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内乱(上) (第2/2页)
是他说的一般。 ****** 大帐内秦赵诸将分两侧而坐。大帐中央摆放着那个巨大地沙盘正如樊兆彦所料薛方仲果然都没有正眼看一下。 “……我大秦和赵国自建朝以来纷争不断。几年前薛某还与樊副统领对峙于潼关之下其中原因在座的诸位心中都很清楚无需薛某多说。我等皆为领兵打仗的将领两国是战是和只由各自朝廷做主我等只有俯听命。但在北疆这块土地上面对塞外的蛮族我秦赵两国同仇敌忾数次联手御敌二十年前能与郭怀郭大人大败胡蛮更是薛某生平最以为傲之事!” 薛方仲面色微赤回忆描述着当年他与如何与郭怀一同率军直捣胡蛮皇城的旧事。只是不仅赵军将领兴致缺缺连秦军诸将也有些心不在焉二十年前的这一仗早已被奉为骑兵与步兵如何联合作战大破清一色胡骑的经典战例几乎已无秘密可言薛方仲所说的这些帐内诸将不知研究讨论过多少遍了。甚至有地赵将不乏恶意地想道这薛方仲莫不是岁数大了纯粹是在这倚老卖老。 然而这些人当中绝不包括孟德起和樊兆彦他们二人当年都是参与者孟德起更是独挡一面主将深知那一场战事的惨烈绝非是能用笔墨可形容的不仅历时长达近两年而且秦赵两国联军还曾数次到了溃败的边缘。毕竟从后汉灭亡时算起胡蛮与汉人打了几百年地仗了深受汉家谋略熏陶他们的将领中不乏才智卓越精通兵法之人有几个绝对有资格可称上一代名将。正因如此孟樊二人对薛方仲和郭怀能在纷乱的沙场中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战机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敬畏。 而楚铮却是另一种心思从当年在王老侯爷府中学习兵法时起他一直是将薛方仲当成日后遇到的最强大地对手来研究的。虽说也知道薛方仲用兵如神但楚铮没吃过亏自然就没什么畏惧心理。如果说薛方仲如果真已到了倚老卖老的地步那还真是赵国地大幸了但楚铮怎么也觉得不象这当世第一名将并不是薛方仲自封的而是秦赵两国公认的即便是郭怀如此孤傲之人也从未有过异议。何况薛方仲真要吹嘘也不该拿与胡蛮之战来说事这一战正是郭怀真正扬名天下地一战。在这场战事中郭怀威名犹胜薛方仲毕竟是他斩杀了胡蛮单于正因如此世人才将他与薛方仲相提并论。而薛方仲成名甚早确立他当世第一名将地位的是他年轻时对赵国大军的不败战绩如果不是当年与胡蛮之战让秦赵两国元气大伤薛方仲与郭怀早就在沙场上一分高下了。
看着薛方仲略带激动的神情确不是伪装。楚铮突然若有所悟。对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事楚铮虽末亲身经历但他久居京城又执掌着楚家鹰堂某些地方所知的比孟德起和樊兆彦还多。要知道秦赵两国乃是世敌积怨甚深面对胡蛮时偶尔加以援手是并不罕见但想要做到真正合作无间谈何容易。当年胡蛮趁着秦赵内战突然来袭薛方仲正与时任赵国兵部尚书地王老侯爷在秦赵边境交战闻讯即刻率大军后退近数十里派使者求见王烈请求停战。回到咸阳城后。薛方仲上书当时的秦王据陈利弊认为唯有与赵国联盟方可彻底解决北方蛮族之患。楚家鹰堂秦国分堂得到此讯息后迅报禀楚天放楚天放与王烈商议后也觉得此事确实可行楚王两家当时在赵国如日中天。他们二人赞同的事无人敢有异议。待到秦国使者抵达上京城双方一拍即合这才了此次史无前例的秦赵联盟薛方仲可说居功至伟。 楚铮暗暗想道也许在薛方仲内心中。认为秦赵之战不过后汉子民的内争他只不过是尽一臣子之本分歼灭胡蛮才是真正让他感到热血沸腾的吧。 薛方仲终于有说完的时候。孟德起作为赵军主将自然也要说些什么。只不过他是一武将平时并不善于言辞面对大军动员还能应付在这文绉绉的场合上说些冠冕堂皇的话着实有些为难孟德起了楚铮直听得晕晕欲睡。 忽闻咔吱一声响原来是樊兆彦一手撑案站了起来看来轮到他开口了。看着这副难得一见的体形秦军将领中出轻微地笑声大有轻谩之意。沈从放回头瞪了一眼。暗道樊兆彦能在赵国北疆大营与孟德起分庭抗礼岂是你们这些小子能比的。 樊兆彦似对此并不在意手持一根细竿站在沙盘先将当前敌我双方的形势和突厥驻扎地一带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在座的秦两国将领顿时挺直了身子他们基本都是统率过万大军地高级将领这些情况大都已烂熟于心但仍聚精会神地听着与方才漫不经心的样子全然不同。 樊兆彦忽然话锋一转:“突厥至我北疆已三月有余回这段时日我军表现甚少有值得称道之处。此中原因甚多我赵秦两国大军坚守北疆北方蛮族百年来未曾南下半步。但凡事皆有利弊汉人与胡蛮相貌大不相同彼此细作都难以渗透其腹地我等对塞北特别是大漠以外的蛮族情况知之甚少以致突厥来袭之时措手不及……” 孟德起忽打断道:“孟某在此再次谢过沈大将军。此番突厥二十万大军来犯主攻方向乃我大赵。幸得沈大将军当机立断率军越过赵秦边境牵制了突厥左翼近十万大军我北疆大营才得以从容而退。” 沈从放起身还礼道:“孟统领言重了。我秦赵两国北疆大军面对蛮族向来同进退换做突厥主攻我大秦孟统领和樊副统领想必亦定会如此。” 双方又客套一番樊兆彦继续说道:“如今我赵秦联军与突厥已成对峙之势经过几次接手樊某觉得突厥士兵虽说极为剽悍但较当年胡蛮全盛之时也不过是在伯仲之间战法亦是大同小异均以骑兵为主。何况突厥不过初至北疆却不知此地乃是我汉人之疆土山川地貌我等无不了如指掌又有薛元帅和沈大将军不计前嫌赵秦两国再度联手三军齐心效命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利于我方只需稳妥决策耐心寻找战机此战有胜无败!” 沈从放击案笑道:“樊副统领此言深合我意。” “但我方也有不利之处。”樊兆彦又道“时至今日我等仍只知此部突厥来自阿尔泰山南麓因族内分裂才来到我北疆。且其语言习俗与原先匈奴等蛮族有较大差异我中原商队也并未有过接触前次交战我方虽擒获不少战俘可甚难与之沟通无法探知其详情。”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突厥二十万大军是何编制何部为主何部为辅主战兵力是多少我等基本一无所知。”樊兆彦微一停顿扫了孟德起一眼道:“由此处而言这一战之凶险更甚于当年与胡蛮之战。故樊某个人认为开春便与突厥决战决不可行即使放到秋季也太过草率应审时度势才可做定夺。” 此言一出孟德起脸色登时铁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