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小说文学价值,我们高估了凡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说文学价值,我们高估了凡人?(下) (第4/4页)

甚少,作品的写作个性显得更纯粹一些。

    后来凡人的流行度大涨,我发现百度凡人吧里,单章的点击,从最初的千余万余,到两万余,到九月份的四万余,直到现在,百度单章点击已经基本维持到七万上下,作品的影响力持续攀升。比如我,以我的亲身经历说,今天8月份我就在自己管理的歌者吧里跟众多熟悉的歌迷网友推荐了《凡人》,纯粹是出于好书值得更多人分享的考虑。书友推荐扩大了书籍的受众面,有一些负面的情况也出现了,从作品写到乱星海时期开始,读者参与《凡人》故事创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忘语的写作节奏偶尔会被打乱。作品的个性感开始有了起伏。

    也不是笃定说,写读互动必然只有恶劣影响。《凡人》读者群壮大之后,书籍写作上出现更多新意,先前忘语的写作是非常稳定的,节奏感和文辞水准都一直很均衡态,乱星海开始,不断有波形发展,偶尔会出现特别优秀亮眼的篇章,偶尔又会特别糟糕一些,其实客观的说,这样的情况,会比一直水平线状更好,说明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更多了。忘语的偶发性文采爆发有时非常惊艳,超出以前的水准,但是表现不稳定。

    忘语的叙事长才保留的前提下,还可以多多总结一下自己的写字心得,现在来说,忘语的整体水平就是“英才有余,大师未满”。可进可退,要说写作坚持的心志很强,获取更多书写突破,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如果懈怠,退步也是可以预料的。

    很多书友都对忘语的故事规模抱有巨大期望,而我对忘语,除了故事架构之外,还有更高的期待,诚心祝愿忘语戒骄戒躁,让自己目前来说并不糟糕的写作技术,在未来取得持续进步,最终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优秀层面去。

    (七)《凡人》一作,最根本的故事性特色

    但凡文字性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对于大千世界或者小我世界的观察所得,而后通过语言叙述表现出来。小说这个文学体裁,它和其他任何一个文学体裁所不同的是,它强调情节性,要求作品具备别致可看的故事叙述。任何一种文字作品都对文理性有一定要求,但是小说的说理方式,往往是讲究意在言外,要求不着痕迹。不然小说不就变质成了论述文?小说作品都带有作者个性化的痕迹,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在内,但是它却不显性于外,而大都是含蓄隐藏的。所以,它的感染力,更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特征,润物无声的特色。小说是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学方式,它接近生活本貌,但是又高度精炼,同时具有真实性和奇异性的特征,它的内容表现出来,就可以充分投合群众的猎奇心理,因此成为大众文学的最佳体制。

    然而须知,任何一个想要写书的人,必然是有了动笔的yu望,想抒发一下自己不写不痛快的表达欲。他想表达的东西,也希望能够被更多人理解,被更多人接受,于是,作品就会具有一些教育性特色,这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会具有感染力,从某些角度去看,感染力,可以顺利转化为教育性。所以冯梦龙给自己的系列通俗故事,干脆命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也就是他清楚的意识到了作品对于受众的影响性。这个思路就是吻合了我们对“书”的认识,书,就是教育人的东西。

    但是,从玄幻作品的创作上来看,却不尽然强**育性。这类作品****甚早,《山海经》《穆天子传》到稍后的《述异记》《搜神记》,都是带有浪漫特色的痕迹,这一类作品,普遍不会过度偏重作品的教育性特征,而是更偏向于刻画其离奇诡诞性,以求标新立异,让读者获得新异的阅读感受。因此,这类作品更偏重娱乐性。

    但是到唐传奇以后,这个东西就开始变形了,小说故事不断有结构变化,慢慢的开始带出一些富于教育性的特征。

    拿出《镜花缘》为例,《镜花缘》的故事写作就是立意于彰善恶,明美丑,辨真假,提倡真善美追求,并在作品里大肆赞扬正直高尚的人性,批评并讽刺人性邪恶面。镜花缘的主角,他会站在一个“举世混浊而我独醒”的立场上,高姿态的审视众生,进行善恶划分。书籍里的大量世态人情善恶两立,故事层次感非常明晰,所以布局就显得僵硬,强讽刺性之外,就难免带有强烈的说教意味,让故事性相形失色。

    但是《凡人》也讽喻现实,却完全不会给人类似的阅读感受。比方说,我先前分析过的,韩立纳妾的段子,乃至韩立参加乱星海炉鼎拍卖的段子,都是金钱买卖人体的纯交易。在“奴属”这个概念消失的年代里,人类个体还可以通过金钱购买,这样一个事情,其实它是非常具有讽刺性的,对于社会公平人格问题的烘衬。但是你读起来,故事就是非常趣味性、别致性的,尽管作者在写作表现上完全不加掩饰,真真切切告诉了你事情的本质,你还是觉得事情有趣,完全不会通过阅读,产生那种剧烈的善恶观,痛斥社会和人生。这就是《凡人》写作的一大优点,教育性特征浅淡,不强调作品的教育性,因此写作就更容易舒展和铺张开。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喜爱。而在喜爱的余暇,偶一回神,你才突然想到——原来,是这样啊……

    再举例以《聊斋志异》。聊斋处处鬼神,其实托神怪以言人。它的新异性,是世所公认的。但是故事的文言行文,给作品加了紧箍咒,阻碍的作品的流行度。所以我们对聊斋故事津津乐道,但是对于故事原文却不太了解。这个就是说,白话文学的优势,以及我一再强调的,时代写作,不能一味的强调回归文雅或半文白,因为通俗文学美不是肤浅的追求字句美,而是有更深刻的东西在内。你要做到妇孺皆知,能让更多人理解你的内容,这样才好。所以形式要求也是非常要紧的。无论作为故事载体的问句,还是故事内容本身,都要带有一定门道。就像我们为什么津津乐道《西游记》,调侃的说,故事里,有后台的妖怪都被后台带走了,没有后台的都被杀掉了,就是浅中有道,道在浅显好看的故事内容中。

    《凡人》当然是个有道理蕴涵的故事,但是它完全不强调说理,它不走文理化的路线,而是高度形象化,不断带出新奇别致的情节和场景,吸引读者持续阅读,并且,带动人的好奇心态——接着还会有什么新鲜事?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文理高度渗透进故事情节中,不通过道理剖析,而是通过故事引入,不断带出层迭的高潮。任何一个情节,都不会让人觉得阅读吃力,因为写作形式的平易,使得这个故事富于新奇、玄异、别致特色,却又不乏真实的作品内涵。

    而《凡人》这个故事,用主角韩立作为话题引子和作品的主要重心,以点带面,让主角人物在整个作品结构上,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效果,以此为由不断带出长线内容和多面故事。所以,以故事性为主要作品特征的《凡人修选传》,它的娱乐特色,才是让它最终被大家深深喜爱的根本原因,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写作个性的文艺作品。

    theend~~

    写到这里,我也该跟大家告别了,整理出来的内容,还是有点仓促,因为忙着工作的事情,于是有点应付了,汗~~

    在凡人书评区打混这么多天,很高兴自己写出了那么一点能让大家看懂的评论来,我喜欢做让别人理解的事,不喜欢做别人理解不了的事(sao包)

    希望大家好好看书,好好评论,三届比赛,拿到大奖!

    泥巴祝福各位,并且跟大家道别,我还要忙别的事,以后就不再来了,希望忘语还是继续的,好好写书,大家还是,继续支持忘语这样的好作者!

    写的快乐,看的快乐~~~

    。。。。。。。。

    收集整理人:泡泡34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