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消息 (第2/2页)
着一股股的农民军,不断的摧毁着原来帝国建立的统治基础,兴奋的跟在后面分享这战争红利,直到他们被这股现在看起来并不猛烈的战火最终给烧死,所谓玩火者必**。 李凤兰越看眉头皱的越紧,这份消息表面上看,官军逐渐的将暴乱的农民军逼出他们早期占领的县城,随着冬天严寒的到来,这些缺衣少食的农民军将不战自溃。但是李凤兰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何要将农民军驱离而不是歼灭呢?整个西部两省一路就像一个乱哄哄的闹剧,农民军在前面跑,官军在后面追,像样的战斗却没有几场。难道真的要等冬天的严寒击溃那些农民军?这就是枢密院的策略? 小公主的注意力被李凤兰的表情吸引了过来,放下正在斗得不亦乐乎的陆湘,伸手向李凤兰说道:“兰姐,给我看看,是什么东西?” “哦,轩儿,是西部传来的消息,你看看吧,我看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说完将手里的纸张递给小公主,目光下意识的转向陆有贵,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碰到难解的问题,大家似乎总是首先想到陆有贵。 小公主很快的看完手里薄薄的几张纸,随后将纸张递给看着她的陆湘,没事的时候两个丫头总是在争斗,轮到正事的时候则一定不会闹腾,真是很奇怪的默契。 午后的阳光没法照射进二楼的书房,只能在窗外徒劳的徘徊,天气虽然晴朗,但是温度却每天都在降低,晚上已经需要穿上御寒的厚衣物了,值夜的公主卫队和石山领卫队的人都已经需要穿上棉袍了。 窗外的大树和远处山坡上的树木树叶有些发黑,石山领的冬天是不会落叶的,树木换叶的时间是来年的春天,但是那些原来开得灿烂的花朵却都已经收了,唯一能点缀石山的只剩下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山杜鹃,仍然在带刺的蔓条上绽放着红色的花朵。 陆有贵惬意的端着茶杯,鼻端是茗茶的清香,还有隐隐约约传来的女孩们身上的处子幽香,目光穿过窗口落在南边远处的山丘上,等明年,那些山丘上也要种上果树和草药,不知道他们勘察水道进行的如何了,只要能打出水井,那些荒山都会变成宝山,等到山上的果树成林,山下的就能挖开水塘蓄住雨水,整个生态环境就不同了。
“陆大哥,陆大哥!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小公主娇嗔的叫声将陆有贵的歪歪打断,陆有贵收回目光,看着略微有些焦虑的小公主,撇了撇嘴。 “没什么,在想怎么开发南边的荒山,等那边的水道勘测出来,趁着冬天要赶紧将水井挖出来,以后新来的难民会安排到那里新建南村,还有。。。” “陆大哥,这些不急,先说说这个消息好不好?”小公主不满的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看向陆有贵的目光中除了些许焦虑,更多的是娇憨和祈求。 “好吧,那就先说说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么?”陆有贵放下手里的茶杯,指着陆湘手里的那几张纸问道。 小公主张了张嘴,却没有出声,将目光转向李凤兰,示意李凤兰先说。李凤兰无声的点了点头,一直皱着的眉头一点也没有放松的迹象,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我总觉得这些消息怪怪的,又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表面上,这些消息都是好消息,农民军被官军驱离了占据的城镇,官军逐渐的收复沦陷地。但是。。。但是总觉得。。。嗯。。。也说不出来,就是觉得不大对劲。” 陆有贵神秘的笑了笑说道:“其实让你觉得不对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消息中没有提及像样的战果,另一个是行动力明显比农民军强的官军为何总是追着农民军的屁股走?是不是这两点让人觉得特别奇怪?” “对,对,就是这个!”李凤兰肯定的点着头,眼神里满是喜色,终于将困扰自己的问题解决了。 小公主想了想,不大明白这两个地方有什么特别奇怪,没有战果可能是消息里面漏掉了,而官军赶不上农民军可能性就更多了,比如补给困难,地形生疏等等,这两点又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呀?想不明白的小公主下意识的看向陆湘,别人明不明白她不在乎,似乎只要陆湘也不明白她就满意了。 陆湘一向是有问题就问的乖宝宝,自然不会在意小公主的眼神,反而有些得意的开口向少爷发问:“少爷,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古怪么?” “有!有大古怪呢!首先,战果没有出现在消息里是不正常的,你不要忘记这个是需要卖钱的消息,自然是要尽量想尽,很可能这些消息比前线将领奏折里的内容还要真实,没有战果,就是说战斗中真的没有什么战果了。一场双方投入了差不多三四十万军队的战斗,除了开始的时候,居然就没有像样的战果了,这不奇怪么?结合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能推测出来,官军的战略就是在逼迫,而不是决战。这个也许是枢密院的策略吧,我也不大懂得军略,也许枢密院认为将农民军逼出城镇更有利。”陆有贵的语气一点也不认真,仿佛就是随口胡说的一样,话里很多猜测之词。 李凤兰迟疑了一下,看了看凝眉思考的小公主,还是开口说道:“如果这样说的话,倒是很有可能,枢密院的意图可能是想让农民军起内讧,等他们内耗的差不多了,再一次性解决问题吧。” 陆有贵听了李凤兰的分析,冲着她莫名的笑了笑,让李凤兰心虚不已。其实,这样冠冕堂皇的说法也就能糊弄一下小公主和陆湘这样不懂军事的孩子,对军略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流寇比座寇要难对付得多,在加上西部地域广阔,本来四分五裂的农民军在官军的挤压下,很可能最终合流而不是内讧,除非官军能减少对农民军的压迫。再说严冬对农民军是一个考验,但同样也阻碍了官军的行动,一旦时间迁延,就给了农民军修整整合的机会,这怎么看都像是养贼自重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