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金戈铁马第一次辽沈大战(十) (第1/4页)
鸭绿江上游,辽东军安全退回义州后,辽东都督府海军江防舰队以舰炮压制后金大军,使得对方无法靠近江边。 后金大军见无望渡江,因此不在靠近江边。江防舰队的护卫炮舰解除战斗状态,恢复鸭绿江上的巡航。 凌晨三点,江防舰队的一艘护卫炮舰例行巡逻,结果战舰撞击到了江水中的浮桥,引起了该舰舰长的注意。 阿济格和莽古尔泰过去后,并没有拆掉两座浮桥,或许是他们认为皇太极的计划高明,根本不必担心会暴露目标。因为他们认为在辽东军发现浮桥之前,他们的大军铁蹄已经把辽东军踏平了。 只可惜,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辽东军可以快速摆脱皇太极大军的纠缠,退回义州。 盯着浮桥,舰长思考了好一会儿。在他看来凭空出现的两座浮桥,不可能是个人所为,定然是大军过江。从时间来大致判断,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 很快,岸边传来消息,发现了大量的马蹄印记,这证实了他的猜想。 “舰长,我们马上回去报告吧!” 管轮二副急忙说着。 舰长李彬摇摇头,道:“水路虽然比陆路快,但是敌人时骑兵,恐怕来不及了!” 接着舰长李彬毅然下令道:“发射红色警戒信号弹,希望大本营的人不要都在庆功,能够看得到我们的警告。” 红色信号弹发射是要有绝对的紧急情况时才可以使用的,因为他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射该信号弹,周遭的己方军队都将无条件的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如果谎报,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舰桥参谋写完命令,交由舰长签字。 李彬想着安全局和军情局的那帮家伙,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但是他还是签字了,谁让他摊上了呢! 小心无大错! 没事的话,顶多判他一个谎报军情之罪,找上司求求情,挨个处分关几天禁闭而已。但是若真的话,那他可就是大功一件了。调离江防舰队,进入主力舰队服役,那才是海军官兵该去的地方。 天天呆在河里有啥意思! “舰长若是立了大功,走的时候可别忘了把兄弟们都带过去!” 李彬笑骂道:“你们这群王八羔子,就知道占便宜,若是假的,老子上军事法庭也得拉你们垫背!” “嘿,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娘的,赶紧去发信号去!” 李彬飞起一脚,那管轮二副和舰桥参谋急忙闪开,屁颠屁颠的下去执行命令。 一声号炮,舰载信号弹发射升空。礼炮射高一百五十米,但却比骑兵使用的小型手发炮竹亮的多。 顿时,信号弹将大半个天空照得通红,十里外都可以看见。 其他巡逻的战船看见信号后,都是一愣。不过,按照程序,他们必须将红色预警信号传递回大本营。 于是,后面的巡逻战舰纷纷释放信号弹,六颗过后,信号传回到了义州辽东派遣军大本营。 辽东军虽然在庆功,不过并没有放松警戒。 城头上的守军发现预警信号后,立刻报告当值军官,当值军官急忙敲钟示警。 当当当! 急促的警钟声响起,义州城内顿时哄做一团。 义州守备府,辽东军的将领们并不知道后金两万大军偷偷过江了。此时他们正在守备府大厅里,喝着庆功酒,听着朝鲜的音乐,欣赏着大厅中央正在翻翻起舞的歌姬,她们那曼妙的身材和优美的舞姿,令人神为之夺。 然而,对于军人来说,激荡的警报声更加能够刺激他们的耳朵和神经。 “出了什么事情?” 众人纷纷从歌舞升平中清醒,刘虎已然下令所有军官返回各自岗位。 义州城头上,刘虎带领众将以及义州朝鲜文武官员立足北望,观察情况。 很快,派出的哨骑回报,示警的是江防舰队的巡逻船。接着哨骑在二十里外发现了大批骑兵过境的痕迹,一切情况顿时了然。 刘虎等辽东军将领,甚至朝鲜将领们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二十里的距离,义州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万骑兵便足以占领义州城。 众人都是捏了一把冷汗。 太大意了! 是的! 辽东军每次作战都取得很大的战果,这令辽东军有些骄狂,加上欺负后金军过不了江,有江防舰队封锁江面,辽东军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种情况下,义州城附近驻防的辽东军陆军各部队基本上都疏忽了对朝鲜一侧的警戒。 只是,令刘虎他们疑惑的是,哨骑发现了朝鲜境内的大批骑兵痕迹,可是却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 照理说,敌人应该突袭义州城,或者至少也要袭击城外兵营内驻扎的辽东军才是。可以说,这个时候辽东军陆军部队都在庆祝战果,防御能力相对较弱,是最佳攻击机会。 但对方却错失良机,不知道因为什么。 原来,不单单辽东军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担任突袭任务的后金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两部人马也遇到了硬性问题。 他们的骑兵越过浮桥后,可以说一路快速南下义州。可是,汽车要烧油,同样战马也要吃草休息。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两部人马从鸭绿江西岸跑了一百多里,过了浮桥后,朝鲜一侧的地形多山地,无法走直线,他们不得不拐弯前进。这样一来,路程增加了好多。 原本三个时辰便可以抵达义州,拂晓前就可以对义州城外的辽东军兵营发起突然袭击。因为路程的增加,后金骑兵的战马吃不消,到了距离义州东北部三十里距离的时候就都跑不动了。 后金奔袭骑兵是一人双马,如果正常行军的话,完全可以支撑到义州城下。但是,怪就怪在阿济格和莽古尔泰都想着功劳了,黑夜中行军忘记了路程问题,判断失误,造成好端端的奔袭大军过早的将马力消耗殆尽,不得不躲起来休整一两个小时。 也恰恰是这一两个小时,使得辽东军得知了大批敌军潜入后方的情报,得以做好防御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