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鬼经_第一百五十六章、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传说 (第1/2页)

    叶无缺和杨勉来到了档案馆,两个人直接就一头扎进了里面,开始寻找起与盘蛇岭有关的传说,叶无缺听自己的师父说过,世上的传说,十有都是真的,顶多是后人艺术加工了一下而已。

    而且越是古老的鬼魂,与传说的关系也就越为紧密,一个地方的地志往往可以跟传说互相验证,找出鬼患的根源所在,叶无缺可不信,盘蛇岭上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一辆青铜战车,肯定有缘由的。

    叶无缺在资料堆里翻了半天,可是却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找到了!”就在叶无缺埋着头继续找的时候,杨勉忽然兴奋的喊道。

    叶无缺忙走过去,只见杨勉手中拿着一份发黄的档案,两个人仔细研读了一番,发现这个县城曾经几度易名,而且每一次易名都跟盘蛇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明朝时期,盘蛇岭最早时叫做祭天台,据县志记载,得名的原因,是因为盘蛇岭当初看上去像是一座巨大的圆形祭坛,顶部不仅光滑平整,而且还立着一块像是卧牛形状的巨石,从远处看就像是再用祭品供奉上苍,当时的县官,每一年都会来此祭拜,求个风调雨顺。

    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开山修路之后,山顶的巨石忽然一夜之间不知所踪,至于在修路期间发生了什么,却记载的极为模糊,只用“鬼神作祟,萨满巫师做法,督抚以官印镇之”一笔带过,至于哪个萨满法师,哪个督抚,怎么镇压的却完全没有记载,完全是一笔带过。

    而飞车所说的太平天国,这件事情确实也有记载,不过却跟飞车所说的完全是两回事,完全不挨边,当年只有一小股太平军躲进了县城,可是坚守了不到一个月,就缺粮少药被全部镇压。

    叶无缺对杨勉使了一个眼色,杨勉会意的点点头,把档案收了起来。

    看完了这份档案,叶无缺又走过去翻其他的东西,却发现档案柜内侧放着一个信封,鼓鼓囊囊的,好奇之下,叶无缺把信封拿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摞黄旧的照片,便一张张的翻了下去。

    在边上凑热闹的飞车,忽然拿过一张照片,笑着说道:“你们看这张照片挺有意思啊!”

    叶无缺凑过去一看,那是一张航拍的照片,看上应该有些年头了,还是黑白的,估计应该是日本鬼子弄出来的东西。

    从照片上看,盘蛇岭的全景并不是在对面山坡上看到的那样,如同一条盘踞山岩的巨蛇,而是在山岭上支出几个分叉,看上去就像是一条蛇,长出了四条腿一般,而蛇头的位置正好延伸在两山之间,配合周围的地势看上去就像是有一条被困在几座山峰之间的蛟龙,正在把头探到山外的大河里饮水。

    “锁龙局!”叶无缺脑袋里忽然冒出来一个词来,可随即反应过来,不对呀!盘蛇岭的路是后来修的,就算那条路像是一条蛟龙,也是人为造成的地势。

    “不是锁龙局,是潜龙局!”

    杨勉凑过来一看,仔细寻思了一番,忽然说道,叶无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这里最开始可能是一个隐龙局,在风水上没有明显的龙脉特征,就好像是一条隐匿了身形,蛰伏昏睡的蛟龙,却少了机遇,但是只要风云际会,也有可能一飞冲霄,成为真龙。

    此处县城,地处偏僻,而且物产也不丰厚,除了有些煤产,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日本鬼子为了煤炭,修山开路还说得过去,可是在康熙年间,在这个偏僻的地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修建一条盘山路,就耐人寻味了。

    飞车在一旁奇怪的问道:“兄弟,你们嘟嘟囔囔说什么呢?什么这个局那个局的?”

    叶无缺简单的解释了两句,说道:“如果顺着“隐龙局”的这个思路推测,清代应该有一个极为高明的风水师,发现了这里的隐龙脉,所以,朝廷才会调动民夫,把潜藏在地下的盘龙给挖了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潜龙缺水必死无疑,你再再找找,有没有连降大雨的记载?”

    “在这儿!”过了好一会,飞车翻出来一个大记事本,上面记录着:“康熙二十一年,连降暴雨一月,县城几成泽国,死伤无数,放眼望去,汪洋一片。”

    “没错了!时间上是吻合的。”杨勉拿出一张盘蛇岭的地图,在上面比划了一下,指着一处地方,说道:“这里是不是生死桥的位置?”

    飞车看了一下杨勉所指的地方,有回想了一下,确定的说道:“对!就是这儿!你怎么知道的!”

    “龙肋!”杨勉自言自语的说道:“看来,小鬼子挖山的传说也是假的,那个地方根本就不是什么空庙,而是有人故意打进去一道楔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