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看高抬(下) (第1/2页)
热气腾腾的瘦rou粥熬好了,米煮的烂烂的,瘦rou是腌好的的臊子,里面又放了些包菜根做的榨菜。咸香适口,李文平早就顾不上说话了,三个丫头也是一人一小碗,拿调羹舀一勺,吹吹,然后一口咽下去,吃的很欢腾。 喝完粥时间已经不早了,还好刘丽丽是开车来的,要不然等他们到街道上,估计已经开始了。今天的车是李文平开的,考了驾照就没怎么碰过,正好拿来练练手,三个小丫头搞怪似的抱在一起,说下次再也不坐李文平开的车了。 李文平气的直呲嘴,刘丽丽在一旁不断的调侃,你以前开拖拉机的吧,摇一下、跳一下的。车停到了镇子外面的同学家门口,现在满街道的都是人,想进也进不了,很多过路的车都被拦截下来了。要想过去除非是上高速倒车,或是在这等两个小时,社火表演结束才能正常通车。 “走,咱们前面找个好点的位置先,过会人潮过来怕是一下子就挤的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李文平拖着欣欣和琳琳,刘丽丽拉着萌萌。还没走几步,就听见前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了,不用说高抬已经出来了。已经有人潮开始往这边涌动,李文平急急的把刘丽丽叫到旁边,这个时候可不敢忘里面挤。 自己带着小孩呢,而且鞭炮的声音和炸起的飞屑威力有点大,这其中更可怕的就是浑水摸鱼的小偷和咸猪手了。像刘丽丽这样漂亮的姑娘,最是担惊受怕,人这么多,那啥下吃亏就大了,还没办法告诉别人。那些高抬前面开路的面具人,干这事是相当有一手的,表面上是和你开玩笑,实际上眨巴这眼睛不停的寻目标占便宜呢。 李文平把琳琳和欣欣抱了起来,小丫头个头太小什么都看不到,干着急呢。“萌萌也要抱”,这丫头一脸羡慕的拉着刘丽丽的手。 高抬已经过来了,吃饭的李文平说了,这高抬的起源是为了纪念杨文广和他的将士。其实这个纪念不是很准确,严格的来说是祭祀。记得小时候长辈曾说过,旧社会的高抬都是用人抬的,都是些四五岁大小的孩子。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词来说,就是cosplay,穿着打扮成历史人物的样子,再选择一个经典的桥段,做一个特殊的固定动作。比如说白蛇传,一人饰法海,拿个钵盂和禅杖,这小青和白蛇有可能会站在禅杖上,摆出个和法海战斗的造型,把这个造型用钢架固定好,在焊死到车上,把车装扮起来,这就是高抬了。它就讲究个故事性和造型的奇特,反正固定的这个造型怎么惊险怎么来,有时候看起来经常会出现些两人拿武器交战,一人把另一人挑到空中的场面。 不过现在的动作都简单多了,固定的小孩子基本都是本村的,属于演出。可是追述到民国那会就不一样了,高抬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出现的时候民众都是要跪拜的。这样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小孩上台,都是穷人家或者没办法过活的孩子。 普通人承受不了那么多群众的跪拜,孩子都长不成人的。现在这些陋习都不见了,高抬的的底座也换成了机械,故事更加的丰富,神马宝莲灯、西游记、西厢记的,流行神马上什么。 几个小丫头很是兴奋,大呼小叫的。队伍的最前面是面具人在开路,穿着老式的戏服,一手扶着大头面具,一手拿个啤酒瓶子棍棒什么的,把堵在前面的人打开。这其中有最为经典的大头娃娃、济公,也有紧跟时代脚步的凤姐、本山、大沈阳。说实话李文平也是第一次见凤姐的造型,大板牙上还卡着专门上色的韭菜,刘丽丽也大瞪着眼睛感觉到不可思议。 面具人的后面是几头狮子,不停的来回穿插,跑来跑去。遇到有随礼、放发红包的店铺,还会专门停下来,在旁边绕上两圈。狮子后面是两条龙,舞的也很是得劲,走个一两百米就停下来,做个随机表演,什么二龙戏珠,虎踞龙盘,花样很多。 刘丽丽好像抱不动萌萌了,小丫头被放到地上,哭憋着脸,扯着衣服硬往上垫脚尖。李文平有些过意不去,直接让琳琳骑自己脖子上,随手把萌萌抱了起来。刘丽丽在旁边看的惊奇,这人力气咋这么的大呢。 龙的后面终于出现小朋友了,这是一队打腰鼓的,都和琳琳她们差不多的年纪。很有节奏的踩着步子、敲着节奏,走一段距离转个圈或是做个动作。三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