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走队 (第2/3页)
,那就是我的过错。科考也许终生无望,但投入郑知府的门下,也是一条进入仕途的办法。” 俺投入你门下,正是为了做官的。 富弼无言,果然是一个yīn人。 “行,说吧,除这个韩信之策,还有他策?” “若不用此策,那就麻烦了,让在下想一想,郑知府不喜欢用外人的力量,但邀请倭国派出使者来我朝谨拜,算不算借用了外人的力量?” “不算,那是朝拜。” “郑知府可以托王内shì邀请倭奴国派使过来,我朝虽是为矿藏之事,但派了使节过去倒是真的,他们不派使节回访,也是对我大宋的藐视。” “还有什么好藐视的?”郑朗讥讽道,可明白仝明的用意,又道:“这是一策,可起的作用不大。” “先听我将话说完,还有一策,郑知府打了草,也惊了蛇,如今之计,收一收,马上宣判李用德等人的处决,他们会心安。再者听郑知府说矿有数十处之多,能否多放出数矿,让他们为之心动。一安一拉之间,暂时不会危害到倭奴国矿藏的安危。在下认为,这才是头等大事。” “嗯,你说的有理,富兄,等下回去后,你将这几十人依律判决吧,秋后问斩。” “郑知府,明日钱地可以全部付到州衙,大约春天郑知州就要大治杭州,然而大户们能解决,法海们却无法解决。他们不解决,连西湖后面治理都无法进行。所以郑知府让人唱白蛇传……” 富弼咦了一声,这个yīn人果然有些本事的,居然看出郑朗放出白蛇传唱本用意,这个用意自己还是过了好久,郑朗做出一些提醒,才领悟过来的。 不简单啊,这个yīn人。 “让我想一想,真不行秋后吧。” “属下也认为到秋后为妙。” “不得以属下自称,我还没有收你为门客呢,你这几条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 仝明愁眉苦脸地想了一会儿道:“真没有他法,他们的根一半扎在倭奴国,那边不动,仅在杭州动,不行啊。要么,我与他们多多亲近,看能不能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也罢,但你要小心。” 既然要做内探,不能再逗留,说完仝明立即离去。 富弼看着他的背影说道:“这个人倒有几分本事。” 地位不一样,看待问题眼光也不一样,若是仝明挤到朝堂里担任重职,以他这种不计手段做法,富弼会很反对的,不过做为门客,确实是一个帮手。郑朗道:“不能小视天下人,有本事的人很多,不一定非得中进士,比如张元吴昊。” 提及这两人,富弼不能言,不服气不行啊。 商议一会,富弼也离开。 郑朗对王原说道:“你去将那个郡主喊来。” “喏。” “官人是……” “娴儿,你又在乱想。” “妾没有啊,只是不解刚才你说的不用那个韩信之策,又要喊她。真若是官人将她纳入门下,也不是不能,她是郡主,虽是一个岛国的郡主,地位也十分尊贵,纳入郑家是郑家的光荣。” “你知道就行,她是郡主,再怎么说也是郡主,怎么可能会做我的小妾,不要胡思乱想,对这个国家我没有多大好感。”光荣啥啊,这些倭人,倒贴他一千万贯,也不会纳之。 崔娴只是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 “开心是吧,不再担心我象别的士大夫,家中养有几十个家妓。” “你真喜欢,养就养,但不能养几十个。”崔娴心虚的说。 “去,别与我玩心眼儿,杏儿,四儿,环儿。” “官人在。” “从今天起,到你们陪宿,每人一月一旬。” “那不对,”环儿说。 “哪里不对?” “一人一旬,一月只有三十天。” “某一个人不用管她啦。” “爹爹,什么叫陪宿?” 崔娴翻了一个白眼,道:“女儿不小哪,你说话也不注意。” 郑朗也翻白眼,还没有三周,有什么好注意的。 俺是穿过来的,女儿不是穿过来的。 笑闹一下,延子与通译被带了进来。 “见过郑知府。” “坐。” “不知郑知府找我有何事务?” 说话十分不方便,什么都要通译来翻译,郑朗道:“找你有两件事。” “请明示。” “自唐朝后,你们国家发生了许多事,我们中国也发生了许多事,除民间商贸交往外,两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互派使节。我想提议,邀请你们天皇派出使者,来我们京城,参加我们陛下。” “这个好啊,”延子眼睛放起光,与中国打交道划算,回赠厚,还指导技术,来杭州时久,看到许多好东西,看能不能央请宋朝皇帝将这些技术也传授给自己国家。 不是她想得美,是中国喜欢做这个冤大头。 “另外一件事,感谢你们天皇对我们使者的招待,因此,我特地送一幅字画给他。” “谢过,”此事延子也听说过,为得到他的字画,北边那个皇帝契丹特地派人偷窃,只是此人不喜赠送人字或者画,听到他的字漂亮,可没有几个人得到过。 今天给自己叔父送字,也是一份厚厚的情义。 郑朗也不想送,没有办法,牵连太广,自己只好这样做。拿出一张藤纸,在上面写了白居易的,不要给高深的诗歌,倭人与高丽人看不懂,只有白居易的诗歌浅显易懂,因此在这两个国家内,白诗流传甚广,杜诗与李诗,他们反而很陌生。又画了一幅仙子图,杨贵妃成了仙子,成了真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