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机器_第二百一十二章 赛季收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赛季收官(上) (第1/4页)

    2013年5月28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7:15pm,英国特伦特河斯托克城,不列颠尼亚球场。

    挂在天幕间的那轮红日已经消逝不见,随着最后一丝金色阳光被云层吞没,黄昏中美丽璀璨的雾霭逐渐沉进了斯托克城如墨的夜色里。天空中开始下起淅沥绵密的小雨,雨水如网一般紧紧交织在一起,不分你我地倾向大地,在强烈的探照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将灯火辉煌的不列颠尼亚球场映衬得更加巍峨庄严。

    “whyohwhy,delilah……”

    “myohmy,delilah……”

    虽然离比赛正式开始还有十五分钟,但球场内却已是人声鼎沸。斯托克城俱乐部的球迷们挥舞着手中红蓝相间的球队围巾,随着扬声器里传出的嘹亮激昂的乐声高唱专属于陶工的战歌,delilah。北看台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斯托克城队近几场比赛的进球集锦,邓普西每一次犀利的突破、罗里-德拉普每一个直飞禁区的大力手抛球,以及圣克鲁斯每一记角度刁钻,力道十足的头球,都能在看台上激起一阵由欢呼、尖叫与金黄色的啤酒液构成的浪花。

    与上一次造访不列颠尼亚球场时不同,这一次,约翰尼能够感觉到这些可爱球迷们在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对阵沃特福德,冲击超级联赛的时候,赛前笼罩在球场上空的是一片紧张肃杀的气氛。但现在。这里却更像是巴西狂欢节或者雷丁音乐节的现场。气氛热烈得仿佛他们已经拿到了联盟杯入场券一样。

    除了联赛杯和足总杯遗憾出局之外,近期其他比赛斯托克城队的发挥都非常出色,联赛三胜两平的不败战绩让陶工球迷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球队已经做好了进军欧陆的准备。

    英格兰超级联赛第三十七轮战罢,斯托克城俱乐部高居积分榜第七位,领先紧随其后的博尔顿流浪者两分。这场比赛,陶工联队只需要在主场逼平纽卡斯尔,就能拿到一张通往欧洲联盟杯赛场的邀请函。

    “破晓之际。他终于驾车离开,我在黑暗中独自等待……”

    “——!”

    “我穿过马路走到她家,她为我打开了大门。”

    “——!”

    “她站在那里对我嘲讽地笑,哈!哈!哈!哈!”

    口含男性生殖器的图画就明白了。

    “我非常抱歉,琼斯先生。”

    约翰尼把目光从那一条条鲜艳夺目的红蓝色围巾上收了回来。他摸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亲临比赛现场,此时正站在自己身边的威尔士传奇歌手汤姆-琼斯说道。

    “他们在英冠联赛的时候都唱的很含蓄,没想到现在……”

    “噢,别担心,我一点也没有被冒犯。”汤姆-琼斯笑着摆了摆手,声音听起来沙哑而又苍老。六十余年都在不列颠三岛上度过的他对于这种独特的足球亚文化非常了解,事实上,年轻的时候,汤姆-琼斯自己也是南威尔士地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球迷’。

    汤姆双手撑着vip包厢的栏杆,兴致勃勃地打量着正在场地上进行热身的斯托克城球员,说道:“这群小伙子看起来都很精神。”

    “最近他们的状态都非常棒。”约翰尼点点头,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自豪的笑意。今天下午,刚刚赶到英国的约翰尼与斯托克城队的球员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会面,除了里卡多-弗勒、罗里-德拉普和格伦-惠兰这些帮助俱乐部冲上超级联赛的老臣之外,他还见到了诸如迈克尔-汤奇、克林特-邓普西和罗克-圣克鲁兹等诸位强援。也许是三天前才在厄普顿公园3-0取得了一场大胜的缘故,球员们的精神状态都极为出色,虽然身体不可避免的会有些疲劳,但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完成了托尼-普利斯当天布置的赛前训练任务。

    在所有的斯托克城球员中,最令约翰尼印象深刻的,当属美国中场邓普西和巴拉圭前锋圣克鲁斯。也许是同样来自美洲大陆的缘故。三人在会面时显然有不少共同话题。而短短十几分钟的热切交流也让约翰尼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两位职业球员身上蕴藏着的商业价值。罗克-圣克鲁兹长着一张电影明星般的俊俏脸蛋。辅以适当的形象包装与市场宣传,他未尝不能成为斯托克城的大卫-贝克汉姆。至于克林特-邓普西,这个来自德克萨斯州纳克多西斯的南方小伙虽然不能用英俊来形容,但天生的聪明头脑、不俗谈吐和领袖气质却也为他加分不少。在美国国家足球队中,克林特-邓普西和来自洛杉矶银河队的兰登-多诺万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如果能将他竞技场上取得的成就市场化、商业化,克林特-邓普西也许能够成为足球领域的拉里-伯德或者贝比-鲁斯,成为美国足球市场繁荣兴盛的标杆。

    现时,虽然联邦境内最受欢迎的运动依然是橄榄球、棒球、篮球和冰球。但足球却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无人问津的可怜虫了。随着拉丁裔移民的大量涌入,足球用它独有的热情与魅力逐渐瓦解了美国这道由各色世界大赛和职业联盟组成的高墙。这项运动以墨西哥裔社区作为支点,向其他社区迅速蔓延开来。而在1993年职业足球大联盟成立之后,美国足球的发展更是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完善的职业联赛体系、充足的大学生运动员资源、发达的体育科技与技术、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团队,再加上世界首屈一指的繁荣经济,让这个国度很快便成为了世界级球员理想的,用以拓展自身商业价值的新大陆。多纳多尼、马特乌斯、德约卡夫和即将于2007年第三季度加盟洛杉矶银河的贝克汉姆,都是为这份冗长名单上的星光增色不少。

    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美国的职业足球大联盟经历了80年代nba式的火箭式发展。参赛球队从最初的九支扩容到十九支、观众覆盖率从早期的不到20%增长到85%,球场上座率也从30%迅速蹿升到了70%以上。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美国运动员选择了足球作为他们的职业,并成功登陆欧洲。跻身世界顶级联赛,提姆-霍华德、兰登-多诺万、迈克尔-布拉德利和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