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鸣镝落鹰 (第2/2页)
开,疼得赤骏龙驹巨蹄落地后还打着响鼻不住腾跃。 甘林在马上一脸惊奇:一臂之力竟能如此,何人神勇若斯?! 程处亮却是虎目圆睁,心下暴怒:“这又是谁在砸场子?!”,定睛一看,怒喝如雷:“皮三定,还反了你了!”纵马扬鞭,举手要打。 甘林拦住处亮:“兄长莫恼,此人倒也鲁直可爱,且看他有何能忍与仁贵相较!” 地上的皮三定闻听此话,知道有门。遂仗剑前视,盯着薛仁贵:“兄弟下得马来,但使得平生本事,与俺大战三百,定要分出雌雄!” 正说间,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清亮的叫声,原来是一只巨鹰飞掠上空,双翅怒张,体量之大,也是少见。 皮三定“嘿”了一声,咧嘴而笑。立马收刀入鞘,举起手中劲弓,弯弓盘射,弓弦响处,那巨鹰立即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盘旋着摔落在甘林的马前。 “三定,好箭法。”薛仁贵翻身下马,拾起落鹰,献到甘林的面前:“公子,此人乃河间府第一勇士,因打死乡间恶少,与仁贵同投程将军帐下并结为异姓兄弟。虽是蛮鲁,却是难得的忠勇之士!” 甘林俯身接过落鹰,眼中一阵惊异,却见皮三定这一箭正好由巨鹰双眼直贯而过,真是神乎其技!而更让甘林感到诧异的是那支羽箭,箭头三棱,箭尾三翎,箭杆上以精细的线条烙出一只粗犷的狼头图案,制作十分奇特,与中原雕翎长箭明显不同。 甘林忽然想起,这种三棱箭,此前也曾在程处亮大帐里见过。程兄讲过,这是突劂军队的专用羽箭,其名“曳雷刺”,只有颉利鹰帐佐领以上的勇士,才配有这种三翎箭。这人却如何得到?
“你却如何有此突厥之物?”甘林俯身而问。 “这小子先祖是突劂人,世代为可汗制备弓箭,其父因罪逃入中原,定居河间,他也承续了祖上的手艺!”身后响起程处亮的声音,语中颇是骄傲自豪。皮三定的神射也算是横水关一绝,这手活让他在甘兄弟马前挣足了面子。 皮三定抛却手中角弓,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要么允我同去,要么拿小人当鹰,就此射杀,公子请便!”薛仁贵赶忙上前捂住其嘴,曲膝跪下:“其语不堪,其心似金,还望公子成全!” 甘林被皮三定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好个有趣的汉子,有你这么求人的么?!”他从内心中喜欢皮三定这样的猛士,一身好功夫且心底纯净。 见甘兄弟笑吟吟地看着自己,程处亮走上前去,冲着皮三定肩头狠狠抽了一鞭,又飞脚把陪跪在一旁的薛仁贵踢了个大马趴:“都他*的给我滚,单撇下老子一个人在这横水关前数星星。他日要是在我兄弟面前建不得功劳,看老子皮鞭大棍侍候” 说完,又拾起地上的角弓,塞到皮三定手里:“到时折你弓,夺你箭,看你个愣货再臭显摆!” 皮三定泪流满面,呜咽而谢! 待皮三定喜滋滋地从护兵手里抢过甘林的大背囊负在肩头,翻身上马,甘林一拱手,又想搜枯肠寻酸词,程处亮赶忙照着黄膘马屁股狠狠来了一鞭子,心里话:“每次窜酸词儿就生事端,还来?!” 真是生怕再冲出个拦马追随的,如此折腾几回,诺大个横水关没准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数星星了! 甘林一马纵出,薛、皮两个赶紧冲过马头,前方开道,两个护兵紧随甘林,五个人摆个梅花阵形,马蹄得得,忽哨啸啸,渐渐远去。 身后,突然传来阵阵鼓角铿锵,细细一听,却是一曲《将军令》,程处亮一介武夫,竟有文人气质,提前预备了一套鼓吹以壮行色。 甘林曾听过无数的现代音乐,也听过不少军乐奏鸣,但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感受:是如此地雄壮,如此拔动心弦,真是闻号角而战马嘶呜,听鳖鼓而扬戈出征。他的那匹赤骏骠骑马,也昂首顿足喷鼻,纵身如电,刺破前路,扬起一阵烟尘! 看着甘林一行渐行斩远,程外亮和那些疆场上金戈铁马,久经征战的兄弟们,在声声鼓角与笛笳声中,不禁神情肃穆、眼眶湿润。两个胡姬此时却已无泪,只疯也似地爬上高岗,纵声而唱,其语不知,其声却缠~绵悱恻,令人动容! 别了,我的兄弟,别了,我的横水关腾龙地! 一行热泪,顺着甘林脸颊流下,只任脸上江河纵肆,此时他心中并无酸楚,却装满了感动。短短三天,从路人到莫逆,自己竟与这些神话般的人物生死相依,血rou魂牵,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凝结到了一起?是血脉,是文化,是亲情?或许都有! 五骑翻上远处的山岗,在正午日头耀眼的光晕中,程处亮看到甘林勒住了马缰,再一次回头俯看身后这块飞沙走石、绿洲瀚海的广垠土地。 他像一尊凝然不动的塑像,在天边沉思…… 新书上传,再求支持!深知兄弟姐妹们每一票推荐、收藏,如泉如醴,均十分宝贵。故倍加珍惜,更致感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