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困境中的觉醒 (第2/2页)
及多说什么,陈昊便被一股浓烈的烟味呛得眼泪直流。 陈建华平时也抽烟,但哪里会抽得这里凶? 陈昊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脑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爸、妈,我回来了。” 陈昊眉头微皱,像往常那样打了声招呼。 “哦,回来了。” 客厅传来母亲李玉芬的声音,有气无力,听着没什么精神。 “哦唷,看我这脑子,还没烧饭呢……” 李玉芬瞥了陈昊一眼,忽然一拍脑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火急火燎地钻进厨房里去。 老爸陈建华坐在沙发另一边,眉头紧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手指夹着半截烟屁股,周围烟雾缭绕,看烟灰缸满满的,显然已经抽了不少。 “爸,怎么了?”陈昊有些不安地问道。 “唉,你奶奶下午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幸亏抢救及时,现在还在住院治疗,待会吃完饭你跟我过去看看。”陈建华叹了口气,脸上似乎苍老了几分。 “这、怎么会这样……” 陈昊犹如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原本有些兴奋的心一下子凉透了。 没滋没味地吃完晚饭,一家人便神色匆匆地赶去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外空荡荡的,姑姑陈丽瑛和姑父张绍忠在那守着,陈丽瑛明显哭过,眼睛还有些红肿,看到陈昊一家过来,陈丽瑛和张绍忠便迎了过来。 “情况怎么样?”陈建华低沉问道。 “不太乐观。”张绍忠掏出一支烟,刚摸出打火机,想起是在医院里,又放了回去,“钱主任说保险的话最好做大手术,要在心脏装两个支架,总共十来万,刚才你不在,我们已经签过字了。”
“嗯,钱的事先放一边,把人救过来要紧。”陈建华点了点头,又对陈丽瑛道,“姐,你们回去吃饭吧,这里有我们看着。” “有什么事打家里电话。” 陈丽瑛叮嘱了一句,这才和张绍忠一起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姑姑和姑父一走,廊道里顿时安静了下来,陈昊想着姑父说的手术费,心头沉甸甸的,忽然感到一股没来由的悲哀。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别说十来万这样的天文数字。 就算两家分摊下来,也要好几万块。 陈建华和李玉芬都是普通教师,陈建华还好,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块,李玉芬只是小学老师,一个月一千多。 两口子教书这么些年,也没攒下多少积蓄,都是留着准备给陈昊念大学用的,这一来恐怕都没影了。 而且,姑姑陈丽瑛那边只是开着个小杂货店,本来就挺困难的,哪里还有多余的积蓄? 什么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特么真是扯淡! 也不想想“钱”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陈建华沉默了片刻,看了身边的李玉芬一眼,见她脸色依旧难看,犹豫了下,终于还是低沉地说道,“大姐家比我们紧,医药费方面,我看我们多出一点吧。” “他们家紧,我们家就不紧?你儿子明年就要上大学了,到时你问谁要钱去?”李玉芬心疼儿子,当即就硬梆梆地顶了几句。 “你这是什么话?儿子要上大学我不知道?我大姐家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当初她省吃俭用供我上大学,现在我们帮他们多分担点怎么了?做人不能没有良心!”陈建华怒气一上来,说话就重了些。 李玉芬一听,顿时眉毛一掀,就像被踩了尾巴似地,“你这是什么意思?谁没有良心了?这些年家里可没少帮衬他们,我没有良心,那些钱都到哪儿去了?都给你陈建华花天酒地去了?” “你这又是胡说些什么?我几时说你没良心?还花天酒地,越说越离谱了!”陈建华声音忍不住大了几分,惹得不远处的患者家属不满地朝这边看了几眼。 “好了!两个人加起来都快一百岁了,吵什么吵,争来争去能解决问题吗?” 陈昊见他们越吵越厉害,实在看不下去,只好亲自出马调停。 李玉芬向来疼儿子,听到陈昊开口,也就不再跟陈建华斗嘴,陈建华闷哼一声,没好气地扯了扯衣领,转身朝医院外面走去。 “妈,学费的事总有办法,反正还有一年多嘛,你现在急啥?都说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该花就先花嘛。”陈昊好声好气地劝说。 “哼,你说得容易哦,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玉芬叹了口气,不再紧绷着脸。 “妈,你放心。这道难关先挺过去,钱的事,我自有办法。”陈昊沉吟了一下,目光清澈地注视着李玉芬,嘴里坚定地道。 李玉芬正感心力交瘁,忽然看到儿子好像变了个人似的,青稚的脸庞透着超越年龄的笃定,心里不禁有些欣慰,又有些讶异。 “哦唷,好大的口气,你一个小娃娃,能有什么办法?” 李玉芬当然不相信儿子的话,但脸上的皱纹却舒展开来,接着儿子的话,不咸不淡地打趣了一句。 陈昊也不在意,走到一旁坐了下来,心里开始暗暗盘算起自己的“土豪大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