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名传陈留 (第1/2页)
“岂有此理!” 后将军袁术的军帐内,袁术听着心腹关于多路诸侯秘见袁绍的报告,大发雷霆。 我乃嫡长子,你袁绍只是庶出,凭什么由你出任盟主? 论名声,我承认,你名声大!光名声大有什么用? 论官位,我比你高出几级! 论地盘,我有荆、豫两州数郡,你仅仅是渤海一郡! 论兵力,我此次带来三万兵马,孙坚上万兵马、堂弟袁遗的两万兵马也归我统辖!而我地盘上的人马,更是高达十三万!你才万余人马!怎么和我比? 凭什么由你出任盟主? 还这么鬼鬼祟祟的! 你到底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你能给的,我也给的起! 袁术气愤的挥手,示意美姬倒酒。而那美姬已经全身分抖! “滚!”袁术一手夺过酒壶,暴喝。美姬连滚带爬,惶恐的出了营帐。 “主公!”另一心腹进帐,禀道:“北海郡都昌令求见。” 袁术剑眉一皱,难道是孔融派来的?他可是秘见了袁绍的。也罢,先听听他要说些什么。“见!” “诺!” 片刻后。 “都昌令见过后将军!”卫铭拱手道。 “孔太守有何话传达,说吧!”袁术不待见的道。 “将军误会,下官此来,孔太守并不知情。”卫铭说道。 袁术脸色一沉再沉,握起案前竹卷,展开阅看,不再答话。与你小小的县令,没有话说,自请便吧。 卫铭暗中苦笑,这袁术,果然与传言中的一样,势利眼。 “下官虽然是孔太守下辖官吏,但是久闻将军声名,特来投效!” 袁术抬眼,看向堂中站立的青年。想不到,我的声名竟然传到了青州,更能令这都昌令千里来投,看来我的名声并不比袁绍差。 袁术脸色转睛,“你来投本将军,孔太守那可说不过去。” “良禽择木而栖!将军声名远播,青州诸县早有心投效。下官此来,只为投效明公,不惧上官威胁!”卫铭义正严词。 袁术微露笑意,好一个‘只为投效明公’!“都昌令此行,带来多少人马?” “包括下官在内,共四十二人:两位魂武将,四十位魂武师!”卫铭答道。 “哦?”袁术一愣,小小都昌县居然有如此兵力! 都昌县没有军队,比不得各镇诸侯,不是刺史就是太守,直接掌控军队。 一个县能有四十位魂武师,已经是非常难得。更有两位魂武将,实在是罕见!这等战力,恐怕一些实力弱的郡,都比不上。 尽管对我来说,这点兵力不算什么,可是他能来投我,足见天下县令的心。拒绝它,就是寒天下县令的心!毕竟,县令才是直接掌控地方的官员。若能争取他们的心,对我来说,是大有益处。 “都昌令一路辛苦,入帐休息去吧!”袁术笑说道。 卫铭站着未动,看来,袁术还是很精明的,并未因为我的投效而头脑发热,对我推心置腹。 “将军,下官在来的途中,听闻各路诸侯悄悄议论盟主人选。”卫铭说道。 袁术看过来,之前对袁绍就任盟主只是推测,现在有人切实的听闻,正好问问。“有德者居之,私下议论,不义。”袁术的态度很随意,显的漠不关心。 卫铭心中一笑,摆出这么一副漠不关心的架式,分明就是在乎!表现的越随意,越是在乎。吃定你了! “各路诸侯的议论非常谨慎,下官也只是碰巧听到一些口风。他们要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现在,此事已经风传陈留城。”卫铭谨慎道,现在是关键时刻,说话更要谨慎,不能有漏洞。袁术毕竟不是庸俗之辈。若说我直接听到他们讨论盟主人选,一眼就会被看穿,我哪有那个资格? 袁术的脸色又阴沉了。 “下官认为,这是各诸侯的毒计!”卫铭说道。 袁术看向卫铭,很是关注。 “当今天下,将军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若说就任讨贼盟主,非将军不可!论出身,论声名,论兵力,论才智,唯有将军一人可选!然而各诸侯推选渤海太守为盟主,实乃用心险恶!” 此来多方打听,已经获得各诸侯的兵力消息。虽然各诸侯都有虚报,但是袁术宣称十万,袁绍只是宣称三万,明显兵力不如袁术。 卫铭续道,“渤海太守兵力少,能力不如将军,他出任盟主,自然就驾驭不了各诸侯。盟主,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虚职;各诸侯也就可以自行其事。而若将军出任盟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