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狐假虎威 (第2/2页)
步从后面走了出来,目光在所有的大臣身上扫过,然后才走上了龙椅。 这是朱高熙第一次见到朱元璋,自己的皇爷爷,无数次听说过的名字,用如雷贯耳都不足以形容。 出现在朱高熙面前的是一位老者,花白的胡子飘在胸前,梳得一丝不苟。精神矍铄,目光如电,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当朱元璋坐到龙椅上,下面的大臣统一的撩起自己官服的下摆,整齐的跪倒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伸手虚扶了一下,朱元璋淡淡的说道:“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看起来很简单的仪式,窗子后面的朱高熙看的目不转睛,脸上满是震撼。这里不是谁家的大殿,而是天下的大殿,掌控的不光是这些人,而是天下万民。 在仪式过后,皇太孙朱允炆也从后面走了出来,站到龙椅下面中间的平台上,也就是陛上面,看着这些即将成为自己臣子的大臣们。 百官又给朱允炆见礼,朱允炆却不去看他们,而是在人群里不断的寻找着,寻找着那个给自己带来不小压力的人,燕王朱棣的次子。 朱高熙看着朱允炆,与迎接自己的时候不同,现在的朱允炆身上居然带着几分威严。目光逡巡间,没有人敢与之对视。 不过朱高熙却差点没笑出声了,看着站在半截台上的朱允炆,在看看他身后仿佛兽王的朱元璋,朱高熙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四个字:狐假虎威! 朱元璋是兽王,是猛虎,猛虎过处,百兽震惶。即便是朱高熙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和朱元璋对视的勇气。那双略带浑浊的双眼,射出的不是目光,更像是利剑,直刺人的心底。
至于朱允炆,朱高熙觉得那就是一只狐狸,一只躲在老虎身边的狐狸。自允聪明,自允智计无双,自允天命所归,觉得自己一代圣贤,能够削藩拓土,开万世之基业。 朱高熙心里很清楚,朱允炆绝对是一个眼高手低之辈,薄情寡义,阴狠毒辣,绝对算得上是一只狐狸。如果不是这种性子,他也不会那么对他的几位叔叔。那一句:不要让朕背上杀叔叔的罪名,足以说明其心性。 那些王爷何罪之有?拥兵自重?朱允炆一道旨意,人家就交出了兵权,并没有公开造反。可是那些王爷呢?囚禁的囚禁,被杀的被杀。 削藩、削藩,削去藩王的势力也就行了,为什么要对自己的那些叔叔痛下杀手?或许在朱允炆看来,不能有人压在自己的头上吧!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朱高熙嘀咕了一句:“或许没有老虎,你这只狐狸,应该也能称王吧!” 可惜了!你的那些叔叔并不全都是任你宰割的牛羊,北方就有一位,我的父亲,大明的燕王。 没有找到朱高熙的身影,朱允炆有些失落,静静的侧身站在那里。他是来听政的,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没有朱元璋的询问,朱允炆是不能轻易开口的,即便是自己对政事有自己的见解。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太监喊了一声,然后就退到了后面,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另一半要到退朝的时候了。 众人大臣站直了身子,几位御史跃跃欲试,更多人则是看像朱元璋的玉带。可是这次愿望注定要落空了,朱元璋没有像高兴的时候那样,将玉带提到自己的胸口,也没有像生气那样,将自己的玉带压到腹前。 反而像正常的摆放,将玉带放在自己的腰间,至于表情上,那就更看不出什么来了。甚至朱高熙觉得,朱元璋玉带的习惯就是故意的。经历了百战余生的朱元璋,面度什么事情不能做到处变不惊?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估计是不想听到大臣们呱噪,朱元璋就把腰带压下去,有心情听一听的时候,就把腰带提到胸口。 朝堂上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朱元璋这一手,把诸位大臣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 “怎么了?没有人有事情吗?这么大的国家,难道就一点事情都没有?好事没有,坏事也没有嘛?”朱元璋清冷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不带一丝情绪波动的传入了每个大臣的耳朵里面。 朱允炆一愣,直接抬起头,常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允炆更清楚,自己的皇爷爷这是对什么事情不满了,难道是许观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