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家之眷恋 (第2/3页)
究竟是什么。春娘却是明白的很,又不是二八月,怎么会闹猫?那动静绝对是人弄出来,之所以如此的肯定,是因为春娘曾经在无意之间亲眼见过一道黑影在窗前闪过。只是春娘知道喜儿的胆子,不敢挑明了说而已。若是说了,只怕喜儿连门也不敢迈出一步。 春娘清清楚楚的记的,那黑影身后仿佛还背着什么东西,看那形状,应该是刀剑之属。当时的春娘也是吓出一身的冷汗,死死的盯着窗外的黑影一动也不敢动,更是不敢出声,唯恐惹急了窗外的贼人再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端来。 那道人影也是奇怪,巴巴的在窗外站了好一会子,却不再有进一步的动作,然后就是消逝不见的,甚至在昨天夜里,春娘还在影影绰绰之间见到又有人在深夜来过窗外。 不过春娘已经不再害怕了,就算是那贼人有什么不轨的企图,他也是不敢下手的,要不然驸马府上早就出事情了。既然如此的平静就说明那些隐藏在暗地里的贼人并不敢如何。 这里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相公有多大的本事?全天下的人都是知晓!相公对于家人的眷恋与呵护也是世人皆知的,即便是贼人有了泼天的胆量也不敢来家里撒野放刁,至于什么危险就不必挂在心头。若是贼人真的做下什么事情,伤害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就算是跑去了天涯海角上天入地,相公铁定也是要疯狂报复的,以相公通天的本事彻地的神通,哪个贼人不心惊胆寒? 即便是强大如大宋朝廷,那又如何?如今相公已经的反了的,听说还打死了朝廷里最最厉害的大将军,朝廷不也是不敢把家里人怎么样的么?当时万马千军将相公围的风雨不透水泄不通,契丹人又是苦苦相逼,如何?还不是叫那些人胆裂心寒的么?三五个小毛贼又有何可怕之处?料贼人也不敢如何! 只要相公在,完全可以天塌不惧。 对于李二,春娘完全就是一种几乎痴迷盲目信赖,心头始终记挂着李二的那句话:没有我过不去沟坎儿,没有我办不成的事情! 不论外人如何看待,春娘真正的把李二当作无所不能的,所以才会产生那种绝对的安全感。 喜儿最是容易欢喜,几句话就被春娘哄的无忧无虑:“春娘你可是在床上躺了这么些天的,不闷的么?要不明日里我替你照看了孩儿,你出去耍耍的吧。” “呵呵,看了孩儿也就不觉气闷了,等你有了孩子就会明白,再说我还月子里,不能见风的。就算是真的闷了也不能出去……”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的吧,是哥哥讲给我听的,最是解闷儿,不过是听的时候常常是听着听着就睡觉的,也不忆的许多了。” “喜儿又是要讲那孙猴子的故事么?”喜儿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孙猴子取经的故事,只不过她只记忆了几个十分精彩的片段,翻来覆去的老是那几个段子,春娘听的也会讲了。 “不是孙猴子的故事,是个旁的故事,只是我听过的也不多,好像是叫的……” 喜儿歪这小脑袋瓜儿开始想开头。 “孙猴子好听还是好听?” 喜儿模仿了李二的口气,正经八百的说道:“孙猴子么本是极好的,不过忒多的因果循环,终究是不能完美。那精彩是足够精彩了,只不过里头的人物经常用粗话骂人,小孩子听得多了会学坏的……” 和究竟哪个更好一些?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短头发看还是更好一些,起码的作者会用键盘码字,而的作者不知键盘为何物,哈哈,玩笑玩笑! 书归正传。 喜儿还不容易忆起个故事的开头,由于她也是听的残缺不全,讲起来更是乱七八糟,还不等春娘听出个所以然来,母亲已经过来。 垫了大块的白菜帮子直接就把熬粥的铁锅抄了进来,把粥锅子放置在炉子上拿火烫着,母亲急急的阻住春娘:“怎?可不敢下来,我给你盛在碗里,你就在床上吃了吧……” 母亲手脚麻利的把装满黄米粥的大碗递给春娘,招呼喜儿自去吃食,把煮好的鸡卵在床沿儿上轻轻的磕开,仔细的剥了滚近春娘的碗里:“多吃些鸡卵,这东西下奶多……” 喜儿也是饿的,只不过她吃习惯了花俏美味的零嘴,很难再咽下这寡淡无味的米粥,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碗筷:“不好吃,不吃了!” “听说淮河沿儿的灾民连草根都吃不上,都开始吃自己死人的,能有口吃食就是福分……” 喜儿已经听过太多母亲同样的言论,再也听不进去,任由母亲念叨完了:“对哩,咱家的娃娃叫个甚的名字?” 对呀,孩子应该叫个什么名字才好,母亲终于想起新添的孩子还没有名字,这可是个大事情,马虎不得。 母亲再也顾不上吃热腾腾的米粥,想了半天也琢磨不出一个称心的名字。 “不如就叫李察吧!”喜儿最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故事里的人物名字,兴奋的最先提了出来。 “李察?古里古怪的,不好。”母亲一下子就否定了喜儿的主意。 “不如叫做金逢的吧!”春娘想的还是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句子,所以才脱口而出。 “金逢?好么?” “好的哩,” “好的哩” 春娘是真心的赞成使用金逢二字所以赞成,喜儿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随口附和而已。 “我看不好!” 母亲再次否定。 于是乎,为孩子取名沉过来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三个女人琢磨了大半夜,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名字也想好几十个,却没有一个是母亲满意的。 最后敲定的名字还是出自母亲的手笔,叫做李疙瘩。 虽然春娘看不出疙瘩二字有什么高雅之处,更不见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还是微笑了表示赞同。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疙瘩为名,孩子长的一定会象个铁疙瘩,再也不会如他父亲那般从小就瘦瘦弱弱,而且取个歪名也不招阎王爷爷喜欢,是能够长命百岁的。 喜儿笑嘻嘻的以小指头轻轻挑了孩儿的下巴:“李疙瘩,你晓得我是谁么?我是你姑姑的,我叫喜儿……” “孩子这般个小法,怎认识你的哩。”母亲只是个笑。 春娘却是微微笑道:“姑姑?不如叫喜儿妹子姨娘的吧!” “随便,反正喜儿也是与我儿兄妹相称的,随你们的意思吧。”母亲很是大度的不去计较什么。 喜儿看了那孩儿的眉宇之间果真和哥哥很有六七分的相象,幽幽的说道:“也不晓得我哥怎么样了,他不会出甚的事情吧?什么时候才得回家的呐?我是真的想他了,尤其是晚上,想的都是睡不好的哩……” 春娘何处不是万分的思念相公?生产时候相公不在身边着实的叫春娘心里难受了好半晌子,现在一想起来依旧是憋闷委屈,却是无处倾诉。喜儿不经意的提起,春娘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 不过春娘始终相信相公会平安归来,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真正对李二牵挂最甚的是母亲,面对春娘喜儿,母亲除了要照顾好她们之外,却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