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侧面交锋 (第2/2页)
己收了声,沉吟半晌,问道,“你说她是公主?” 苏妃赶紧点头。 拉起依依手腕,搭在脉上,确认她的确是晕了后,那法师说道:“我有一计,不知娘娘是否感兴趣?”又追加一句,“与皇后有关。” 果然,苏妃赶紧说道:“法师请讲。” 手腕一翻,一颗白色的珠子出现在手中,托起依依下巴,将其喂入:“明日你将惠嗔那贼秃找来……如此这般……” 次日,御书房。 “陛下,陛下!”惠嗔提溜着袈裟,跌跌撞撞进了御书房。 “大胆!”皇帝未曾开口,旁边一个官员怒目而对,“未经通传,擅入御书房,你这和尚可知罪?!” 惠嗔赶紧对皇帝跪下:“皇上恕罪,老衲,老衲是太开心了,一时失了礼节,还请陛下恕罪!” “算啦算啦!起来吧!”皇帝挥挥手道。 旁边那官员可不乐意了:“皇上,这事关祖宗定下的礼节律法,怎可轻易就算?他今日闯的是御书房,他日可能就是勤政殿。如此无礼无法之徒,应杖责五十,以儆效尤!” “爱卿,这……没那么严重吧?!”别吓我! “自然!” 一听要将他杖责五十,惠嗔也急了,吼道:“包拯!老衲早就知道你惯会本末倒置,小题大做,如果公主有个三长两短,你担待得起吗?!” “宣儿怎么了?”皇帝也无暇顾及黑着脸的包御史(细窝头注:包大人任监察御史在1043年,本故事发生在约1033年前后,说书人之言不可尽信,嘿嘿!),直接把那和尚从地上拉了起来。 惠嗔借势站了起来,喜滋滋地向皇帝汇报:“老衲不负皇恩,怎么找到治愈公主离魂症的法子了。” 皇帝的表情不可谓不精彩,想开怀大笑,又想皱眉。 惠嗔也是懂得见风使舵的人,知道上次的“抓鬼”事件在皇帝的心里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急忙说道:“老衲敢拿项上人头担保,这次绝计不会出错了。”见皇帝还是不置可否的表情,忙指着包拯道,“皇上,包大人可以在此做个证,如若老衲不能治好公主殿下的病,陛下尽管可以将老衲这颗脑袋摘了去。”
这和尚是傻了吧?想掉脑袋还不容易?如果治不好公主,皇帝治你个欺君一点都不为过,到那时候,你就等着你的徒子徒孙给你做道场超度吧! 估计包大人也是没想到这和尚会这么大胆的,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话来反驳他。 皇帝看了包拯一眼,点头道:“好,朕就准你这要求。快说,怎样才能治好公主?” “陛下少安毋躁,容老衲细细禀来!”…… ************************ “这又是唱得哪出?”依依很郁闷被人用圣旨“请”到了御花园,从昨晚起就没睡过,一直都在忙着,还让不让人活了? “给皇帝哥哥请安!”做做样子啦!反正皇帝对她是疼爱得紧的,不在乎这些虚礼,“皇嫂也在呀?” 看来来的人还真不少哩!几乎就是上次惠嗔抓鬼时候的阵势,我说这宫里的人是不是都吃饱了没事干,整天就琢磨着怎么打发时间是吧?行啊,下乡上山当知青去! 知青?什么意思?算,不想了,反正最近脑袋里总往外蹦新名词。 不过皇帝旁边都了个新面孔,一个黑着张脸的白面书生大臣,看看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跟个小孩子怄气时表情一样呀? 说是新面孔,依依却觉得依稀在哪见过。 见她盯着自己看,包拯忙施一礼:“微臣包拯见过公主殿下!” “包,包拯?!”依依倒没什么,她身边的小书童却叫了起来。 “谁啊?”说实话,这名字挺耳熟的。 “那个,听外面的人说,他是青天。”明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语焉不详地搪塞着。 “哦,难怪板着张脸。”依依小声嘀咕着,又展颜一笑,“包大人好!”以后如果我被人发现是假冒的,你可得为我做主啊!我很冤的! “皇帝哥哥,找小妹来,何事?” “那个,惠嗔大师说近来学了些法术,能照出一个人的前世,所以朕就叫大家来瞧瞧。呵呵!”拜托,有点演技好不好?!这么烂! “真的啊?那可真得好好瞧瞧。不过话说回来,小妹还真是有些不信,不如这样吧!就拿小妹做个示范,皇帝哥哥可准?” 哼哼,别以为本姑娘不知道,那老和尚就是来寻我晦气的。 “既然宣儿愿意,准奏!” 假不假啊你?就算依依不说,你也会把她拉下水。 整整衣摆,施施然走下台去,冷冷地对那和尚一笑:“大师,你就照吧!看看本宫前世是个狐狸还是个燕雀。” 惠嗔尴尬地笑了笑:“请公主落座!” 坐在空地上的椅子中,依依好整以暇,周围摆着圈蜡烛,惠嗔一摆手,立刻有小沙弥上前点燃蜡烛,顷刻将四周照得通亮。 “凌尘道长到!”有小太监跑来禀报。 “皇上!”凌尘道长飘然而至,向皇帝躬身行礼。 “快快免礼,道长怎么来了?” 想起上次的乌龙打赌事件,皇帝就觉得很对不起人家,想那皇后和惠嗔是多么的咄咄逼人,而人家呐?只是大度地一笑置之。 “听闻惠嗔道长习得高明道法,衲子想来观摩学习一二,不知皇上可准?”凌尘道长总那么彬彬有礼。 “准准准,只要道长开口,朕都准!”拜托,人家要你皇位呢? “谢皇上!” 待得众人落座,惠嗔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面上又不好表现,只得开始念动真言。 只见那圈蜡烛凭空腾起一团团火焰,众人连连惊呼,倒抽一口冷气,惠嗔脸上自是得意,环顾四周,一一微笑示意,特别是看到凌尘道长时,笑得更是灿烂,不过后者可不买他账,自始至终都不咸不淡(没闭着眼睛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就知足吧)。 惠嗔撇了撇嘴,将注意回到场中。 “公主”还是端坐在椅中,没有丝毫变化。 不对啊!怎么没反应?惠嗔有点纳闷了,加快了念咒的速度。 只见圈中的公主突然皱起眉头,捂着心口弯下了腰,最后甚至自椅中滑到了地上,伴随着痛苦的呻吟,有汗水滴落,周边的火焰腾起半尺高,旋转着上升,渐渐连成一片,有向内吞噬的迹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