瑟,所以又有齐瑟之称。所谓秦筝齐瑟,其实就是在秦国流行的筝和在齐国盛行的瑟!筝瑟这两种乐器在秦齐两地倍受推崇!秦地民风强悍,性情慷慨,筝音铮然、凛冽高亮;齐地民风文雅,性情温和,瑟音舒缓、优美柔和;所以又有‘秦筝慷慨,齐瑟和柔’之说。由于筝的音域宽广、音色高亮,使得筝这种乐器可以弹奏多种类型的曲目,却独独难以弹奏《黍离》这样沉郁哀伤的曲目!这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